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2mm榴弹炮和155mm榴弹炮性能差距体现在哪里? 为什么后者成为主流?

 迷人的三道茶 2022-04-05

152毫米榴弹炮和155毫米榴弹炮的差距?就这个问题,估计很多小伙伴要说了:“这不明知故问吗?155毫米榴弹炮的那口子大呗!”

咋说呢?过去确实有一种说法,这火炮的口径越大,那叫个牛叉。过去还有一个口号,那就是榴弹炮的口径就是正义。

您这说法也不能说不对,毕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火炮这东西发展的趋势,你就还口径越大他就越来劲。

咱说几个例子,是有体会的。

就拿德国人和苏联人这对冤家来说事。

一战那会德国一个步兵师有五十四门77毫米野战炮,这还得加上十八门105毫米的榴弹炮。

就这状况到了二战的时候,这就变成了二十门77毫米野炮,外加三十六门105毫米榴弹炮,这还不算,又塞进去十二门150毫米的榴弹炮。

您自己瞅瞅这变化七七毫米野炮直接砍了一半还多,105毫米榴弹炮直接翻了一倍,就这还多了150毫米的榴弹炮。

以上这一连串的变化,其实就足够说明火炮这口径越大,他就越会来事。

咱回头瞅瞅苏联的,还是沙皇俄国那会,一个步兵师配四十八门76.2毫米野炮。可到了二战那会,这就砍成了十二门76.2毫米加农炮,同样砍了一半都不止,跟着又塞入了三十六门122毫米榴弹炮,和十二门的152毫米的榴弹炮。

所以那会火炮不仅仅是口径要足够的大,这数量他也要足够多。

不然这炮咋就能叫陆战之王呢?啃不下来,他就来一炮,如果不成那俩炮。

还不炸飞你?

但这事,他也不是永无止境的,太大了这玩意不好使的。

您比如说,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感觉火炮口径不够,在一战那会直接就整出了一个240毫米口径的榴弹炮。

听着是不是可来劲呢?俩脑壳那么大的口径了,可带来的问题就是无法整体携带。要运到别的的时候,只能把这货拆成零件带上,到了地之后再组装。

!这货从部署到射击,这就得是两个小时的时间,你还野战呢?他也只能搁一战那地打一打战壕战而已。

老话说好,实践才能出真知不是?所以二战结束之后,美国人带着的那帮子小弟,几乎就把什么75毫米,76.2毫米的野炮都给取消了。

用他们的122榴弹炮和155毫米的火炮给取代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啥东西都不能单方面发展,必须要达到一个均衡,比方火炮,这东西他不仅仅要求威力足够的大,他还要射程足够的远。

所以现在的火炮他不仅看口径,还要玩倍径,这俩指标要是整好了,这威力不仅上去了,射程还有所增加。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那为嘛还有一个155毫米和152毫米的争论呢?”

咋说呢?这个可以看做是美国人和苏联人之间的一个竞争关系。

在选取口径问题上,美国人选取了155毫米口径,而苏联人选取了152毫米口径。

显然苏联人失败了,当然这不是说152毫米口径比155毫米口径的要差,而是因为现在苏联都没有了,解体成好几个国家了,你还扯什么口径不口径的问题。

二战胜利成果都让美国人全吞下去了,还说这个?这就有点扯了。

当然这其实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其他的原因就是,资金投入不足造成的后果。

当初美国人带着一帮子小弟搞事,这就形成了一个小团体,那么在这个小团体当中,美国人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当时他们最为主要的一个敌人就是苏联,见天的设想,苏联的钢铁洪流咋样咋样开过来碾压欧洲。

那么欧洲这块肯定的抱团,这一抱团就要考虑到各个国家军队的配合,以及武器的搭配,毕竟你真要上战场了,这个国家要这个口径的弹药,那个国家要那个口径的弹药,这后勤系统把脚后跟磨秃噜皮了,他都没法子给你把事情办的妥妥的。

所以这就要面对一个弹药口径统一的问题,那么这事当然是美国人说了算,他们就选了155毫米口径的弹药。

为嘛选这个呢?因为之前比这口径小的弹药,您加个弹带凑活凑活塞这155毫米的炮管子里头,也能炸出去,要是您定下来的统一口径小了的话,那就意味着有些大口径的弹药就不能用了。

哎,美国人就定了这么一个口径。

苏联人呢,人家选取的统一口径就是152毫米口径了,这其实就是代表两大阵营的武器系统。

咋说呢?相对于经济这块,苏联人就是一个短板,那么他手里有限的资金也只能集中力量来使唤。

而美国人就不一样了,全世界都是他的韭菜,想怎么割就怎么割,手里有的是钱,所以在火炮投入这一块,就大一点。

老话说好,钱多好办事不是?所以在火炮领域,美国人的技术就先进了起来,看起来比苏联人的要厉害。

实际上这是因为投入的资金多少造成的结果,不是说威力啥的问题。

再加上后来苏联解体,这就更加不用说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咱家武器靠着苏系其实挺近的,不还有咱那吗?”

咋说呢?您说的确实有这么回事,咱家很多武器都是以苏联的技术为底子起来的,这火炮他也不例外。

您比方说咱从苏联引进的D1和D20,这都是152毫米的火炮生产技术。咱以此为技术底子,还发展出了54式和66式火炮。

其实在这152毫米火炮的路上,本来是一路狂奔的,这要是没点啥问题的话,也就这么滴了。

这后来不是赶巧了,咱和美国人带的西方有过那么一段蜜月期吗?咱就利用这段蜜月期,囫囵吞枣似的拉过来不少西方的技术。西方的技术加上现有的底子,这就有了中西合璧的意思了。

也算是凑巧吧,加拿大有一个布尔博士来这里瞅了瞅。

说道这里估计有些小伙伴不认识这布尔博士,所以咱必须强调一下,这布尔博士,可是火炮大牛,而且是属于最大的那一只大牛。

别的不说,人家二十三岁就拿到了博士学位,三十一岁就设计出了一款威力巨大的大炮。您知道这大炮是干嘛的吗?就是为了把一枚小型火箭给抽到天上去,直接就将风暴实验的成本降低了老鼻子多了。

后来苏联人造了一颗人造卫星搁太空上飞。这布尔博士也想着让加拿大人的卫星往天上飞,但加拿大没钱搞这个,于是布尔博士想到了用大炮被卫星给揍天上去遨游。

您别以为这是一个不着边际的想法,布尔博士还真就去实践了。

他先是让一门127毫米的火炮将一个轻的物体,打出了七十二公里。

后来造出的大炮,更是把一个185的小物体给整到一百七十九千米的高空。

所以火炮技术,布尔博士玩的是最溜的。

后来这人来到咱这里,和咱进行了一次合作。

这次合作很不错,咱也学习到了不少的好东西,从而咱也引进了155毫米的概念。

当然技术这东西,只要学习消化了,再次进行转化,咱把这转化完成的技术按到152毫米的火炮上也不是不可以的。

但在那会,咱口袋里头的钱也少,毕竟您出去买个东西,人家自认外汇的。

既然咱能顺顺利利把155毫米的火炮整很好,其实就没有必要把精力和财力投放到152毫米的火炮上再来一回,毕竟威力效果都一样,整这些个无效功干嘛?

再加上,那会国际上流通的火炮口径,他也流行155毫米。

说点实际赚钱问题,咱拿出这155毫米口径的,他也好卖不是,毕竟155毫米口径的市场可要比152毫米口径的要大。

谁能泯灭可爱小兔兔一颗赚钱的心呢?这可不行!

所以在咱家里头,您就经常能看到155毫米口径了,而152毫米的也有,但少了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