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閩南大書家丨漳州第一任書協主席-鄭玉水先生

 二闲居 2022-04-05

少年時代對我影響特別大的是書法家鄭玉水,他傳統書法功底很好,從他身上我看到最後一代傳統儒者的人格魅力。——邱志傑

图片

图片

鄭玉水(1938.11-1993.6),別署恒廬、墨恒齋,八閩龍溪人。工書法,擅榜書,真、草、隸、篆諸體俱佳,尤以漢隸見長。50歲後得法鄧石如、趙之謙,問學于瑗仲王蘧常,兼融漢摩崖碑刻之蒼茫渾穆,自成體系。所作隸書,蒼潤老勁,筆可屈鐵,結體凝姿,憨態可鞠,自臻妙境。
行書取法多方,碑帖互參,多篆隸筆意,行筆兼見鐵笛道人之率真古拙,也頗見奇倔。晚年驅筆自然天成,精品尤見可貴,惜先生英年早逝,作品未能揚名立萬。生前為中國書協會員,首屆漳州市書協主席,作品入選全國第五屆書法篆刻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邱志傑:“。。。我的恩師鄭玉水先生用1965年4月1日的《解放軍報》練習漢朝的《石門頌》,這張報紙上有越南人在前一天擊落12架美軍飛機的報導,還有毛主席語錄:“帝國主義是外強中的”,這在當時或許是可以構罪的。20年後的1985年,因為故鄉小城買不到《石門頌》這本字帖,我從老師那裡借來字帖,連夜就用透明的紙雙鉤下來。

  我度過了浸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少年時代,混跡在最後一代儒者中間。老師在廟宇中找和尚參禪聊天的時候,我為他們磨墨。必須重按輕推,不能發出聲響。等他們興致來時,寫一堆“翰墨緣”、“金石樂”之類,很快耗盡一天磨的墨。跟他們去拓印各種摩崖石刻;聽他們用文讀的閩南古語讀線裝書,一篇《孔雀東南飛》,讀得老淚縱橫。看他們用清水在紅磚上寫字,作每日的功課。這期間,我臨摹了近千個漢印。進入青春期時,因為擔心日記被偷看,我先是用篆書記日記,後來還是覺得不保險,索性用甲骨文當偏旁部首。發明了一種拼音密碼。多年之後,在我早就忘記此事的時候,一次回鄉偶然發現了一本日記本,上面是我自己完全不認識的文字。這是我的版本的“天書”。

  而用水在磚頭上寫字的經驗,在10年之後,當我接觸到所謂過程藝術和激浪派的時候,默默地,變成了《重複書寫一千遍蘭亭序》。。。”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