分享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卷一百二十八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4-05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第一百二十八卷目录

 龙部艺文二〈诗〉
  封禅颂之四章     汉司马相如
  应龙篇         陈张正见
  飞龙引         北齐萧悫
  龙            唐李峤
  续古            陈陶
  咏龙           宋韩琦
  百子坑赛龙诗       欧阳修
  起㐲龙行          苏轼
  偶题           王安石
  应龙吟           邵雍
  蛟龙歌          何梦桂
  玉龙图          元虞集
  龙卵            前人
  僧传古涌雾出波龙图歌    柳贯
  题王宰所藏墨龙       前人
  题陈所翁墨龙       萨都剌
  题陈所翁九龙戏珠图     张翥
  题苍龙戏海图        陈泰
  墨龙            张雨
  题吴彦嘉所藏张秋蟾龙图  明方行
  题画龙           刘溥
  铜井迎送龙辞二首      唐肃
  龙             商辂
  龙姑庙作神弦曲       失名
 龙部纪事一

禽虫典第一百二十八卷

龙部艺文二〈诗〉

《封禅颂之四章》汉·司马相如

宛宛黄龙,兴德而升。采色炫耀,熿炳辉煌。正阳显见,觉悟黎蒸。于传载之,云受命所乘。厥之有章,不必谆谆。依类托寓,谕以封峦。

《应龙篇》陈张正见

应龙未起时,乃在渊底藏。非云足不蹈,举则冲天翔。譬彼野兰草,幽居常独香。清风播四远,万里望芬芳。隐居可颐志,自见焉得彰。

《飞龙引》北齐·萧悫

河曲衔图出,江上负舟归。欲因作雨去,还逐景云飞。引商吹细管,下徵泛长徽。持此凄清引,春夜舞罗衣。

《龙》唐·李峤

衔烛曜幽都,含章拟凤雏。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带火移星陆,腾云出鼎湖。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趋。

《续古》陈陶

景龙临太极,五凤当庭舞。谁信壁间梭,升天作霖雨。

《咏龙》宋·韩琦

育德知何宅,逢辰或见灵。配乾虽有象,作解本无形。浃物周寰宇,遗功在杳冥。丹青如可状,试下叶公庭。

《百子坑赛龙诗》欧阳修

嗟龙之智谁可拘,出入变化何须臾。坛平树古潭水黑,沈沈影响疑有无。四山云雾忽昼合,瞥起直上挐空虚。龟鱼带去半空落,雷訇电走先后驱。倾崖倒涧聊一戏,顷刻万物皆滋濡。青天却扫万里静,但见绿野如云敷。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野巫醉饱庙门阖,狼籍乌鸟争残馀。
《起伏龙行》苏轼
何年白竹千钧弩,射杀南山雪毛虎。至今颅骨带霜牙,尚作四海毛虫祖。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碧潭近在古城东,神物所蟠谁敢侮。上欹苍石拥岩窦,下应清河通水府。眼光作电走金蛇,鼻息为云擢烟缕。当年负图传帝命,左右羲轩诏神禹。迩来怀宝但贪眠,满腹雷霆瘖不吐。赤龙白虎战明日,倒捲黄河作飞雨。嗟吾岂乐闻两雄,有事径须烦一怒。

《偶题》王安石

山腰石上千年涧,石眼全无一日乾。天下苍生望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
《应龙吟》卲雍
龙者阳类,与时相须。首出瑞物,周游六虚。能潜能见,能吸能呼,能大能小,能有能无。

《蛟龙歌》何梦桂

世间怪物有蛟龙,三百六十虫之长,神灵出嘘吸变化,互来往布爪层云,兴鼓鬐欻电放,无欲不受,刘累驯,假形岂被叶公诳。时飞则飞潜则潜,所以随时知得丧。莫道鱼虾性不灵,相依煦末岂敢嗔。江濆鳣鲸久失水,闻此鼓舞威相亲。安得此身化为云。随龙上下云无心。

《玉龙图》元·虞集

贝阙澄澄海月生,水晶帘影接空明。鲛绡剪得霓裳就,却拥冰髯上太清。

《龙卵》前人

入眼圆如颔下珠,也知灵物化生殊。淋漓犹带元气湿,混沌终含太极初。雨施云行待时至,海涵江育有神扶。明当一跃天池去,滂沛恩波及涸鱼。

《僧传古涌雾出波龙图歌》柳贯

叶公好龙致真龙,精气所感无不通。僧中刘累有传古,夜梦捷入骊龙宫。阳晖燄燄阴精动,左右给侍皆鱼虫。探珠不得逢彼怒,轰然鼓鬣兴雷风。潜窥窃识领其妙,写之万楮将毋同。目睛数月才一点,波浪咫尺如层空。乘云执镜麾电母,跨海献宝招河宗。刘尝善豢古善画,得意忘象象乃工。为龙为画了不识,有顷噀水投长虹。龙乎龙乎德正中,超忽变化天为功。绛冠帝子秉节从,九渊唤起赤鲩公。永奠鳌极开鸿濛。

《题王宰所藏墨龙》前人

飞廉为御丰隆车,凭陵九渊倾尾闾。谁与发墨启元奥,神光蹑斗旋其枢。湖边竹屋清夜徂,防有没人来摘珠。

《题陈所翁墨龙》萨都剌

画龙天下称所翁,秃笔光射骊珠宫。长廊白日走云气,大厦六月生寒风。兴来一饮酒一石,手提元兔追霹雳。涨天烟雾晴不收,头角峥嵘出墙壁。全形具体得者稀,今日海边亲见之。满堂光燄动鳞甲,倒挟海水空中飞。凌风直上九天去,天下苍生望霖雨。太平天子居九重,黍稷穰穰千万古。

《题陈所翁九龙戏珠图》张翥

两龙颉颃出重渊,白日移海空中悬。一龙回矫一倒起,侧磔虬髯怒喷水。大珠炎炎如弹丸,爪底云头争控抟。一龙昂首逆鳞露,两龙旁睨苍厓蟠。怪风狂电浩呼汹,天吴倅立八山动。一龙后出尤崛奇,半尾戏绕蜿蜒儿。儿生未角已神猛,一顾却走千蛟螭。陈翁砚池藏霹雳,往往醉时翻水滴。便觉天瓢入手来,雨气模糊浑是墨。我尝见画多巨幅,簸荡惊涛骇人目。何如此笔穷变化,三尺微绡形势足。是翁前身定龙精,故能吸欻奔精灵。卷图还君慎封鐍,但恐破壁飞空冥。

《题苍龙戏海图》陈泰

天孙织云春锦红,玉梭误落乘刚风。一夕变化云冥濛,海水起立为珠宫。坐令年年杼轴空,谁与黼黻上帝躬。求梭不得愁鬼工,安知入君怀袖中。

《墨龙》张雨

高昌世子写墨龙,此龙乃出开元中。东井水与天河通,龙下取水遗其踪。道人识为黑帝子,逃入世子之笔锋。井头夜半飞霹雳,元气淋漓雪色碧。一锁银床五百年,才点目睛生羽翼。

《题吴彦嘉所藏张秋蟾龙图》明·方行

张公画龙人不识,笔法远自僧繇得。挂向高堂神鬼惊,恍惚电光来破壁。夜当渤海开笔力,元气霖霪浸无极。吞吐日月天地昏,摩荡云雷太阴黑。江翻石转窈莫测,雪涛卷空铜柱侧。洞庭扶桑非尔谁,颠倒沧溟为窟宅。乃知玆图只数尺,坐令万里起古色。何当置我君山湖上之高峰,听此老翁吹铁篴。

《题画龙》刘溥

古来画龙称叶公,后来又说陈所翁。呜呼二人不可见,神妙谁复追其踪。此图知是何人作,一见令人即惊愕。势翻沧海起风雷,身涌长空奋头角。双睛泼电鳞鬣分,左盘右蹴挐飞云。轩然天地动光彩,此时不顾鱼虾群。满堂惨澹凝烟雾,相对咨嗟毛发竖。田畴岁旱望甘霖,破壁须看天上去。

《铜井迎送龙辞》唐肃

伐鼓兮吹箫,迎我龙兮山椒,龙之都兮何所泉,渊渊兮石为户。叩龙车兮乞灵,龙不出兮我心若酲,我心若酲兮龙宁勿聆。


我叩龙兮龙恤风,旋波兮龙出。龙之出兮福予变,旱熯兮为澍龙。为澍兮我弗饥,返山椒兮云旗,风泠然兮龙归。

《龙》商辂

神龙神龙天下奇,爪牙鳞甲光陆离。潜藏显见各有时,顷刻变化谁能知。有时鼓鬣青冥端,风云惨黯白昼寒。有时扬鬐入海底,奔涛翻浪摧群山。冯夷海若愁欲逸,鼋鼍胆落蛟螭泣。固知灵异乃如此,岂比寻常池中物。画师巧夺造化工,挥毫染素有神通。须臾又出真头角,便觉烟雾飞空濛。耳底轰轰闻震霆,檐外飒飒疑雨声。古来张繇擅奇绝,众史纷纷奚足评。嗟公好古尤好画,得之不复论高价。相看自足豁心目,万里沧溟在堂下。迩来盛夏旱为云,安得致之升碧落。捲水作霖被八荒,收却神功入寥廓。

《龙姑庙作神弦曲》失名

香熏画壁光如漆,旋风吹幡海腥入。龙姑佩马夜铃钉,飞裙织翠兰叶湿。海童骑鱼归杳冥,鱼鬣鼓浪玻璃声。鳞堂曲宴鼍鼓鸣,燕酣喝潮潮倒行。玉皇无敕催行雨,渊都群蛟眠贴尾。庙下谁歌白石郎,共贺雌龙产龙子。

龙部纪事一

《通鉴前编外纪》曰:太昊时有龙马,负图出于河之瑞,因而名官,始以龙纪号曰龙师。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大庭为居龙氏,治屋庐浑沌为降龙氏,驱民害阴康为土龙氏,治田里栗陆为水龙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源。又命五官春官为青龙氏,又曰苍龙。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释义》曰:孔安国云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高八尺五寸,类骼有翼,蹈水不没,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之中焉。
《史记·补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
《拾遗记》:炎帝神农时,香露滴沥下流成池,因为豢龙之圃。
《述异记》: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一名神农原药草山。山上紫阳观,世传神农于此辨百药中,有千年龙脑。
《竹书纪年》:黄帝轩辕氏《龙图》出河。
《春秋感精符》:黄帝之将,兴黄云升于堂文,命之候元龙御云。
《拾遗记》:帝颛顼高阳氏,黄帝孙昌意之子。昌意出河滨遇黑龙,负元玉图。时有一老叟谓昌意云,生子必叶水德而王。至十年颛顼生手,有文如龙亦有玉图之象。
《竹书纪年》:帝尧陶唐氏,母曰庆都,生于斗维之野,常有黄云覆其上。及长,观于三河,常有龙随之。一旦,龙负图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眉八彩,须发长七尺二寸,面锐上丰下,足履翼宿。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其状如图。及长,身长十尺,有圣德,封于唐。梦攀天而上。高辛氏衰,天下归之。《述异记》:尧为仁君,一日十瑞神龙见于宫,其一也。《玉符瑞图》:虞舜时黄龙从洛水出,诣舜鳞甲成字。舜即位,与三公临观黄龙,五采负图出舜前。
《路史》:帝舜有虞氏,自即位以来尽由尧道。十有二牧,贡亡不时君子,人来效龙求能食之,高阳之后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赐之氏曰:豢龙封于鬷川,于是始有豢龙之官。
《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蟠龙奋迅于其藏。
舜荐禹于天,使行天子事。乃设坛于河,依尧故事。至于下昃,荣光休至,黄龙负图,长三十二尺,广九尺,出于坛畔,赤文绿错,其文言当禅禹。
禹治水既毕,青龙止于郊。
禹南巡狩,济江,中流有二黄龙负舟,舟人皆惧。禹笑曰:吾受命于天,屈力以养人。生,性也;死,命也。奚忧龙哉。龙于是曳尾而逝。
《淮南子·本经训》:伯益作井,而龙登元云,神栖昆崙。《史记·夏本纪》: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竹书纪年》:季历之十年,飞龙盈于殷之牧野,此盖圣人在下位将起之符也。
《史记·周本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龙止于夏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君。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卜请其漦而藏之,乃吉。于是布币而策告之,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夏亡,传此器殷。殷亡,又传此器周。比三代,莫敢发之,至厉王之末,发而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厉王使妇人裸而噪之。漦化为元鼋,以入王后宫。后宫之童妾既龀而遭之,既笄而孕,无夫而生子,惧而弃之。宣王之时童女谣曰:檿弧箕服,实亡周国。于是宣王闻之,有夫妇卖是器者,宣王使执而戮之。逃于道,而见乡者后宫童妾所弃妖子出于路者,闻其夜啼,哀而收之,夫妇遂亡,奔于褒。褒人有罪,请入童妾所弃女子者于王以赎罪。弃女子出于褒,是为褒姒。
《竹书纪年》:周公与成王观于河、洛,沉璧。礼毕,王退俟。至于日昃,荣光并出幕河,青云浮至,青龙临坛,衔元甲之图,坐之而去。礼于洛,亦如之。
《管子·轻重丁篇》:龙斗于马谓之阳,牛山之阴,管子入复于桓公曰:天使使者临君之郊,请使大夫初饬左右元服天之使者乎。天下闻之曰:神哉齐桓公。天使使者临其郊。不待举兵而朝者八诸侯,此乘天威而动天下之道也;故智者役使鬼神,而愚者信之。《左传》:昭公十九年,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国人请为禜焉。子产弗许。曰:我斗,龙不我觌也。龙斗,我独何觌焉。禳之则彼其室也。吾无求于龙,龙亦无求于我,乃止也。
二十九年,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蔡墨曰:吾闻之,虫莫知于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知,信乎,对曰:人实不知,非龙实知,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献子曰:是二氏者,吾亦闻之,而不知其故,是何谓也。对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耆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夷氏其后也。故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献子曰:今何故无之,对曰: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服,郁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勾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元冥,土正曰后土,龙,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生得,不然,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梦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坤之剥☶☷曰:龙战于野,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献子曰:社稷五祀,谁氏之五官也。对曰: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勾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元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其三祀也。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勾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说苑·正谏篇》: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我下清泠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龙,天帝贵畜也;豫且,宋国贱臣也。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从布衣之士饮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
《新序》: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夫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
《庄子·列禦寇篇》: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水经注》:尸子曰:韩雉见申羊于鲁,有龙饮于沂,韩雉曰:吾闻也出,见虎搏之,见龙射之,今不射,是不得行吾闻也。遂射之。
《墨子·贵义篇》: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听,遂北,而反焉。日者曰:我谓先生不可以北。子墨子曰: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其色有黑者有白者,何故皆不遂也。且帝以甲乙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杀黑龙于北方,若用子之言,则是禁不行者也。是围心而虚天下也,子之言不可用也。
《南越志》:昔有温氏媪者,端溪人。居常涧中,捕鱼以资日给。忽于水侧遇一卵,大如斗。乃将归置器中,经十日许有一物,如守宫长尺馀。穿卵而出,因任其去留。稍长二尺,便能入水,捕鱼日得十馀头,稍长五尺许。得鱼渐多,常游波水,萦洄媪侧。媪后治鱼误断其尾。遂逡巡而去,数年乃还。媪见其辉色炳耀,谓曰:龙子今复来也,因盘旋游戏亲驯如初。秦始皇闻之曰:此龙子也,朕德之所致。乃使以元圭之礼聘媪。媪恋土不以为乐,至始兴江去端溪千馀里,龙辄引船还不踰,夕至本所。如此数四,使者惧而止。卒不能召媪,媪殒瘗于江阴,龙子常为大波至墓侧,萦浪转沙以成坟。人谓之掘尾龙。今人谓船为龙掘尾即此也。《史记·高祖本纪》:高祖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汉书·五行志》:惠帝二年正月癸酉旦,有两龙见于兰陵廷东里温陵井中,至乙亥夜去。刘向以为龙贵象而困于庶人井中,象诸侯将有幽执之祸。其后吕太后幽杀三赵王,诸吕亦终诛灭。京房易传曰:有德遭害,厥妖龙见井中。又曰:行刑暴恶,黑龙从井出。《西京杂记》:惠帝七年夏雷震,南山大木数干株皆火燃。至末其下数十亩地草皆燋黄,其后百许日家人就其间,得龙骨一具鲛骨二具。
《汉书·文帝本纪》:十五年春,黄龙见于成纪。上乃下诏议郊祀。
《郊祀志》:鲁人公孙臣上书曰:始秦得水德,及汉受之,推终始传,则汉当土德,土德之应黄龙见。宜改正朔,服色尚黄。时丞相张苍好律历,以为汉乃水德之时,河决金堤,其符也。年始冬十月,色外黑内赤,与德相应。公孙臣言非是,罢之。明年,黄龙见成纪。文帝召公孙臣,拜为博士。
《武帝内传》:汉孝武皇帝,景帝子也。未生之时,景帝梦一赤彘从云中下,直入崇芳阁,景帝觉而坐阁下。果有赤龙如雾,来蔽户牖。宫内嫔御,望阁上有丹霞蓊蔚而起。霞灭,见赤龙盘回栋间。景帝召占者姚翁以问之。翁曰:吉祥也,此阁必主命世之人,为刘世盛主也。
《史记·平准书》:天子造银锡为白金。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白金三品: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名曰白选,直三千。
《西京杂记》: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词。瓠子河决有蛟龙从九子自决中逆上入河,喷沫流波数十里。
《述异记》:当阳南有龙川,云汉武时八龙常见于此。《洞冥记》:元鼎元年起,招仙阁有白凤黑龙,馵足来戏于阁边。
西域献火龙,高七尺,映日看之,光如聚炬火。《十洲记》:方丈洲在东海中心西南东北岸,正等方丈方面各五千里,上专是群龙所聚。
《汉书·宣帝本纪》:甘露元年夏四月,黄龙见新丰。二年春正月,诏曰:乃者凤凰甘露降集,黄龙登兴,醴泉滂流,枯槁荣茂,神光并见,咸受祯祥。其赦天下。减民算三十。赐诸侯王、丞相、将军、列侯、中二千石金钱各有差。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帛。《孙宝传》:宝为大司农。会越巂郡上黄龙游江中,太师孔光、大司徒马宫等咸称莽功德比周公,宜告祠宗庙。宝曰:周公上圣,召公大贤。尚犹有不相说,著于经典,两不相损。今风雨未时,百姓不足,每有一事,群臣同声,得无非其美者。时大臣皆失色,侍中奉车都尉甄邯即时承制罢议者。
《王莽传》:莽天凤二年,讹言黄龙堕死黄山宫中,百姓奔走往观者有万数。莽恶之,捕系问语所从起,不能得。
《水经注》:允街县汉宣帝神爵二年,置王莽之修远亭也。县有龙泉,出允街谷泉眼之中,水文成蛟龙,或试挠破之。寻平成龙畜生,将饮者皆畏避而走,谓之龙泉。
《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沈木化为龙,出水上。沙壹忽闻龙语曰:若为我生子,今悉何在。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其母鸟语,谓背为九,谓坐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后长大,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
《东观汉记》:黄龙见于河,冯异劝上即位。上曰:我昨夜梦见赤龙上天,觉寤,心中动悸。异等贺曰:此天命发于神明。
《后汉书·世祖本纪》:建武十二年夏六月,黄龙见东阿。《公孙述传》:述自立为蜀王。李熊复说述:宜即大位。述梦有人语之曰:八厶子系,十二为期。觉,谓其妻曰:虽贵而祚短,若何。妻对曰:朝闻道,夕死尚可,况十二乎。会有龙出其府殿,夜有光耀,述以为符瑞,因刻其掌,文曰公孙帝。建武元年四月,遂自立为天子。建元曰龙兴元年。
《水经注》:建武中,曹凤字仲理,为北地太守。政化尤异黄龙应于九里谷高冈亭,角长三尺,大十围,稍至十馀丈。天子嘉之,赐帛百匹加秩中二千石。
《后汉书·杨终传》:终徙北地。帝东巡狩,凤凰黄龙并集,终赞颂嘉瑞,上述祖宗鸿业,凡十五章,奏上,诏贳还故郡。
《章帝本纪》:建初五年,有八黄龙见于泉陵。〈注〉伏侯古今注曰:见零陵泉陵湘水中,相与戏。其二大如马,有角;六枚大如驹,无角。
《论衡·验符篇》:湘水去泉陵城七里,水上聚石曰燕室丘,临水有侠山,其岩下淦,水深不测,二黄龙出见,长十六丈,身大于马,举头顾望,状如图中画龙,燕室丘民皆观见之。去龙可数十步,又见状如驹马,小大凡六,出水游戏陵上,盖二龙之子也。并二龙为八,出移一时乃入。
《述异记》:汉元和元年大雨,有一青龙堕于宫中,帝命烹之,赐群臣龙羹各一杯。故李尤七命曰:味兼龙羹。《后汉书·五行志》:安帝延光三年,济南言黄龙见历城,琅琊言黄龙见诸。是时安帝听谗,免太尉杨震,震自杀。又帝独有一子,以为太子,信谗废之。是皇不中,故有龙孽,是时多用佞媚,故以为瑞应。明年正月,东郡又言黄龙二见濮阳。
《朱穆传》:梁冀素闻穆名,乃辟之,使典兵事,甚见亲任。及桓帝即位,顺烈太后临朝,穆以冀势地亲重,望有以扶持王室,因推灾异,奏记以劝戒冀曰:穆伏念明年丁亥之岁,刑德合于乾位,易经龙战之会。其文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谓阳道将胜而阴道负也。今年九月天气郁冒,五位四候连失正气,此互相明也。夫善道属阳,恶道属阴,若修正守阳,摧折恶类,则福从之矣。穆每事不逮,所好唯学,传受于师,时有可试。愿将军少察愚言,申纳诸儒,而亲其忠正,绝其姑息,专心公朝,割除私欲,广求贤能,斥远佞恶。夫人君不可不学,当以天地顺道渐渍其心。宜为皇帝选置师傅及侍讲者,得小心忠笃敦礼之士,将军与之俱入,参劝讲授,师贤法古,此犹倚南山坐平原也,谁能倾之。今年夏,月晕房星,明年当有小厄。宜急诛奸臣为天下所怨毒者,以塞灾咎。议郎、大夫之位,本以式序儒术高行之士,今多非其人;九卿之中,亦有乖其任者。惟将军察焉。又荐种皓、栾巴等。而明年严鲔谋立清河王蒜,又黄龙二见沛国。冀无术学,遂以穆龙战之言为应,于是请皓为从事中郎,荐巴为议郎,举穆高第,为侍御史。
《桓帝本纪》:元嘉二年秋八月,济阴言黄龙见句阳,金城言黄龙见允街。
《五行志》:桓帝延熹七年六月壬子,河内野王山上有龙死,长可数十丈。襄楷以为夫龙者为帝王瑞,《易》论大人。天凤中,黄山宫有死龙,汉兵诛莽而世祖复兴,此易代之徵也。至建安二十五年,魏文帝代汉。《桓帝本纪》:延熹八年春正月巳酉,南宫嘉德署黄龙见。
《五行志》:永康元年八月,巴郡言黄龙见。时吏傅坚以郡欲上言,内白事以为走卒戏语,不可。太守不听。尝见坚语云:时民以天热,欲就池浴,见池水浊,因戏相恐此中有黄龙,语遂行人间。闻郡,欲以为美,故言。时史以书帝纪。桓帝时政治衰缺,而所在多言瑞应,皆此类也。又先儒言:瑞兴非时,则为妖孽,而民讹言生龙语,皆龙孽也。
《单飏传》:飏迁太史令初熹平末黄龙见,谯光禄大夫桥元问飏:此何祥也。飏曰:其国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龙当复见,此其应也。魏郡人殷登密记之,至建安二十五年春黄龙复见,谯其冬魏受禅。
《魏志·华歆传》〈注〉《魏略》曰: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
《鼎录》:蜀先主章武二年,龙见武阳之水,九日因铸一鼎像龙形沉水中。
《魏志·中山恭王衮传》:衮黄初三年,为北海王。其年,黄龙见邺西漳水,衮上书赞颂。诏赐黄金十斤,诏曰:昔唐叔归禾,东平献颂,斯皆骨肉赞美,以彰懿亲。王研精坟典,耽味道真,文雅焕炳,朕甚嘉之。王其克慎明德,以终令闻。
《吴志·胡综传》:黄武八年夏,黄龙见举口,于是权称尊号,因瑞改元。又作黄龙大牙,常在中军,诸军进退,视其所向,命综作赋曰:乾坤肇立,三才是生,狼弧垂象,实惟兵精。圣人观法,是效是营,始作器械,爰求厥成。黄、农创代,拓定皇基,上顺天心,下息民灾。高辛诛共,舜征有苗,启有甘师,汤有鸣条。周之牧野,汉之垓卜,靡不由兵,克定厥绪。明明大吴,实天生德,神武是经,惟皇之极。乃自在昔,黄、虞是祖,越历五代,继世在下。应期受命,发迹南土,将恢大繇,革我区夏。乃律天时,制为神军,取象太一,五将三门;疾则如电,迟则如云,进止有度,约而不烦。四灵既布,黄龙处中,周制日月,实曰太常,杰然特立,六军所望。仙人在上,鉴观四方,神实使之,为国休祥。军欲转向,黄龙先移,金鼓不鸣,寂然变施,闇谟若神,可谓秘奇。在昔周室,赤乌衔书,今也大吴,黄龙吐符。合契河洛,动与道俱,天赞人和,佥曰惟休。
《魏志·明帝本纪》:青龙元年春正月甲申,青龙见郏之摩陂井中。二月丁酉,幸摩陂观龙,于是改年;改摩陂为龙陂。
《晋书·五行志》:魏明帝青龙元年正月甲申,青龙见郊之摩陂井中。凡瑞兴非时,则为妖孽,况困于井,非嘉祥矣。魏以改年,非也。干宝曰:自明帝,终魏世,青龙、黄龙见者,皆其主废兴之应也。魏土运,青木色,而不胜于金。黄得位,青失位之象也。青龙多见者,君德国运内相剋伐也。故高贵乡公卒败于兵。按刘向说,龙贵象而囚井中,诸侯将有幽执之祸也。魏世,龙莫不在井,此居上者逼制之应。高贵乡公著潜龙诗,即此旨也。
《汉晋春秋》:青龙三年七月,曹睿崇华殿灾。时郡国有龙九见,故改曰九龙殿。
《魏志·明帝本纪》:景初元年春正月壬辰,山茌县言黄龙见。
《吴志·孙权传》:赤乌五年三月,海盐县言黄龙见。《魏志·高贵乡公本纪》:正元元年冬十月戊戌,黄龙见于邺井中。
甘露元年春正月辛丑,青龙见轵县井中。六月乙丑,青龙见元城县界井中。
二年春二月,青龙见温县井中。
三年,青龙、黄龙仍见顿丘、冠军、阳夏县界井中。四年春正月,黄龙二,见宁陵县界井中。〈注〉《汉晋春秋》曰:是时龙仍见,咸以为吉祥。帝曰:龙者,君德也,上不在天,下不在田,而数屈于井,非嘉兆也。乃作《潜龙》之诗以自讽,司马昭见而恶之。
《陈留王本纪》:景元元年十二月甲申,黄龙见华阴县井中。
三年春二月,青龙见于轵县井中。
《世说》〈注〉《环济吴纪》曰:孙休字子烈,吴大帝第六子。初封琅琊王,梦乘龙上天顾不见尾,孙琳废少主迎休立之。
《华阳国志》:蜀五城县郡东南有水通于巴汉,时置五仓发五县民尉部主之后,因以为县出龙骨,云龙升其山,值天门闭不达堕死于此,后没地中故掘取得龙骨。
《晋书·五行志》:吴孙皓天册中,龙乳于长沙人家,啖鸡雏。京房易妖曰:龙乳人家,王者为庶人。其后皓降。《晋武帝本纪》:泰始元年十二月,青龙三、白龙二,见于郡国。
二年,青龙十、黄龙九见于郡国。
三年春正月癸丑,白龙二见于弘农渑池。
五年春正月,青龙二见于荥阳。二月辛巳,白龙二见于赵国。
六年夏四月,白龙二见于东莞。
《水经注》:晋泰始九年,黄龙二见于慈池。县令董元之率吏民观之,以白刺史王浚浚表上之,晋朝改护龙县也。
《晋书·武帝本纪》:咸宁二年六月,白龙二见于新兴井中。十一月,白龙二见于梁国。
太康元年八月,白龙三见于永昌。
三年闰月癸丑,白龙二见于济南。
《五行志》:太康五年正月癸卯,二龙见武库井中。帝观之,有喜色。百寮将贺,刘毅独表曰:昔龙漦夏庭,祸发周室。龙见郑门,子产不贺。帝答曰:朕德政未修,未有以膺受嘉祥。遂不贺也。孙盛曰:龙,水物也,何与于人。子产言之当矣。但非其所处,实为妖灾。夫龙以飞翔显见为瑞,今则潜伏幽处,非休祥也。汉惠帝二年,两龙见兰陵井中,本志以为其后赵王幽死之象。武库者,帝王威御之器所宝藏也,屋宇邃密,非龙所处。是后七年,藩王相害,二十八年,果有二逆僭窃神器,二逆皆字曰龙,此之表异,为有證矣。
《刘毅传》:毅迁尚书左仆射。时龙见武库井中,帝亲观之,有喜色。百官将贺,毅独表曰:昔龙降郑时门之外,子产不贺。龙降夏庭,沫流不禁,卜藏其漦,至周幽王,祸衅乃发。易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證据旧典,无贺龙之礼。诏报曰:至德未修,诚未有以膺受嘉祥。省来示,以为瞿然。贺庆之事,宜详依典义,动静数示。尚书郎刘汉等议,以为:龙体既苍,杂以素文,意者大晋之行,戢武兴文之应也。而毅乃引衰世妖异,以疑今之吉祥。又以龙在井为潜,皆失其意。潜之为言,隐而不见。今龙彩质明焕,示人以物,非潜之谓也。毅应推处。诏不听。《孙楚传》:楚迁术将军司马。时龙见武库井中,群臣将上贺,楚上言曰:顷闻武库井中有二龙,群臣或有谓之祯祥而称贺者,或有谓之非祥无所贺者,可谓楚既失之,而齐亦未为得也。夫龙或俯鳞潜于重泉,或仰攀云汉游乎苍昊,而今蟠于坎井,同于蛙虾者,岂独管库之士或有隐伏,厮役之贤没于行伍。故龙见光景,有所感悟。愿升下赦小过,举贤才,垂梦于傅岩,望想于渭滨,修学宫,起淹滞,申命公卿,举独行君子可惇风厉俗者,又举亮拔秀异之才可以拨烦理难矫世抗言者,无系世族,必先逸贱。夫战胜攻取之势,并兼混一之威,五伯之事,韩白之功耳;至于制礼作乐,阐扬道化,甫是士人出筋力之秋也。伏愿陛下择狂夫之言。
《武帝本纪》:太康六年八月,白龙见于京兆。
九年十二月戊申,青龙、黄龙各一见于鲁国。
《张华传》:陆机尝饷华鲊,于时宾客满座,华发器,便曰:此龙肉也。众未之信,华曰:试以苦酒濯之,必有异。既而五色光起。机还问鲊主,果云:园中茅积下得一白鱼,质状殊常,以作鲊,过美,故以相献。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尝有紫气,道术者皆以吴方强盛,未可图也,惟华以为不然。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要焕宿,屏人曰:可共寻天文,知将来吉凶。因登楼仰观。焕曰:仆察之久矣,唯斗牛之间颇有异气。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华曰:君言得之。吾少时有相者言,吾出六十,位登三事,当得宝剑佩之。斯言岂效与。因问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曰:欲屈君为宰,密共寻之,可乎。焕许之。华大喜,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馀,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焕以南昌西山北岩下土以拭剑,光芒艳发。大盆盛水,置剑其上,视之者精芒炫目。遣使送一剑并土与华,留一自佩。或谓焕曰:得两送一,张公岂可欺乎。焕曰:本朝将乱,张公当受其祸。此剑当系徐君墓树耳。灵异之物,终当化去,不久为人服也。华得剑,宝爱之,常置坐侧。华以南昌土不如华阴赤土,报焕书曰:详观剑文,乃干将也,莫邪何复不至。虽然,天生神物,终当合耳。因以华阴土一斤致焕。焕更以拭剑,倍益精明。华诛,失剑所在。焕卒,子华为州从事,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没者惧而反。须臾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华叹曰:先君化去之言,张公终合之论,此其验乎。
《开封府志》:惠帝永平七年春三月己酉,成皋狱有龙升天。
《前凉录》:永嘉四年十一月,黄龙出于临羌河发水升天,身长十馀丈。
《晋书·五行志》:悯帝建兴二年十一月,抱䍐羌妓产一龙子,色似锦文,常就母乳,遥见神光,少得就视。此亦皇之不建,于是帝竟沦没。
《前赵录》:刘聪建元二年三月平阳地震,崇明观陷为池水赤如血,赤气至天,有赤龙奋迅而去。
《晋书·陶侃传》:侃少时渔于雷泽,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
《吕光载记》:光讨西域,龟兹王帛纯距光,光军其城南,五里为一营。营外夜有一黑物,大如断堤,摇动有头角,目光若电,及明而云雾四周,遂不复见。旦视其处,南北五里,东西三十馀步,鳞甲隐地之所,昭然犹在。光笑曰:黑龙也。俄而云起西北,暴雨灭其迹。杜进言于光曰:龙者神兽,人君利见之象。易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斯诚明将军道合灵和,德符幽显。愿将军勉之,以成大庆。光有喜色。
《郭璞传》: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人也。好经术,博学有高才,妙于阴阳算历。庾冰令筮其后嗣,卦成,曰:卿诸子并当贵盛,然有白龙者,凶徵至矣。庾氏之大忌也。后冰子蕴为广州刺史,妾房内忽有一新生白狗子,莫知所由来,其妾秘爱之,不令蕴知。狗转长大,蕴入,见狗眉眼分明,又身至长而弱,异于常狗,蕴甚怪之。将出,共视在众人前,忽失所在。蕴慨然曰:殆白龙乎。庾氏祸至矣。俄而为桓温所灭。
《五行志》:吕纂末,龙出东厢井中,到其殿前蟠卧,比旦失之。俄又有黑龙升其宫门。纂咸以为美瑞,或曰:龙者阴类,出入有时,今而屡见,必有下人谋上之变。后纂果为吕超所杀。
《冯跋载记》:初,跋弟素弗与从兄万泥及诸少年游于水滨,有一金龙浮水而下。素弗谓万泥曰:颇有见否。万泥等皆曰:无所见也。乃取龙而示之,咸以为非常之瑞。慕容熙闻而求焉,素弗秘之,熙怒,及即伪位,密欲诛跋兄弟。
《前秦录》:寿光三年,长安谣曰:东海大鱼化为龙,男便为王女为公。问在何所洛门东。东海,苻坚封也,时为龙骧将军,第在洛门之东。
《后凉录》:龙飞元年,五龙见于浩亹。
《异苑》:晋太元中东阳西寺七佛屋翕下有一物,出头如鹿有法献,道人迫而观之。于是吐沫喷乃,气若云雾。至元嘉十四年四月七日此头复出,寻觉其处亦无孔穴,年年有声,殷若小雷。
《晋书·武昭王李皓传》:皓,字元盛,段素分燉煌之凉兴、乌泽、晋昌之宜禾三县为凉兴郡,进元盛持节、都督凉兴巴西诸军事、镇西将军,领护西夷校尉。时有赤气起于元盛后园,龙迹见于小城。隆安四年,晋昌太守唐瑶移檄六郡,推元盛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凉二州牧、护羌校尉。元盛乃赦其境内,建年为庚子,追尊祖弇曰凉景公,父昶凉简公。
《利鹿孤载记》:利鹿孤立二年龙见于长宁,麒麟游于绥羌。于是群臣劝进,以隆安五年僭称河西王。《慕容皝载记》:时有黑龙白龙各一,见于龙山。皝亲率群寮观之,去龙二百馀步,祭以太牢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皝大悦,还宫赦其境内,号新宫,曰和龙立龙翔佛寺于山上。
《后燕录》:慕容熙太史丞梁延年梦月化为五白龙,梦中占之曰:月臣也,龙君也,月化为龙当有臣为君。《异苑》:晋义熙中,江陵赵姥,以酤酒为业。居室内,地忽自隆起。姥察为异,朝夕以酒酹之。尝有一物出,头似驴,而地初无孔穴。及姥死,邻人闻土下有声,如哭。后人掘地,见一异物,蠢蠢而动,不测大小,须臾失之,俗谓之土龙。
《拾遗记》:昆崙山西有螭潭,多龙螭,皆白色。千岁一蜕其五脏,此潭左侧有五色石,皆云是白螭肠化成此石。
《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不上者鱼。故云暴腮龙门。
龙首山长六十里,头入渭水,尾逮樊川。头高二十丈,尾渐下,高五六丈。云昔有异龙,从山南出饮,渭水其行道成土山,故因以为名。
《搜神后记》:武昌虬山有龙穴,居人每见神虬飞翔出入。岁旱祷之,即雨。后人筑塘其下,曰虬塘。
《莲社高贤传》:法师慧远至浔阳,见庐山闲旷可以息心,乃立精舍。以去水犹远举杖扣地,曰若此可居,当使朽壤抽泉言毕,清流涌出,浔阳亢旱。师诣池侧读龙,玉经忽有神蛇,从池而出,须臾大雨,岁竟有秋,因名龙泉精舍。
《异苑》:沙门释慧远栖神庐岳常有游龙,翔其前远公有奴以石掷中,乃腾跃上升,有顷风云飙煜。公知是龙之所兴,登山烧香会僧齐声唱偈。于是霹雳回向投龙之石,云雨乃除。
张永家地有泉出小龙在焉,从此遂为富室。逾年因雨腾跃而去,于是生赀日不暇给,俗说云与龙共居,不知神龙效矣。
赵牙行船于阖庐,见水际有大槎,人牵不动,牙往举得之以著船,船破槎变为龙,浮水而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