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卷一百十二

 心理咨询诊所 2022-04-05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第一百十二卷目录

 羊部汇考二
  本草纲目〈羊释名 集解 羊肉气味 发明 头蹄 气味 主治 皮主治 脂 气味 主治 血 气味 主治 发明 乳 气味 主治 发明 脑气味 主治 髓气味 主治 心气味 主治 肺气味 主治 肾气味 主治 发明 羊石子 主治 肝气味 主治 发明 胆气味 主治 发明 胃 气味 主治 脬主治 𦚟 主治 舌主治 靥 气味 主治 发明 睛主治 发明 筋主治 羖羊角 气味 主治 齿 气味 主治 头骨气味 主治 脊骨气味 主治 尾骨主治 胫骨气 味 主治 发明 毛主治 须 主治 溺主治 屎 气味 羊胲子主治 附方 黄羊释名 集解 肉气味 主治 髓主治 附录大尾羊 胡羊 洮羊 羊 封羊 地生羊 羵羊 羚羊释名 集解 附录 羚羊角脩治 气味 主治 发明 肉气味 主治 肺气味 主治 发明 胆气味 主治 鼻主治 附方 山羊释名 集解 肉气味 主治〉
  直省志书〈青浦县〉

禽虫典第一百十二卷

羊部汇考二

《本草纲目》羊释名

李时珍曰:说文云:羊字象头角足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似也,董子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牡羊曰:羖;曰:羝;牝羊曰:;曰牂,音臧白曰羒,黑曰羭。多毛曰羖䍽。胡羊曰羺。无角曰,曰。去势曰羯。羊子曰羔。羔五月曰羜,音宁,六月曰,音务,七月曰羍,音达,未卒岁曰,音兆,内则谓之:柔毛,又曰少牢。古今注谓之长髯主簿云。

《集解》

《别录》曰:羖羊生河西。陶弘景曰:羊有三四种。入药以青色羖羊为胜,次则乌羊,其羺羊及虏中,无角羊,止可啖食,为药不及都下者,然其乳、髓则肥好也。苏颂曰:羊之种类甚多,而羖羊亦有褐色、黑色、白色者。毛长尺馀,亦谓之羖䍽羊,北人引大羊以此为羊首,又谓之羊头。孟诜曰:河西羊最佳,河东羊亦好。若驱至南方,则筋力自劳损,安能补益人,今南方羊多食野草、毒草,故江浙羊少,味而发疾。南人食之,即不忧也。惟淮南州郡,或有佳者,可亚北羊。北羊至南方一二年,亦不中食,何况于南羊,盖土地使然也。寇宗奭曰:羖䍽羊,出陕西、河东,尤很健,毛最长而厚。入药最佳。如供食,则不如北地无角白大羊也。又同、华之间,有小羊,供馔在诸羊之上。李时珍曰:生江南者,为吴羊,头身相等而毛短。生秦晋者为夏羊,头小身大而毛长。土人二岁而剪其毛,以为毡物,谓之绵羊。广南英州一种乳羊,食仙茅,极肥。无复血肉之分,食之,甚补人。诸羊皆孕,四月而生。其目无神,其肠薄而萦曲。在畜属火,故易繁而性热也。在卦属兑,故外柔而内刚也。其性恶湿喜燥,食钩吻而肥,食仙茅而肪,食仙灵脾而淫,食踯躅而死。物理之宜忌,不可测也。契丹以其骨占灼,谓之羊卜。亦有一灵耶。其皮极薄,南番以书字,吴人以画采为灯。

羊肉气味

苦,甘,大热,无毒。
孟诜曰:温。苏颂曰:本经云甘,素问云苦。盖经以味言,素问以理言。羊性热属火,故配于苦。羊之齿、骨、五脏皆温平,惟肉性大热也。李时珍曰:热病及天行病,疟疾病后食之。必发热致危。妊妇食之,令子多热。白羊黑头、黑羊白头、独角者,并有毒,食之生痈。礼曰:羊,毛而毳者膻。又云:煮羊,以杏仁或瓦片则易糜,以胡桃则不臊,以竹䶉则助味。中羊毒者,饮甘草汤则解。铜器煮之,男子损阳,女子暴下。物性之异如此,不可不知。汪机曰:反半夏、菖蒲。同荞面、豆酱食,发痼疾。同醋食,伤人心。

《主治》

《别录》曰:暖中,字乳馀疾,及头脑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孙思邈曰:止痛,利产妇。孟诜曰:治风眩、瘦病,丈夫五劳七伤,小儿惊痫。日华曰:开胃,健力。

《发明》

苏颂曰:肉多入汤剂。胡洽方有大羊肉汤,治妇人产后大虚,心腹绞痛厥逆,医家通用大方也。寇宗奭曰:仲景治寒疝,羊肉汤服之,无不验者。一妇冬月生产,寒入子户,腹下痛不可按,此寒疝也。医欲投抵当汤。予曰:非其治也。以仲景羊肉汤减水,二服即愈。李杲曰:羊肉有形之物,能补有形肌肉之气。故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人参补气,羊肉补形。凡味同羊肉者,皆补血虚,盖阳生则阴长也。李时珍曰:按开河记云:隋大总管麻叔谋,病风逆,起坐不得。炀帝命太医令巢元方视之。曰:风入腠理,病在胸臆。须用嫩肥羊蒸熟,糁药,食之。则瘥。如其言,未尽剂而痊。自后每杀羊羔,同杏酪、五味日食数枚。观此则羊肉补虚之功。益可證矣。

头蹄

白羊者良。

《气味》

甘,平,无毒。
宋大明曰:凉。朱震亨曰:羊头、蹄肉,性极补水。水肿人食之,百不一愈。

《主治》

苏恭曰:风眩瘦疾,小儿惊痫。日华曰:脑热头眩。孟诜曰:安心、止惊、暖中止汗补胃,治丈夫五劳骨热。热病后宜食之,冷病人勿多食。心镜云:以上诸證,并宜白羊头,或蒸或煮,或作脍食。疗肾虚精竭。

皮主治

孟诜曰:一切风,及脚中虚气,补虚劳,去毛作羹、臛食。李时珍曰:湿皮卧之,散打伤、青肿;乾皮烧服,治,蛊毒下血。

青羊者良。

《气味》

甘,热,无毒。丹房鉴源云:柔银软铜。

《主治》

孙思邈曰:生脂止下痢、脱肛,去风毒,产后腹中绞痛。苏颂曰:治鬼疰。胡洽方有青羊脂丸。日华曰:去游风及黑皯。李时珍曰:熟脂,主贼风痿痹飞尸,辟瘟气,止劳痢,润肌肤,杀虫治疮癣。入膏药,透肌肉经络,彻风热毒气。

白羊者良。

《气味》

咸,平,无毒。
李时珍曰:按夏子益奇疾方云:凡猪、羊血久食,则鼻中毛出,昼夜长五寸,渐如绳,痛不可忍,摘去复生。惟用乳石、硇砂等分为丸,临卧服十丸,自落也。

《主治》

苏恭曰:女人血虚、中风、及产后血,闷欲绝者,热饮一升,即活。李时珍曰:热饮一升,治产后血攻,下胎衣,治卒惊九窍出血,解莽草毒,胡蔓草毒,又解一切丹石毒发。出延寿诸方。

《发明》

李时珍曰:外台云:凡服丹石人,忌食羊血十年,一食前功尽亡。此物能制丹朱、水银、轻粉、生银、硇砂、砒霜、硫黄。乳石、钟乳、空青、曾青、云母石,阳起石、孔公檗等毒。凡觉毒发,刺,饮一升即解。又服地黄、何首乌诸补药者,亦忌之。岭表录异言其能解胡蔓草毒。羊血解毒之功用如此,而本草并不言及,诚缺文也。

者佳。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别录》曰:补寒冷虚乏。甄权曰:润心肺,治消渴。张鼎曰:疗虚劳,益精气,补肺、肾气,如小肠气。合脂作羹,补肾虚,及男女中风。日华曰:利大肠,治小儿惊痫。含之,治口疮。孟诜曰:主心卒痛,可温月之。又蚰蜒入耳,灌之即化成水。李时珍曰:治大人乾呕及反胃,小儿哕啘及舌肿,并时时温饮之。苏颂曰:解蜘蛛咬毒。刘禹锡传信方云:贞元十年,崔员外言:有人为蜘蛛咬,腹大如妊,遍身生丝,其家弃之,乞食,有僧教啖羊乳,未几疾平也。

《发明》

陶弘景曰:牛羊乳实为补润,故北人食之多肥健。苏恭曰:北人肥健,由不啖盐腥,方土使然,何关饮乳。陶以未达,故屡有此言。李时珍曰:方土饮食,两相资之,陶说固偏,苏说亦过。丹溪言反胃,人宜时时饮之,取其开胃脘,大肠之燥也。

脑气味

有毒。
孟诜曰:发风病。和酒服,迷人心,成风疾。男子食之,损精气,少子。白羊黑头,食其脑,作肠痈。

《主治》

李时珍曰:入面脂手膏,润皮肤,去皯勠,涂损伤丹瘤、肉刺。

髓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别录》曰:男子女人伤中,阴阳气不足,利血脉,益经气,以酒服之。孙思邈曰:却风热,止毒。久服不损人。孟诜曰:和酒服,补血。主女人血虚风闷。李时珍曰:润肺气,泽皮毛,灭瘢痕。删繁治肺虚毛悴,酥髓汤中用之。

心气味〈下并用白羝羊者良〉

甘,温,无毒。
日华曰:有孔者杀人。

《主治》

《别录》曰:止忧恚膈气。陈藏器曰:补心。

肺气味

同心。孟诜曰:自三月至五月,其中有虫,状如马尾,长二三寸。须去之,不去令人痢下。

《主治》

《别录》曰:补肺,止咳嗽。孙思邈曰:伤中,补不足,去风邪。苏恭曰:治渴,止小便数,同小豆叶煮食之。李时珍曰:通肺气,利小便,行水解蛊。

肾气味

同心。

《主治》

《别录》曰:补肾气虚弱,益精髓。日华曰:补肾虚耳聋阴弱,壮阳益胃,止小便,治虚损盗汗。苏恭曰:合脂作羹,疗劳痢甚效。蒜、薤食之一升,疗症瘕。李时珍曰:治肾虚消渴。

《发明》

李时珍曰:千金、外台、深师诸方,治肾虚劳损,消渴脚气,有肾沥汤方甚多,皆用羊肾煮汤煎药。盖用为引向,各从其类也。
羊石子主治〈即羊外肾也〉
李时珍曰:肾虚精滑。本事金锁丹用之。

肝气味〈青羖羊者良〉

苦,寒,无毒。
苏颂曰:温。陶弘景曰:合猪肉及梅子、小豆食,伤人心。孙思邈曰:合生椒食,伤人五脏,最损小儿。合苦笋食,病青盲。妊妇食之,令子多厄。

《主治》

苏恭曰:补肝,治肝风虚热,目赤暗痛,热病后失明,并用子肝七枚,作生食,神效。亦切片水浸贴之。吴瑞曰:解蛊毒。

《发明》

李时珍曰:按倪惟德原机咨微集云:羊肝,补肝与肝合,引入肝经。故专治肝经受邪之病。今羊肝丸治目有效,可徵。汪机曰:按三元延寿书云:凡治目疾,以青羊肝为佳。有人年八十馀,岁瞳子瞭,然夜读细字。云别无服药,但自小不食畜兽肝耳。或以本草羊肝明目,有效。盖羊肝明目性也,他肝则否。凡畜兽临杀之时,忿气聚于肝。肝之血不利于目,宜矣。

胆气味〈青羯羊者良〉

苦,寒,无毒。

《主治》

《别录》曰:青盲,明目。甄权曰:点赤障、白翳、风泪眼,解蛊毒。苏恭曰:疗疳湿时行热熛疮,和醋服之,良。孙思邈曰:治诸疮,能生人身血脉。朱震亨曰:同蜜蒸九次,点赤风眼,有效。

《发明》

李时珍曰:肝开窍于目,胆汁减则目暗。目者,肝之外候,胆之精华也。故诸胆皆治目病。夷坚志载:二百味草花膏:治烂弦风赤眼,流泪不可近光,及一切暴赤目疾。用羯羊胆一枚,入蜂蜜于内蒸之,候乾研为膏。每含少许,并点之。一日泪止,二日肿消,三日痛定。盖羊食百草,蜂采百花,故有二百花草之名。又张三丰真人碧云:膏腊月取羯羊胆十馀枚,以蜜装满,纸套笼住,悬檐下,待霜出扫下,点之神效也。

一名羊膍胵。

《气味》

甘,温,无毒。
孙思邈曰:羊肚和饭若久食,令人多唾,清水成反胃,作噎病。

《主治》

孟诜曰:胃反,止虚汗,治虚羸,小便数,作羹食,之瘥。

脬主治

孙思邈曰:下虚遗溺,以水盛入,炙熟,空腹食之,四五次愈。

𦚟

白羊者良。

《主治》

李时珍曰:润肺燥,诸疮疡。入面脂,去皯勠,泽肌肤,灭瘢痕。

舌主治

补中益气,《正要》用羊舌二枚,羊皮二具,羊肾四枚,蘑菰,糟姜,作羹,肉汁食之。

即会咽也。

《气味》

甘,淡,温,无毒。

《主治》

李时珍曰:气瘿。《发明》
李时珍曰:按古方治瘿多用猪、羊靥,亦述类之义,故荆公瘿诗有内疗烦羊靥之句。然瘿有五:气、血、肉、筋、石也。夫靥属肺,肺司气。故气瘿之證,服之或效。他瘿恐亦少力。

睛主治

李时珍曰:目赤及翳膜。曝乾为末,点之。出千金。孟诜曰:熟羊眼中白珠二枚,于细石上和枣核磨汁,点目翳羞明,频用三四日瘥。

《发明》

李时珍曰:羊目无瞳,其睛不应治目,岂以其神藏于内耶。

筋主治

千金翼曰:尘物入目,熟嚼纳眦中,仰卧即出。

羖羊角

青色者良。

《气味》

咸,温,无毒。
《别录》曰:苦,微寒。取之无时。勿使中湿,湿即有毒。甄权曰:大寒。兔丝为之使。鉴源云:羖羊角灰缩贺。贺,锡也。出贺州。

《主治》

《本经》曰:青盲,明目,止惊悸寒泄。久服,安心益气轻身。杀疥虫。入山烧之,辟恶鬼虎狼。《别录》曰:疗百节中结气,风头痛,及蛊毒吐血,妇人产后馀痛。日华曰:烧之,辟蛇。灰治漏下,退热,主山瘴溪毒。

齿

三月三日取之。

《气味》

温。

《主治》

《别录》曰:小儿羊痫寒热。

头骨气味〈已下并用羖羊者良〉

甘,平,无毒。
李时珍曰:按张景阳七命云:耶溪之铤,赤山之精。消以羊骨,铧以锻成。注云:羊头骨能消铁也。

《主治》

苏恭曰:风眩瘦疾,小儿惊痫。

脊骨气味

甘,热,无毒。

《主治》

《别录》曰:虚劳寒中羸瘦。李时珍曰:补肾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

尾骨主治

正要曰:益肾明目,补下焦虚冷。
胫骨气味〈音行亦作䯒又名骨胡人名颇儿必入药煅存性用〉
甘,温,无毒。
孟诜曰:性热,有宿热人勿食。鉴源云:羊骨伏硇。

《主治》

孟诜曰:虚冷劳。李时珍曰: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除湿热,健腰脚,固牙齿,去皯勠,治误吞铜铁。

《发明》

李杲曰:齿者骨之馀,肾之标。故牙痛用羊胫骨以补之。李时珍曰:羊胫骨灰可以磨镜,羊头骨可以消铁,故误吞铜铁者用之,取其相制也。按张景阳七命云:耶溪之铤,赤山之精。消以羊骨,铧以锻成。注云:羊头骨能消铁也。又名医录云:汉上张成忠女七八岁,误吞金馈子一双,胸膈痛不可忍,忧惶无措。一银匠炒末药三钱,米饮服之,次早大便取下。叩求其方,乃羊胫骨灰一物耳。谈野翁亦有此方,皆巧哲格物究理之妙也。

毛主治

孟诜曰:转筋,醋煮裹脚。又见毡。

羖羊者良。

《主治》

李时珍曰:小儿口疮,蠼螋尿疮,烧灰和油敷。出广济。

溺主治

李时珍曰:伤寒热毒攻手足,肿痛欲断。以一升,和盐、豉捣,渍之。

青羖羊者良。

《气味》

苦,平,无毒。
李时珍曰:制粉霜。

《主治》

《别录》曰:燔之,主小儿泄痢,肠鸣惊痫。日华曰:烧灰,理聤耳,并罯竹刺入肉,治箭镞不出。陈藏器曰:烧灰淋汁沐头,不过十度,即生发长黑。和雁肪涂头亦良。苏颂曰:屎纳鲫鱼腹中,瓦缶固济,烧灰涂发,易生而黑,甚效。苏恭曰:煮汤灌下部,治大人小儿腹中诸疾,疳、湿,大小便不通。烧烟熏鼻,治中恶心腹刺痛,亦熏诸疮中毒、痔瘘等。治骨蒸弥良。

羊胲子主治〈乃腹内草积块也〉

叶氏摘元曰:翻胃。煅存性,每一斤入枣肉、平胃散末一半,和匀。每服一钱,空心沸汤调下。

《附方》

羊肉汤,张仲景治寒劳虚羸,及产后心腹疝痛。用肥羊肉一斤,水一斗,煮汁八升,入当归五两,黄芪八两,生姜六两,煮取二升,分四服。胡洽方无黄芪,千金方有芍药。〈金匮要略〉
产后厥痛:胡洽大羊肉汤:治妇人产后大虚,心腹绞痛,厥逆。用羊肉一斤,当归、芍药、甘草各七钱,半用水一斗煮肉,取七升,入诸药,煮二升服。
产后虚羸:腹痛,冷气不调,及脑中风汗自出。白羊肉一斤,切治如常,调和食之。〈心镜〉
产后带下:产后中风,绝孕,带下赤白。用羊肉二斤,香豉、大蒜三两,水一斗,煮五升,纳酥一升,更煮二升,服。〈千金方〉
崩中垂死:肥羊肉三斤,水二斗,煮一斗三升,入生地黄一斤,乾姜、当归三两,煮三升,分四服。
补益虚寒:用精羊肉一斤,碎白石英三两,以肉包之,外用荷叶裹定,于一石米下蒸熟,取出去石英,和葱、姜作小馄饨子。每日空腹,以冷浆水吞一百枚,甚补益。〈千金翼〉
壮阳益肾:用白羊肉半斤切生,以蒜、薤食之。三日一度,甚妙。〈心镜〉
五劳七伤:虚冷。用肥羊肉一腿,密盖煮烂,绞取汁服,并食肉。
骨蒸久冷:羊肉一斤,山药一斤,各烂煮研如泥,下米煮粥食之。〈饮膳正要〉
骨蒸传尸:用羊肉一拳大,煮熟皂荚一尺,炙以无灰酒一升,铜铛内煮三五沸,去滓,入黑锡一两。令病人先啜肉汁,乃服一合,当吐虫如马尾为效。〈外台〉虚寒疟疾:羊肉作臛饼,饱食之,更饮酒暖卧取汗。燕国公常见有验。〈集验方〉
脾虚吐食:羊肉半斤作生,以蒜、薤、酱、豉、五味和拌,空腹食之。〈心镜〉
虚冷反胃:羊肉去脂作生,以蒜薤空腹食之,立效。〈外台〉壮胃健脾:羊肉三斤切,粱米二升同煮,下五味作粥食。〈饮膳正要〉
老人膈痞:不下饮。食用羊肉四两,切,白面六两,橘皮末一分,姜汁搜如常法,入五味作臛食,每日一次,大效。〈多能鄙事〉
胃寒下痢:羊肉一片,莨菪子末一两和,以线裹纳下部。二度瘥。〈外台方〉
身面浮肿:当陆一升,水二斗,煮取一斗,去渣;羊肉一斤,切入内煮熟,下葱、豉、五味调和如臛法,食之。〈肘后方〉腰痛脚气:木瓜汤:治腰膝痛,脚气。羊肉一两脚,草果五枚,粳米二升,回回豆,即胡豆,半升,木瓜二斤,取汁,入沙糖四两,盐少许,煮肉食之。〈正要〉
消渴利水:羊肉一脚,瓠子六枚,姜汁半合,白面二两,同盐、葱炒食。〈正要〉
损伤青肿:用新羊肉贴之。〈千金方〉
妇人无乳:用羊肉六两,獐肉八两,鼠肉五两,作臛啖之。〈崔氏方〉
伤目青肿:羊肉煮熟,熨之。〈圣惠方〉
小儿嗜土:买市中羊肉一斤,令人以绳系,于地上拽至家,洗净,炒炙食。或煮汁亦可。〈姚和众〉
头上白秃:羊肉如作脯法,炙香,热拓上,不过数次瘥。〈肘后方〉
老人风眩:用白羊头一具,如常治,食之。
五劳七伤:白羊头、蹄一具净治,更以稻草烧烟,薰令黄色,水煮半熟,纳胡椒、毕拨、乾姜各一两,葱、豉各一升,再煮去药食。日一具,七日即愈。〈千金方〉
虚寒腰痛:用羊头、蹄一具,草果四枚,桂一两,姜半斤,哈昔泥一豆许,胡椒煮食。〈正要〉
下痢腹痛:羊脂、阿胶、蜡各二两,黍米二升,煮粥食之。〈千金方〉
妊娠下痢:羊脂如棋子大十枚,温酒一升,服,日三。〈千金方〉
虚劳口乾:千金:用羊脂一鸡子大,醇酒半升,枣七枚,渍七日食,立愈。外台:用羊脂鸡子大,纳半斤酢中一宿,绞汁含之。
卒汗不止:牛、羊脂,温酒频化,服之。〈外台〉
脾横爪赤:煎羊脂摩之。〈外台〉
产后虚羸:令人肥白健壮。羊脂二斤,生地黄汁一斗,姜汁五升,白蜜三升,煎如饴。温酒服一杯,日三。〈小品〉妇人阴脱:煎羊脂频涂之。〈广利方〉
发背初起:羊脂、猪脂切片,冷水浸贴,热则易之。数日瘥。〈外台〉
牙齿疳𧏾:黑羖羊脂、莨菪子等分,入杯中烧烟,张口熏之。〈千金方〉
小儿口疮:羊脂煎薏苡根涂之。〈活幼心书〉
豌豆如疥:赤黑色者。煎青羊脂摩之。〈千金方〉
赤丹如疥:不治杀人。煎青羊脂摩之,数次愈。〈集验方〉误吞钉针:多食猪羊脂,久则自出。〈肘后方〉
衄血一月不止。刺羊血热饮即瘥。〈圣惠方〉
产后血攻,或下血不止,心闷而青,身冷欲绝者。新羊血一盏饮之,三两服妙。〈梅师〉
大便下血,羊血煮熟,拌醋食,最效。〈吴球便民食疗〉硫黄毒发,气闷。用羊血热服一合效。〈圣惠方〉
食菹吞蛭,蛭啖脏血,肠痛黄瘦。饮热羊血一二升,次早化猪脂一升饮之,蛭即下也。〈肘后方〉
误吞蜈蚣,刺猪、羊血灌之,即吐出。昔有店妇吹火筒中有蜈蚣入腹,店妇仆地,号叫可畏。道人刘复真用此法而愈。〈三元延寿书〉
妊娠胎死,不出,及胞衣不下,产后诸疾狼狈者。刺羊血热饮一小杯,极效。〈圣惠方〉
小儿口疮,羊乳细滤入含之,数次愈。〈小品方〉
漆疮作痒,羊乳敷之。〈千金翼〉
面黑令白,白羊乳三斤,羊𦚟三副,和捣。每夜洗净涂之,旦洗去。〈总录〉
发丹如瘤,生绵羊脑,同朴硝研,涂之。〈瑞竹堂方〉足指肉刺,刺破,以新酒酢和羊脑涂之,一合愈。〈古今录验〉肺痿骨蒸,炼羊脂、炼羊髓各五两煎沸,下炼蜜及生地黄汁各五,合生姜汁一合,不住手搅,微火熬成膏。每日空心温酒调服一匙,或入粥食。〈饮膳正要〉目中赤翳,白羊髓敷之。〈千金方〉
舌上生疮,羊胫骨中髓,和胡粉涂之,妙。〈圣惠方〉白秃头疮,生羊骨髓,调轻粉搽之。先以泔水洗净。一日二,次数日愈。〈经验方〉
痘痂不落,痘疮痂疕不落,灭瘢方:用羊骨髓炼一两,轻粉一钱,和成膏,涂之。〈陈文仲方〉
心气郁结,羊心一枚,咱夫兰即回回红花,浸水一盏,入盐少许,徐徐涂心上,炙熟食之,令人心安多喜。〈正要〉久嗽肺痿,作燥。羊肺汤:用羊肺一具洗净,以杏仁、柿霜、真豆粉、真酥各一两,白蜜二两,和匀,灌肺中,白水煮食之。〈葛可久方〉
欬嗽上气,积年垂死。用莨菪子炒,熟羊肺切曝等分为末,以七月七日醋拌。每夜服二方寸匕,粥饮下。隔日一服。〈千金方〉
水肿尿短,青羖羊肺一具,微灼切曝为末,莨菪子一升,以三年醋渍,捣烂,蜜丸梧子大。每食后麦门冬饮服四丸,日三。小便大利,佳。〈千金方〉
小便频数,下焦虚冷也。羊肺一具切作羹,入少羊肉,和盐、豉食。不过三具。〈集验方〉
渴利不止,羊肺一具,入少羊肉和盐、豉作羹食。不过三具愈。〈普济方〉
解中蛊毒,生羊肺一具割开,入雄黄、麝香等分,吞之。〈济生方〉
鼻中瘜肉,羊肺汤:用乾羊肺一具,白朮一两,肉苁蓉、通草、乾姜、芎藭各二两,为末。食后米饮服五钱。〈千金方〉下焦虚冷,脚膝无力,阳事不行。用羊肾一枚煮熟,和米粉六,两炼成乳粉,空腹食之,妙。〈心镜方〉
肾虚精竭,羊肾一双切,于豉汁中,以五味、米揉作羹、粥食。〈心镜方〉
五劳七伤,阳虚无力。经验:用羊肾一对去脂切,肉苁蓉一两酒浸一夕去皮,和作羹,下葱、盐、五味食。正要:治阳气衰败,腰脚疼痛,五劳七伤。用羊肾三对,羊肉半斤,葱白一茎,枸杞叶一斤,同五味煮成汁,下米作粥食之。
虚损劳伤,羊肾一枚,米一升,水一斗,煮九升,服日三。〈肘后方〉
肾虚腰痛,千金:用羊肾去膜,阴乾为末。酒服二方寸匕,日三。正要:治卒腰痛。羊肾一对,咱夫兰一钱,水一盏浸汁,入盐少许,涂抹肾上,徐徐炙熟,空腹食之。老人肾硬,治老人肾藏虚寒,内肾结硬,虽服补药不入。用羊肾子一对,杜仲长二寸,阔一寸,一片,同煮,候熟空心食之。令人内肾柔软,然后服补药。〈鸡𤩎备急方〉胁破肠出,以香油抹手送入,煎人参、枸杞子汁温淋之。吃羊肾粥十日,即愈。〈危氏〉
目赤热痛,有物如隔纱,宜补肝益精。用青羊肝一具,切洗,和五味食之。〈心镜方〉
肝虚目赤,青羊肝,薄切水浸,吞之极效。〈龙木论〉病后失明,方同上。
小儿赤眼,羊肝切薄片,井水浸贴。〈普济方〉
翳膜羞明,有泪,肝经有热也。用青羊子肝一具,竹刀切,和黄连四两,为丸梧子大。食远茶清下七十丸,日三服。忌铁器、猪肉、冷水。〈医镜〉
目病㬻㬻,以铜器煮青羊肝,用面饼覆器上,钻两孔如人眼大,以口向上熏之。不过三度。〈千金方〉
目病失明,青羖羊肝一斤,去膜切片,入新瓦内炕乾,同决明子半升,蓼子一合,炒为末。以白蜜浆服方寸匕,日三。不过三剂,目明。至一年,能夜见文字。〈食疗〉不能远视,羊肝一具,去膜细切,以葱子一勺,炒为末,以水煮熟,去渣,入米煮粥食。〈多能鄙事〉
青盲内障,白羊子肝一具,黄连一两,熟地黄五两,同捣,丸梧子大。食远茶服七十丸,日三服。崔承元病内障丧明,有人惠此方报德,服之遂明。〈传信方〉
牙疳肿痛,羯羊肝一具煮熟,蘸赤石脂末,任意食之。〈医林集要〉
虚损劳瘦,用新猪脂煎取一升,入葱白一握煎黄,平旦服。至三日,以枸杞一斤,水三斗煮汁,入羊肝一具,羊脊膂肉一条,曲末半斤,著葱、豉作羹食。〈千金方〉病后呕逆,天行病后呕逆,食即反出。用青羊肝作生淡食,不过三度,食不出矣。〈外台〉
休息痢疾,五十日以上,一二年不瘥,变成疳,下如泔淀者。用生羊肝一具切丝,入三年醋中吞之。心闷则止,不闷更服。一日勿食物。或以姜薤同食亦可。不过二三具。〈外台〉
小儿痫疾,青羊肝一具,薄切水洗,和五味、酱食之。妇人阴𧏾,作痒。羊肝纳入引虫。病后失明,羊胆点之,日二次。〈肘后方〉
大便闭塞,羊胆汁灌入即通。〈千金方〉
目为物伤,羊胆二枚,鸡三枚,鲤鱼胆二枚,和匀,日日点之。〈圣惠方〉
面黑皯疱,羖羊胆、牛胆各一个,淳酒三升,煮二沸,夜夜涂之。〈肘后方〉
产后面皯,产后面如雀卵色。以羊胆、猪胰、细辛等分,煎二沸。夜涂,旦以浆水洗之。〈录验〉
代指作痛,崔氏云:代指乃五脏热注而然。刺热汤中七度,刺冷水中。一度,即以羊胆涂之,立愈甚效。〈外台方〉小儿疳疮,羊胆二枚,和酱汁灌下部。〈外台方〉
久病虚羸,不生肌肉,木气在胁下,不能饮食,四肢烦热者。用羊胃一枚,白朮一升,切,水二斗,煮九升,分九服,日三。不过三剂瘥。〈张文仲方〉
补中益气,羊肚一枚,羊肾四枚,地黄三两,乾姜、昆布、地骨皮各二两,白朮、桂心、人参、厚朴、海藻各一两五钱,甘草、秦椒各六钱,为末,同入肚中,缝合蒸熟,捣烂晒为末。酒服方寸匕。〈千金方〉
中风虚弱,羊肚一具,粳米二合和椒、姜、豉、葱作羹食之。〈正要〉
胃虚消渴,羊肚烂煮,空腹食之。〈古今录验〉
项下瘰𤻤,用羊膍胵烧灰,香油调敷。蛇伤手肿,新剥羊肚一个,带粪,割一口,将手入浸,即时痛止肿消。〈集要〉
远年欬嗽,羊𦚟三具,大枣百枚,酒五升,渍七日,饮之。〈肘后方〉
妇人带下,羊𦚟一具,以酢洗净,空心食之。不过三次。忌鱼肉滑物,犯之即死。〈外台〉
痘疮瘢痕,羊𦚟二具,羊乳一升,甘草二两,和匀涂之。明旦,以猪蹄汤洗去。〈千金方〉
项下气瘿,外台:用羊靥一具,去脂酒浸,炙熟含之咽汁。日一具,七日瘥。
千金:用羊靥七枚阴乾,海藻、乾姜各二两,桂心、昆布、逆流水边柳须各一两,为末,蜜丸芡子大。每含一丸,咽津。
杂病治例,用羊靥、猪靥各二枚,昆布、海带、海藻各二钱,洗焙,牛旁子炒四钱,右为末,捣二靥,和丸弹子大。每服一丸,含化咽津。
风疾恍惚,心烦腹痛,或时闷绝复苏。以青羖羊角屑,微炒为末,无时温酒服一钱。〈圣惠方〉
气逆烦满,水羊角烧研,水服方寸匕。〈普济方〉
吐血喘逆,青羖羊角炙焦二枚,桂末二两,为末。每服一匕,糯米饮下,日三服。〈普济方〉
产后寒热,心闷极胀百病。羖羊角烧灰,末酒服方寸匕。〈子母秘录〉
水泄多时,羖羊角一枚,白矾末填满,烧存性为末。每新汲水服二钱。〈圣惠方〉
小儿痫疾,羖羊角烧存性,以酒服少许。〈普济方〉赤秃发落,羖羊角、牛角烧灰等分,猪脂调敷。〈普济方〉赤斑瘭子,身面卒得赤斑,或瘭子肿起,不治杀人。羖羊角烧灰,鸡子清和涂,甚妙。〈肘后方〉
打扑伤痛,羊角灰,以沙糖水拌,瓦焙焦为末。每热酒下二钱,仍探痛处。〈简便〉
脚气疼痛,羊角一副,烧过为末,热酒调涂,以帛裹之,取汗,永不发也。
老人胃弱,羊脊骨一具搥碎,水五升,煎取汁二升,入青粱米四合,煮粥常食。〈食治方〉
老人虚弱,白羊脊骨一具剉碎,水煮取汁,枸杞根剉一斗,水五斗,煮汁一斗五升,合汁同骨煮至五升,去骨,瓷盒盛之。每以一合,和温酒一盏调服。〈多能鄙事〉肾虚腰痛,心镜:用羊脊骨一具,搥碎煮,和蒜薤食,少饮酒妙。正要:用羊脊骨一具搥碎,肉苁蓉一两,草果五枚,水煮汁,下葱、酱作羹食。
肾虚耳聋,羖羊脊骨一具炙研,磁石煅,醋淬七次,白朮、黄芪、乾姜炮、白茯苓一两,肉桂三分,为末。每服五钱,水煎服。〈普济方〉
虚劳白浊,羊骨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小便膏淋,羊骨烧研,榆白皮煎汤,服二钱。〈圣惠方〉洞注下痢,羊骨灰,水服方寸匕。〈千金方〉
疳疮成漏,脓水不止。用羊羔儿骨,盐泥封固,锻过研末,五钱,入麝香、雄黄末各一钱,填疮口。三日外必合。〈总微论〉
虚损昏聋,大羊尾骨一条,水五碗,煮减半,入葱白五茎,荆芥一握,陈皮一两,面三两,煮熟,取汁搜面作索饼,同羊肉四两煮熟,和五味食。〈多能鄙事〉
擦牙固齿,食鉴:用火煅羊胫骨为末,入飞盐二钱,同研匀,日用。又方:烧白羊胫骨灰一两,升麻一两,黄连五钱,为末,日用。濒湖方:用羊胫骨烧过、香附子烧黑各一两,青盐锻过,生地黄烧黑各五钱,研用。湿热牙痛,用羊胫骨灰二钱,白芷、当归、牙皂、青盐各一钱,为末,擦之。〈东垣方〉
脾虚白浊,过虑伤脾,脾不能摄精,遂成此疾。以羊胫灰一两,姜制厚朴末二两,面糊丸梧子大。米饮下百丸,日二服。一加茯苓一两半。〈济生方〉
虚劳瘦弱,用颇儿必四十枚,以水一升,熬减大半,去渣及油,待凝任食。〈正要〉
筋骨挛痛,用羊胫骨,酒浸服之。
月水不断,羊前左脚胫骨一条,纸裹泥封令乾,锻赤,入棕榈灰等分。每服一钱,温酒服之。
皯勠丑陋,治人面体黧黑,皮厚状丑。用羖羊胫骨为末,鸡子白和敷,旦以白粱米泔洗之。三日如素,神效。误吞铜钱,羊胫骨烧灰,以煮稀粥食,神效。〈谈野翁方〉咽喉骨哽,羊胫灰,米饮服一钱。〈圣惠方〉
香瓣疮,生面上耳边,浸淫水出,久不愈。用羖羊须、荆芥、乾枣肉各二钱,烧存性,入轻粉半钱。每洗拭,清油调搽。二三次必愈。〈圣惠方〉
口吻疮,方同上。
疳痢欲死,新羊屎一升,水一升,渍一夜,绞汁顿服,日午乃食。极重者,不过三服。〈总录〉
呕逆酸水,羊屎十枚,酒二合,煎一合,顿服。未定,更服之。〈兵部手集〉
反胃呕食,羊粪五钱,童子小便一大盏,煎六分,去滓,分三服。〈圣惠方〉
小儿流涎,白羊屎频纳口中。〈千金方〉
心气疼痛,不问远近,以山羊粪七枚,油头发一团,烧灰酒服。永断根。〈孙氏集效方〉
妊娠热病,青羊屎研烂涂脐,以安胎气。〈外台秘要〉伤寒肢痛,手足疼欲脱。取羊屎者汁渍之,瘥乃止。或和猪膏涂之,亦佳。〈外台〉
时疾阴肿,囊及茎皆热肿。以羊屎、黄檗煮汁洗之。〈外台〉疔疮恶肿,青羊屎一升,水二升,渍少时,煮沸,绞汁一升,顿服。〈广济方〉
里外臁疮,羊屎烧存性,研末,入轻粉涂之。〈集要〉痘风疮證,羊屎烧灰,清油调,敷之。〈全如心镜〉
小儿头疮,羊粪煎汤洗净,仍以羊屎烧灰,同屋上悬煤,清油调敷。〈普济方〉
头风白屑,乌羊粪煎汁洗之。〈圣惠方〉
发毛黄赤,羊屎烧灰,和腊猪脂涂之,日三夜一,取黑乃止。〈圣惠方〉
木刺入肉,乾羊屎烧灰,猪脂和涂,不觉自出。〈千金方〉箭镞入肉,方同上。
反花恶疮,鲫鱼一个去肠,以羯羊屎填满,烧存性。先以米汁洗过,搽之。
瘰𤻤已破,羊屎烧五钱,杏仁烧五钱,研末,猪骨髓调搽。〈海上〉
湿瘑浸淫,新羊屎绞汁涂之。乾者烧烟熏之。〈圣济总录〉雷头风病,羊屎焙研,酒服二钱。〈普济方〉
慢脾惊风,活脾散:用羊屎二十一个炮,丁香一百粒,胡椒五十粒,为末。每服半钱,用六年东日照处壁土煎汤调下。〈普济录〉

黄羊释名

李时珍曰:羊腹带黄,故名。或云幼稚曰黄,此羊肥小故也。尔雅谓之羳,出西番也。其耳甚小,西人谓之茧耳。

《集解》

李时珍曰:黄羊出关西,西番又桂林诸处。有四种,状与羊同,但低小细肋,腹下带黄色,角似羖羊,喜卧沙地。生沙漠,能走善卧,独居而尾黑者,名黑尾黄羊。生野草内,或群至数十者,名曰黄羊。生临洮诸处,甚大而尾似獐、鹿者,名洮羊。其皮皆可为衾褥。出南方桂林者,则深褐色,黑脊白斑,与鹿相近也。

肉气味

甘,温,无毒。
正要云:煮汤少味。脑不可食。

《主治》

李时珍曰:补中益气,治劳伤虚寒。

髓主治

正要云:补益功同羊髓。

附录大尾羊

李时珍曰:羊尾皆短,而哈密及大食诸番有大尾羊。细毛薄皮,尾上旁广,重一二十斤,行则以车载之,唐书谓之灵羊,云可疗毒。

胡羊

方国志云:大食国出胡羊。高三尺馀,其尾如扇,每岁春月割取脂,再缝合之,不取则胀死。叶盛水东日记云:庄浪卫近雪山,有饕羊。土人岁取其脂,不久复满。

洮羊

出临洮诸地,大者重百斤。郭义恭广志云:西域驴羊,大如驴。即此类也。

〈此思切〉

出西北地,其皮蹄可以割黍。

封羊

其背有肉封如驼,出凉州郡县,亦呼为驼羊。

地生羊

出西域。刘有出使西域记:以羊脐种于土中,溉以水,闻雷而生,脐与地连。及长,惊以木声,脐乃断,便能行齧草。至秋可食,脐内复有种,名珑种羊。段公路北户录云:大秦国有地生羊,其羔生土中,国人筑墙围之。脐与地连,割之则死。但走马击鼓以骇之,惊鸣脐绝,便逐水草。吴策渊颖集云:西域地生羊,以颈骨种土中,闻雷声,则羊子从骨中生。走马惊之,则脐脱也。其皮可为褥。一云:漠北人种羊角而生,大如兔而肥美。三说稍异,未知果种何物也。当以刘说为是,然亦神矣。造化之妙,微哉。

羵羊

土之精也,其肝土也,有雄雌,不食,季桓子曾掘土得之。又千岁树精,亦为青羊。

羚羊释名

李时珍曰:按王安石字说云:鹿则比类,而环角外向以自防;羚则独栖,悬角木上以远害,可谓羚也。故字从鹿,从灵省文。后人作羚。许慎说文云:羬,山羊也,大而细角。山海经作羬,云:状如羊而马尾。费信星槎胜览云:阿丹国羚羊,自胸中至尾,垂九块,名九尾羊。

《集解》

《别录》曰:羚羊角出石城及华阴山谷。采无时。
陶弘景曰:今出建平、宜都诸蛮山中及西域。多两角,一角者为胜。角多节,蹙蹙圆绕。别有山羊角极长,惟一边有节,节亦疏大,不入药用。乃尔雅名羱羊者,羌夷以为羚羊,能陟峻坂。苏恭曰:羚羊,南山、商、洛间大有,今出梁州,真州、洋州亦贡。其角细如人,指长四五寸,而文蹙细。山羊或名野羊,大者如牛,角可为鞍。又有山驴,大如鹿,皮可作靴,有两角,大小如山羊角,俗人亦用之。陶氏所谓一边有粗文者是此,非山羊也。
陈藏器曰:山羊、山驴、羚羊,三种相似,而羚羊有神,夜宿防患,以角挂树不著地。但角弯中深锐紧小,有挂痕者为真,如此分别,其疏慢无痕者非也。真角,耳边听之集集鸣者良。陶言一角者谬也。
苏颂曰:今秦、陇、龙、蜀、金、商州山中皆有之,戎人多捕得来货。其形似羊,青色而大。其角长一二尺,有节如人手指握痕,又最坚劲。郭璞注尔雅云:羚似羊而大,其角细而圆锐,好在山崖间。羱似吴羊,其角大而堕,出西方。本草诸注各异。观今所市者,与尔雅之羚羊,陶注之山羊,苏注之山驴,大都相似。今人相承用之,以为羱羊。细角长四五寸者,往往弯中有磨角成痕处。详诸说,此乃真羱羊角,而世多不用何也。又闽、广山中,出一种野羊,彼人亦谓之羚羊也。陈氏谓耳边听之鸣者良。今牛羊诸角,但杀之者,听之皆有声,不独羚羊也。自死角则无声矣。
寇宗奭曰:诸角附耳皆集集有声,不如有挂痕一说为尽之。然有伪作者,宜察焉。
李时珍曰:羚羊似羊,而青色毛粗,两角短小;羱羊似吴羊,两角长大;山驴,驴之身而羚之角,但稍大而节疏慢耳。陶氏言羚羊有一角者,而陈氏非之。按寰宇志云:安南高石山出羚羊,一角极坚,能碎金刚石。则羚固有一角者矣。金刚石出西域,状如紫石英,百鍊不消,物莫能击;惟羚羊角扣之,则自然冰泮也。又貘骨伪充佛牙,物亦不能破,用此角击之即碎,皆相畏耳。羚羊皮,西人以作座褥。

《附录》

李时珍曰:南史云:滑国出野驴有角。广志云:驴羊似驴;山海经云:晋阳悬瓮之山,女几之山、荆山、纶山并多闾;郭璞注云:闾即羭也似驴而岐蹄马尾,角如羚羊一名山驴,俗人亦用其角以代羚羊。又北山经云:太行之山有兽名䮝,状如羚羊,而四角、马尾有距善,旋其名自叫此亦山驴之类也。
羚羊角修治
雷敩曰:凡用,有神羊角甚长,有二十四,节内有天生木胎。此角有神力,抵千牛。凡使不可单用,须要不折元对,绳缚,铁锉锉细,重重密裹,避风,以旋旋取用,捣筛极细,更研万匝入药,免刮人肠。

《气味》

咸,寒,无毒。
《别录》曰:苦,微寒。
甄权曰:甘,温,能缩银。

《主治》

《本经》曰: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常不魇寐。
《别录》曰:除邪气惊梦,狂越僻谬,疗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湿风注毒伏在骨间,及食噎不通。久服,强筋骨轻身,起阴益气,利丈夫。
孟诜曰:治中风筋挛,附骨疼痛。作末蜜服,治卒热闷,及热毒痢血,疝气。摩水涂肿毒。
药性云:治一切热毒风攻注,中恶毒风,卒死昏乱不识人,散产后恶血冲心烦闷,烧末酒服之。治小儿惊痫,治岚瘴及噎塞。
陈藏器曰:治惊悸烦闷,心胸恶气,瘰𤻤恶疮溪毒。李时珍曰:平肝舒筋,定风安魂,散血下气,辟恶解毒,治子痫痉疾。

《发明》

李时珍曰:羊,火畜也,而羚羊则属木,故其角入厥阴肝经甚捷,同气相求也。肝主木,开窍于目;其发病也,目暗障翳,而羚羊角能平之。肝主风,在合为筋;其发病也,小儿惊痫,妇人子痫,大人中风搐搦,及筋脉挛急,历节掣痛,而羚角能舒之。魂者,肝之神也;发病则惊骇不宁,狂越僻谬,魇寐卒死,而羚角能安之。血者,肝之藏也;发病则瘀滞下注,疝痛毒痢,疮肿瘘𤻤,产后血气,而羚角能散之。相火寄于肝胆,在气为怒;病则烦懑气逆,噎塞不通,寒热及伤寒伏热,而羚角能降之。羚之性灵,而筋骨之精在角;故又能辟邪恶而解诸毒,碎佛牙而烧烟走蛇虺也。本经、别录甚著其功,而近俗罕能发扬,惜哉。

肉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陈藏器曰:恶疮。
孟诜曰:和五味炒熟,投酒中,经宿饮之,治筋骨急强,中风。北人恒食,南人食之,免蛇、虫伤。

肺气味

同肉。

《主治》

李时珍曰:水肿鼓胀,小便不利。

《发明》

李时珍曰:羚羊肺本草不收。千金翼载太医山琏治韦司业水肿莨菪九用之,盖取其引药入肺,以通小便之上源也。其方用羚羊肺一具,沸汤微煠过,曝乾为末。莨菪子一升,用三年醋浸一伏时,蒸熟捣烂和,丸梧子大。每用四十丸,麦门冬汤食后服,候口中乾,妄语为验。数日小便大利,即瘥。无羚羊,以青羊胆亦可代之。

胆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李时珍曰:面上皯䵳,如雀卵色,以二升,同煮三沸,涂四五次良。

鼻主治

李时珍曰:外台方中用之。炙研,治五尸遁尸邪气。

《附方》

噎塞不通,羚羊角屑为末,饮服方寸匕,并以角摩噎上。〈外台方〉
胸胁通满,羚羊角烧末,水服方寸匕。〈母子秘录〉腹痛热满,方同上。
堕胎腹痛,血水不止。羚羊角烧灰三钱,豆淋酒下。〈普济〉产后烦闷,汗出,不识人,千金:用羚羊角烧末,东流水服方寸匕。未愈再服。又方:加芍药、枳实等分,炒,研末,汤服。
血气逆烦,羚羊角烧末,水服方寸匕。〈肘后方〉
临产催生,羚羊角一枚,刮尖末,酒服方寸匕。〈产宝〉小儿下痢,羚羊角中骨烧末,饮服方寸匕。〈秘录〉遍身赤丹,羚羊角烧灰,鸡子清和,涂之,神效。〈外台〉赤斑如疮,瘙痒,甚则杀人。羚羊角磨水,摩之数百遍为妙。〈肘后方〉山岚瘴气,羚羊角末,水服一钱。〈集简方〉
,羚羊胆、牛胆各一枚,醋二升,同煮三沸,频涂之。〈外台秘要〉

山羊释名

李时珍曰:羊之在原野者,故名。

《集解》

陶弘景曰:山羊即尔雅羱羊,出西夏,似吴羊而大角、角堕者。能陟峻坂,羌夷以为羚羊,角极长,惟一边有节,节亦疏大,不入药用。
苏恭曰:山羊大如牛,或名野羊,善斗至死,角堪为鞍
苏颂曰:闽、广山中一种野羊,彼人谓之羚羊。其皮厚硬,不堪炙食,其肉颇肥。
吴瑞曰:山羊似羚羊,色青。其角有挂痕者为羚羊,无者为山羊。
李时珍曰:山羊有二种:一种大角盘环,肉至百斤者,一种角细者,说文谓之苋羊。音桓陆氏云:羱羊状如驴而群行,其角甚大,以时堕角,暑天尘露在上,生草戴行。故代都赋云:羱羊养草以盘桓。

肉气味

甘,热,无毒。
苏颂曰:南方野羊,多啖石香薷,故肠脏颇热,不宜多食之。

《主治》

苏颂曰:南人食之,肥软益人,治冷劳山岚疟痢,妇人赤白带下。
吴瑞曰:疗筋骨急强虚劳,益气,利产妇,不利时疾人。

《直省志书》青浦县

羊艾祁镇产者耳有两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