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如何炼成

 zhuxrgf 2022-04-05

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如何炼成——兼谈做人做事做学问

2019-12-01 04:31·中国科学报

作者 | 刘良桂

笔者从2011年带第一个硕士研究生至今,门下毕业研究生十数人,绝大部分都因为业绩优秀获得国家奖学金。

有几个研究生印象深刻,姑且以ABCD代称。

小A是本人带的第一个研究生,湖北人,工作过再考的研,为人处世可以看得出来很有分寸,很珍惜学习的机会,遇到问题会很谦虚地请教。

由于是开门弟子,自己倾注了大量心血,悉心培养。在本人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围绕局域网的MAC协议开展了一些工作,结果发表在EI检索期刊上,在他这一届毕业的学生中算比较突出了。

小A平时过节也会发短信或者送点小礼物,毕业之后也常联系,目前在上海一家大型外资企业工作。看到他的微信朋友圈,生活很好,自己也感到很欣慰。

小B是南京人,属于那种默默实干型。平时话不多,独立院校考研过来,在众多研究生中,像是一个隐形的存在。

他虽然话不多,但执行力非常强,平时按期汇报工作进展,告诉导师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自己的想法,让人很放心。

毕业之前,所投两篇被第二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关于云网络加密搜索的论文,已分别被国内顶级期刊《电子学报》和《电子学报》(英文版)分别录用,在当年国家奖学金评选中,业绩遥遥领先其他人。

当小B告知我他的论文被录用之时,看着学生的成果得到科研同行的肯定,我感觉比自己的工作被一区期刊录用的时候更兴奋。

小C是安徽人,作为女生,为人处世很细腻,平时跟我联系的时候,经常说自己笨。虽然如此,但还是会按照时间点按质按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在第三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她的论文经历反复修改,终于被IEEE 汇刊录用。

她唯一的不足可能是缺乏耐心。最后大论文反复修改,经常就是我指出一些问题,她就修改这些,一些明显简单的错误熟视无睹,继续存在。

在论文最终改好提交送盲审的时刻,我也性情中人一番。我跟她说,您真不适合来读研究生,您跟着我读研这两年半来,对我也是一场修行,希望您以后一路顺利。

相比以上,小D可能算是“反面典型”了,虽然我不太喜欢对一个年轻人用这个词。

一开始进实验室,他给人印象不是很深刻,凡事不争。研究生入学第一年是上课拿学分,也没太管。

研二了,实验室每个人的工作都开始进入正轨,小组开会进展汇报也经常例行开展起来,但小D感觉不太适合这种节奏和氛围。

也许是有情绪,他经常一个多月没有任何进展,也不参加小组例会,就像离开地球的卫星,一开始还有点微弱的信号返回,最后就消失在茫茫宇宙中。

临近毕业,人人手中都有论文录用在手,大论文也都写的差不多,但他感觉也不急。后来才知,他可能是由于自己的兴趣参加了什么创新大赛,还得了个什么奖,耗费了很多时间。还说,我怎么样,就不用你来说了。

后来我说,既然如此,我也试着理解你,但我觉得你和我真的不太适合,你还是提出换导师吧,我肯定放行,但愿其他导师更适合你。

最后他换了导师。

一些研究生告诉我,是因为我和善、实验室氛围自由,才选择了我做导师。

我心想也是,你们倒是冰雪聪明,如果当初你们选择了每天都要打卡、没有或者很少节假日的实验室,那肯定是没有我的实验室舒服 :)。

每年在群里迎接这些新的年轻人时,我都会说,感谢你们的信任和厚爱,希望我们在接下来的2年半时间能相处愉快,最终你们都能顺利毕业。虽然我是你们的导师,但肯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也希望你们能多包涵。

年轻人想法多,有自己的主意,都可以理解,但经验看来,在读研这个事情上,完全没有导师的指导,往往自己会把自己带偏。

所以还是提醒年轻人,师生一场,且行且珍惜。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良桂科学网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