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晋共享国150年,存在感极低,来看这些晋帝的表现,确实难振作

 梦想童年594 2022-04-05
两晋共享国150年,存在感极低,来看这些晋帝的表现,确实难振作

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八王之乱”暴发,胡人相侵,晋都洛阳被毁,晋室南渡,另建都建邺,是为东晋。东晋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享国一百五十五年。

这么说来,晋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所占的比重可不小。

刘氏大汉王朝因为政变和战乱被迫分裂成了西东两汉,司马氏的晋室是也因为政变和战乱被迫分裂成西东两晋。

但西东两晋远不能与西东两汉相比,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感极低。

尤其是西晋,虽然合并了魏蜀吴三国,一统宇内,国祚却不长,只有五十一年,若从灭东吴的时间点算起,时间更短,仅有三十七年,焉能与西汉王朝相比?!

东晋国祚稍长,有一百多年,但苦守江南半壁,风雨飘摇,外有异族强敌觊觎,内有权臣跋扈,受尽窝囊气,国不像国,朝不像朝。

话说回来,两晋的存在感虽然低,但其所出现过的十五任皇帝也都各有个性,止不过,国弱人欺,“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不大为后人所知罢了。

下面掰扯一下这十五位帝王的轶事,让大家从一个侧面窥知该王朝的兴盛衰亡。

最先要说的是晋朝开国之君晋武帝司马炎。

如果不是细读历史的人,单凭司马炎篡魏、及吞并吴蜀的功业印象,会认定这是一个强横跋扈之主。

但和其他开国君主相比,司马炎绝对称得上仁君。

比如说,司马炎虽然篡魏自立,却没有杀魏帝曹奂,而是封其为陈留王,并且准许他用皇帝仪仗,上书时不必称臣。

此举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独一份的。

另外,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被封为安乐公,东吴主孙皓投降被封为归命侯,也都得善终。

说过了晋武帝司马炎,接着说说他的宝贝儿子晋惠帝司马衷。

千年以来,大家都骂司马衷的智商不行,愚蠢。王夫之就老实不客气地骂:“惠帝之愚,古今无匹,国因以亡。”

不过,晋惠帝的谥号“惠”,说的是“柔质慈民”,即软弱无能,但人不坏。

公元304年,东海王司马越挟持晋惠帝北征成都王司马颖,在“荡阴之变”中,司马越与司马颖两军厮杀,司马越大败,逃命的时候,丢了劫持在手的司马衷。司马衷坐在辇车上,脸部受伤,身中三箭,百官及侍卫人员都纷纷溃逃。“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嵇绍挺身而出,誓死保卫天子。乱兵对着嵇绍就是一顿乱砍,鲜血直溅司马衷的衣襟。司马衷急得大喊:“这是忠臣,不要杀。”军士手脚不停,嘴里回答说:“奉皇太弟(司马颖)的命令,只是不伤害陛下一人而已!”司马衷欲哭无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嵇绍被杀。脱险后,司马衷每天都穿着那件沾满了嵇绍鲜血的衣服上朝。有大臣建议他换一件新的或脱下来洗干净血迹。司马衷大哭,说:“这上面是忠臣嵇侍中的血,千万不能洗去啊。”

满朝文武听了,耸然动容,感怀不已。

是的,司马衷人真不坏,只可惜缺乏治国大才,受制于妇人、宗室,最后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杀。

晋惠帝死,他的弟弟司马炽即位,是为晋怀帝。

司马炽的智商比司马衷高,但遭遇比司马衷悲惨多了。

两晋共享国150年,存在感极低,来看这些晋帝的表现,确实难振作

“八王之乱”引发了“五胡之乱”,匈奴人刘渊之子刘聪的军队攻入洛阳,俘虏了司马炽,史称“永嘉奇祸”。

司马炽被送往平阳,汉赵皇帝刘聪羞辱他说:“你家骨肉相残,怎么那么厉害?”

司马炽无地自容,悲愤加讨好地说:“这大概是上天的意思吧。陛下的大汉是受天命而振兴的正统,我们司马氏不敢劳烦陛下亲自动手,就先把自己不符合天意的地方铲除干净了。假如我家人人都奉行武皇大业,精诚团结,岂不会妨碍陛下取天下了?!”

司马炽的回答虽然赢来了一时的苟且残喘,但最终还是被刘聪用毒酒毒杀,葬处不明。

晋朝的第四任皇帝是晋愍帝司马邺。

公元313年晋怀帝司马炽被杀,司马邺在长安即帝位。

司马邺是个少年天子,即帝位时只有十七岁,面对汉赵刘曜率军围攻在长安城,听说城内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不忍将士们遭受磨难,更担心城陷后百姓会受屠戮之灾。自己乘坐羊车,脱去上衣,口衔玉璧,让侍从抬着棺材,出城投降。

这,又是一个仁君。

司马邺送到平阳后,默默承受各种屈辱,最终还是被刘聪杀害,同样葬处不明。

司马邺被辱杀,标志着西晋灭亡,北方进入了称“五胡十六国”时期;南方则因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在建康建都,进入了东晋时期。

司马睿即为晋元帝,渡江后倚重琅琊王氏,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

关于司马睿的身世,有一段这样的奇闻:当年司马懿翻看谶书《玄石图》,发现上面有四字谶语:“牛继马后”。就异常担心,担心自己辛辛苦苦建立下来的功业会被姓牛的人夺去了,于是,对姓牛的人特别忌恨。当然,他要杀尽天下姓牛的人是不可能的,他只把目光对准姓牛人中比较牛的人。有一个名叫牛金猛将,善于作战,颇有战功。司马懿用毒酒毒杀了他,认为这样一来,后患已绝。谁能想到,他的孙子司马觐娶了一个叫夏侯光姬的妃子,这个妃子,风流成性,竟与一个牛氏小吏私通,巧的是,这个牛氏小吏的名字也叫牛金,史称“小牛金”。不久,妃子生下了司马睿。后人也因此戏谑地称司马睿为牛睿。明朝思想家李贽甚至直呼东晋为“南朝晋牛氏”。

不过,这只是传闻,当不得真。

司马睿对琅琊王氏倚重达到了什么程度呢?

他称王导为“仲父”,把他比作自己的“萧何”。

而王导也经常劝谏司马睿克己勤俭,与人为善。

君臣两人在东晋草创期上演了一场君臣相敬相爱的佳话。

司马睿初登帝位之日,曾盛情邀请王导同到御座上就坐,王导固辞。

司马睿又再三邀请,王导解释说:“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

司马睿这才作罢。

琅琊王家后来权势越来越庞大,除了王导担任丞相,王敦控制着长江中游;四分之三的朝野官员是王家人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

司马睿觉察到了其中的危险,引用刘隗、刁协、戴渊等为心腹,试图压制王氏权势。

这引起了王敦的不满,其以诛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直扑建康。

两晋共享国150年,存在感极低,来看这些晋帝的表现,确实难振作

司马睿因此在忧愤中辞世。

继位的晋明帝司马绍可以说是晋朝最为英明神武的皇帝,《晋书》称其:“聪明有机断,尤精物理”,能“骑驱遵养,以弱制强,潜谋独断,廓清大昆”。

王夫之《读通鉴论》更称:“明帝不夭,中原其复矣乎!”

但是,《晋书》又说晋明帝“享国日浅”,王夫之则说他早夭。

那么,晋明帝享国时间是多长呢?死时又是多少岁呢?

晋明帝享国只四年,死年只有二十七岁,实诚为可惜。

晋明帝病死后,五岁的皇太子司马衍即位,是为晋成帝。

晋明帝的皇后庾氏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朝中大权落在了庾太后的哥哥中书令庾亮的手中。

晋成帝司马衍自幼聪敏,有成人之量。在他六岁时,发生了苏峻之乱,他被苏峻囚禁,却毫不惊慌,泰然处之,埋头读书,表现出帝王风度。苏峻之乱平息后,他发现当年五马渡江之一的南顿王司马宗不见了,就问舅舅庾亮:“常日白头公(司马宗一头白发)何在?”庾亮对以“谋反伏诛”。司马衍扁着小嘴,放声大哭,说:“舅言人作贼,便杀之,人言舅作贼,复若何?”庾亮吓得脸色大变,无言以答。

庾亮的弟弟庾怿曾送酒给江州刺史王允之,王允之有戒心,试着让狗先喝了一点。那狗喝后倒毙。王允之惊惧之下,上表报告小皇帝。司马衍览表怒斥道:“大舅已乱天下,小舅复欲尔邪?”庾怿闻言,惊惧不已,不久自杀身亡。

可见,司马衍绝对是个不简单的角色。

可惜他自幼被舅家把持,又短寿,没机会管理朝政,不能有大的作为。

咸康八年(342年)5月,司马衍身体不适。6月初五,病情加重。他虽然有两个儿子司马丕和司马奕,但太过年幼,尚在襁褓之中,帝位被迫传给了同母弟琅邪王司马岳,是为晋康帝。

晋康帝司马岳也是个短命皇帝,在位只有三年,二十三岁驾崩,是个龙套角色,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司马聃,是为晋穆帝。

司马岳虽然没有大的政绩,但是他的书法造诣很深,代表作《陆女帖》,被收进宋代《淳化阁帖》。

司马聃的在位时间远长于乃父,有十七年!

但他是两岁即位,十九岁崩,政权由褚太后主掌,由何充、蔡谟、司马昱等人相辅,也没有什么政绩。

但司马聃朝的政治还算清明。

《晋书》对这一时期的评价非常高,称:“孝宗因繦抱之姿,用母氏之化,中外无事,十有余年。以武安之才,启之疆埸;以文王之风,被乎江汉,则孔子所谓吾无间然矣。”

原先,晋成帝司马衍身体不适,群臣打算拥戴他的儿子司马丕继位的。

但司马丕和弟弟司马奕都是嗷嗷待哺的婴儿,与帝位失之交臂。

而当晋穆帝司马聃崩,且司马聃膝下无子,在禇太后的主持下,帝位传回给了司马丕。

但这时权臣桓温当国,晋哀帝形同傀儡,为了麻醉自己,他迷上了修炼长生,避谷、服丹药,最后中毒而死,终年25岁,在位三年零九个月,史称“晋哀帝”。

晋哀帝无子,帝位传给了同母弟司马奕。

司马奕也得仰桓温鼻息,日子同样不好过,苟且偷生了六年,终为桓温所废,史称“晋废帝”。

桓温废掉司马奕,那是要仿伊尹、霍光废立皇帝以重立威权,已有篡位的迹象了。

不过,桓温在废司马奕之前,因司马奕本身没什么缺点,也没什么过失,一直都找不到借口。

是有部下献出“宫阐重闷,床笫易诬”妙计,桓温就“诬帝在藩夙有痿疾”,说司马奕阳痿,没有生育能力,后宫所生三子并非皇帝亲子,是相龙、计好、朱灵宝等男宠在宫廷乱伦的产品,堂而皇之地收缴了司马奕的国玺,逼迫其离宫。

司马奕在深秋的凉意中穿着单衣步出拱门,乘牛车与群臣哭别的情形载之史册,让人潸然泪下。

两晋共享国150年,存在感极低,来看这些晋帝的表现,确实难振作

桓温所立的司马昱辈分极高,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的幼子,历经元、明、成、康、穆、哀、废帝七朝。

按理说,司马昱也是见证了许多风云起落的大人物了,见识应该不同凡响。

但司马昱的见识是很浅薄的,他登位后,一切听命于桓温,惶惶不可终日。

咸安二年七月,司马昱病重不起,临终前写下遗诏,要桓温依周公例居摄,同时还学刘备,写:“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

旁边的王坦之看不过眼,抢过这道遗诏,当着他的撕毁了。

司马昱哭丧着脸说:“晋室天下因好运而意外获得,你又何必不满呢!”

王坦之说道:“晋室天下是宣帝(司马懿)和元帝(司马睿)建立的,怎由陛下独断独行!”司马昱无奈,于是把写遗诏的重任甩手交给王坦之。

王坦之提笔改写道:“家国事都可禀报给大司马,如诸葛武侯(诸葛亮)、王丞相(王导)的旧例。”

简文帝崩,太子司马曜即位,是为晋孝武帝。

司马曜小的时候,大家都怀疑他的智商有问题。

他十岁登位,改年冬天,宫女反映,他白天不穿夹裤,上身只穿几件熟绢做的单层衣衫;到了晚上,却盖好几层被褥,是有些不正常。

谢安劝谏说:“圣体应该有规律,陛下白天穿得太少,晚上又盖得太多,恐怕不是养生之道。”

司马曜大笑说:“白天走动多,用不着多穿衣;晚早静下来,当然要盖多一些了。”

谢安愣了一愣,赞叹说:“陛下说理的本领不比先帝差啊。”

谢安也因此死心辅佐司马曜。

在王坦之、谢安等能臣的拥护下,司马曜熬死了桓温,顺利渡过了国灭的噩运。

但司马曜并不快乐,经常喝酒,作“长夜之饮”,沉迷于醉乡,清醒的时候少,沉醉的时候多,外人罕得接见。

某天,天空出现长星。

司马曜认为这是凶兆,无比烦恶。

晚上,他在华林园喝酒解闷,举杯向天说道:“长星,劝尔一杯酒!自古何时有万岁天子?”

是的,从来都不会有万岁天子的。

司马曜宠幸张贵人,醉酒中,他对张贵人开玩笑说:“你已三十多岁了,年老了,这个年纪应该废黜了,我只喜欢年轻美貌的少女。”

张贵人听后,妒意翻涌,杀心渐起。半夜,等司马曜熟睡际,用被子活活将之闷杀。

可以说,司马曜是中国古代皇帝中死得最冤枉、最窝囊、最不值的皇帝之一。

孝武帝司马曜死,皇太子司马德宗即位,是为晋安帝。

司马德宗的智商低劣,不识饥饱,不知冷暖,比晋惠帝司马衷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种智商,自然不懂得去追究父亲的死因。

而且,这种智商,却也是最受权臣喜欢的。

桓温之子桓玄成为了新一代权臣后,一度将其废掉,篡夺了晋室,称帝自立。

两晋共享国150年,存在感极低,来看这些晋帝的表现,确实难振作

不过,桓玄的好景不长,很快被新崛起的草根英雄刘裕击败。

司马德宗因此得以复位。

刘裕堪称两晋南北朝三百多年内最为杰出的英雄人物,不肯屈居人下,随着他的势力不断坐大,作为过渡,他先指使心腹将司马德宗绞死,另立司马德宗的弟弟司马德文为帝,是为晋恭帝。

等到时机成熟,刘裕开始篡位,让党徒傅亮草拟好禅位诏书,逼迫司马德文誊抄。

司马德文欣然操笔,并对左右说:“桓玄之时,晋氏已无天下,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

刘宋王朝建立,晋王朝算是灭亡了,但刘裕并不肯放过司马德文。

通过禅让改朝换代,却又残杀前朝君王的恶例就始自刘裕。

说起来,为登上帝位,残杀最多皇帝的人也是刘裕。

两晋共享国150年,存在感极低,来看这些晋帝的表现,确实难振作

刘裕为东晋猛臣、权臣时,就先后擒杀了伪楚桓玄、南燕慕容超、蜀国谯纵、后秦姚泓;等要篡位自立了,就杀了晋安帝司马德宗。

过了一年,刘裕命兵士带毒酒去送司马德文上西天。

司马德文是信佛的,他曾下令打造了一个高一丈六寸的黄金佛像,并亲身到瓦官寺迎其上位。

因此,他是相信有西天的。但他拒绝说:“佛教教义中说,人凡自杀,转世就不能再投人胎了。”

兵士只好挟他上床,用被子蒙住他脸面,用力把他扼死。

刘裕在有生之年,一共杀了六位皇帝,创历史之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