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画中神游

 古文怪志 2022-04-05



本故事译自唐·李玫、袁郊《纂异记·陈季卿

唐代一则时空交错的故事:

主人翁在画中神游数日后,又从画中寻路返回到出发地,出来后竟发现——整个过程,不过片刻之间……





01

江南人陈季卿,离家十载前去应试,立志不中进士不归家乡,期间客居京城,以卖字维生。

一次,陈季卿到青龙寺拜访一位僧人,恰逢僧人外出,陈季卿便停在暖阁休息,以待僧人归来。

此时,有个终南山的老翁也在等待僧人,见他身穿粗布衣,正在暖阁中拥炉而坐,见了陈季卿便拱手行礼,示意他围炉而坐。

二人坐下良久,老翁问陈季卿道:“日头已偏西,饥饿否?”

陈季卿答道:“确实饥饿,但僧人不在,如之奈何?”

老翁听罢,从肘后解下一个小布囊,取出一块方寸大小的药物,只煎了一杯,递于陈季卿道:“喝了它,或许可充饥。”

陈季卿接过,喝下后,顿觉腹内充盈,遍体舒畅,饥寒之苦,霍然而愈!

02

暖阁东侧墙壁上有幅《寰瀛图》(疆域地图),陈季卿见了,便走上前寻找通往江南的路径,最后喟然长叹道:

“若能从渭水泛舟于黄河,从黄河漂游至洛水,再于淮河畅游,最后沿长江返回家乡,虽名落孙山多年,也不枉此行了!”

老翁笑道:“这有何难!”

于是命僧童去石阶前折取一枚竹叶作舟,将它置于图中渭水处,说道:

“且注视此舟,方才所言,则会得偿所愿!但归家后,切勿久留!”

陈季卿注视良久,稍后,只觉渭水泛起烟波万顷,身前竹叶渐大,帆篷鼓起,恍若登舟!

随后开始自渭水泛游于黄河,后系舟于禅窟寺,在南侧门柱上题诗曰:

霜钟鸣时夕风急,乱鸦又望寒林集。

此时辍棹悲且吟,独向莲花一峰立。

次日,登临潼关,题诗于关门东普通院门:

度关悲失志,万绪乱心机。

下坂马无力,扫门尘满衣。

计谋多不就,心口自相违。

已作羞归计,还胜羞不归。

后又自陕州(今河南三门峡)东行,凡所经历,一如先前所愿。

十日后,回到家中,妻儿兄弟皆迎门拜见,当晚,陈季卿作《江亭晚望》于书斋:

立向江亭满目愁,十年前事信悠悠。

田园已逐浮云散,乡里半随逝水流。

川上莫逢诸钓叟,浦边难得旧沙鸥。

不缘齿发未迟暮,吟对远山堪白头。

夜里,陈季卿对妻子说:“考期临近,不可久留,该登舟而去。”

于是吟一首诗赠别妻子:

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

酒至添愁饮,诗成和泪吟。

离歌栖凤管,别鹤怨瑶琴。

明夜相思处,秋风吹半衾。

临登舟离去时,又留一首诗赠别诸兄弟:

谋身非不早,其奈命来迟。

旧友皆霄汉,此身犹路歧。

北风微雪后,晚景有云时。

惆怅清江上,区区趁试期。

一更过后,陈季卿登上竹叶舟,泛游于长江后不久便消失了,兄弟妻子见了恸哭不已,说他成了鬼物!

03

凭着一叶小舟,飘飘荡荡,沿着旧路,最后重新回至渭水之滨,登岸后租赁一辆马车,重新回到青龙寺。

进入寺院,只见那山中老翁依旧围着粗布衣,宛然而坐。

陈季卿谢道:“归则归矣,莫非是梦?”

老翁听后笑道:“六十日后便知真假。”

此时,天色将晚,见僧人还未归来,老翁便离去了,陈季卿也回到住所。

04

两个月后,陈季卿妻子带着钱财自江南赶来,见了丈夫,询问他是否厌世,因此特地前来寻他。

妻子最后说:“某年某月某日,你于当晚作诗于西斋,后又留下两首诗,飘然而去。”

陈季卿这才醒悟:画中之行,并非梦幻!

次年春,陈季卿落榜后东归回乡,行到禅窟及关门,见自己画中所题的两篇诗歌,墨迹尚新!

过了一年,陈季卿考中进士,功成名就后便不再吃一粒粮食,后遁隐终南山。
本故事原文(古籍来源:北京大学图书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