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主持人问李保田:“为什么拍完《宰相刘罗锅》之后,您就再没和张国立、王刚合作了?” 李保田严肃地说: 别怪我无情,有的人不可能再有合作,我比较喜欢和发展时期的演员有所合作。” 1995年,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片方向演员李保田发出邀约,但被一口回绝了,理由很简单——不尊重历史:历史上,刘墉身高190,更不是罗锅,只是后来年纪大了有点驼背。 导演已经认定李保田,让他看完剧本后再做决定,李保田一看剧本就被吸引了,答应出演,但是有一个条件。 《宰相刘罗锅》是一代人的记忆,很多人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的看,观众甚至开玩笑:我差点就抱着电视入睡了。 就是这样一部经典的影片,在当时请三大主演时,谁都不愿意演,导演是大费周折,才把三个人聚齐。 他们首先要定下最主要的演员刘罗锅。 有人推荐了李保田,当时的李保田已经49岁,有着30年的表演经验,影帝的奖杯也拿了好几个,所以他肯定没问题。 当剧组向李保田发出邀请时,李保田拒绝了,因为正史不是这样。 历史中的刘墉身高1米9,只是到了老年才有点驼背,所以嘉庆帝送他一个外号刘坨子,后来叫着叫着就变成了刘罗锅。 导演一看李保田拒绝也不着急,他说:您先看剧本,看完再做决定。 因为导演对剧本有信心,只要识货,肯定会接下这个角色。 果不其然,李保田看了剧本后,觉得刘墉和自己的性格非常像,有点倔强有点轴,为了心中的理想可以跟一切人和事作对。 他答应出演这个角色,不过附带了一个条件,让他的儿子李彧演家丁刘安,导演满口答应。 然后就是乾隆皇帝的扮演者,他们找到张国立。 张国立同样拒绝了,因为他自己打算转行做导演了。 90年代,张国立做过一段时间的演员,但是没什么浪花,因为那时候观众喜欢的是唐国强那种类型的,长得比较帅的。 而张国立长了一张大众脸,不帅也不丑,没有市场,所以他干脆转行做导演。 跟着米家山导了几部戏,差不多快要出徒了,能自己独立导戏了。 可是妻子邓婕劝他:这是一个好机会,你再试一试,不行再转也不迟。 张国立这才答应下来,跟邓婕一个组,他还放心些。 对于和珅的选角,剧组的操作有些看不懂,他们找过几个演员,对方一看是演贪官就拒绝了。 最后找到王刚,当时王刚还是央视的主持人,根本没有演过戏,剧组发出邀请后,王刚撒谎说:我在国外,一时回不来,你们找别人吧。 两个月后,剧组又给王刚打电话:王老师,您回国了吗? 王刚这才想起来,原来剧组两个月来都在等他,既然如此有诚意,他也不好意思再拒绝,答应出演。 真正开拍以后,三个人都很拼命,李保田不用说,向来对演戏都是精益求精,即使导演不要求,他自己也会对自己有很高的标准。 经常压力大到睡不着觉,刚开始吃一粒药能睡着,后来得吃四粒。 王刚因为没经验,更不敢懈怠,他开始查阅大量历史资料,研究和珅这个人的性格特征,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没想到后来者竟然无法超越。 张国立演过皇上以后,打开了戏路,在后来得很多电视剧中都扮演过皇帝。 电视剧让三个人收获了很多,观众称他们为铁三角。 只是这部戏以后,三人没有再合作,李保田换成张铁林,组成新的铁三角,拍出了纪晓岚系列电视剧。 虽然距离《宰相刘罗锅》播出已经有29年的时间,但是一提起这部作品,人们津津乐道,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 #八卦手册# ![]() ![]() ![]() ![]() ![]() ![]() |
|
来自: 新用户3596Ds5V > 《文体音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