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简《秋山红树图》 绢本青绿
126.2×52.7cm,1788年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明末,出现一些色彩鲜丽少见笔踪的没骨山水,常冠以“仿张僧繇”、“仿杨昇”、“仿范长寿”之名,代表画家为董其昌、蓝瑛及其传人,近人张爰、溥儒也有此类作品。浙派的殿军蓝瑛,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多面手,早年受董其昌没骨山水理论影响,以张僧繇“凹凸花”及朱红、青绿色为主造型的没骨法并参以自身想象,设色鲜丽,装饰性强。据《明画录》载,刘度、陈璇、王奂、冯湜、顾星、洪都等人师之。另外,陈洪绶、陈卓等“金陵八家”也宗之。
这幅《秋山红树图》为没骨重彩,款识末尾文字为:“岁在戊申,二樵山人黎简临并题。”可知该画系临摹,作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画面较为工整精细,水天保持绢底黄色不着一笔,山石为稍深的青、绿、赭三色,再配以红枫、白云、流泉、木桥、草屋。然而,就其画面效果而言该画水平一般,似是仿笔墨刻露板结的陈卓,秦祖永《桐荫论画》谓其:“陈中立卓,笔墨工细,花草、人物,均极擅长。见一绢本山水,千丘万壑,具有宋人精密,惜无元人灵秀,其病与刘叔宪同。如能于毫尖上,细心领取,何难与古人后先标映,并垂永久?”就该画而言,用笔用色略显拘谨,层次不多过渡僵硬,题款主体文字为偏正体的隶书,显得呆板孤立,而位置关系也齐头齐尾,几无参差变化。不过,其自题诗尚可一观,诗曰:
白云绕红树,云气已归壑。
何以惜冲襟,弧琴坐江阁。
故人期不来,天寒枫叶落。
黎简(1747-1799),字简民、未裁,号二樵、石鼎道人、百花村夫子,广东顺德弼教村人,清代乾嘉年间诗人、书画家。
来源:《书法报·书画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