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流传着一些古人认为不能做的事情,慢慢地就发展成人们民俗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各种禁忌。禁忌是人们生活中忌讳的事物,古人认为,要躲过一些不必要的灾祸、困难,就必须在一些事物上有所忌讳。事实上这些禁忌并没有科学依据,有的只是口口相传的习惯。在古人看来,只要遵守这些准则,就能逢凶化吉,在人生的道路上少一些风雨。时至今日依旧有少部分人对它们深信不疑,虽然荒诞,但细嚼之下也颇有故事的味道。 生活条件较为落后的古代,在路上看到财货或者心仪的东西都不免要捡回家中据为己有。虽然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古人对此非常重视,在他们看来,有些东西捡回家是不吉利的。会给家庭带来厄运,那么古代究竟有哪些东西不能捡呢? 首先不能捡回家的,是遗弃在外的神像。古时候的人认为,被遗弃的神像会带有怨气,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带回家,是不吉利的象征。古时候的人在处理家中不需要的神像时,一般都会用红布包好放在山中,或者将神像请到附近的庙中,随意遗弃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这样会影响遗弃神像及捡神像二人的运势,所以常人大多只会作揖之后便自行离开。 第二种不能捡的东西是十字路口的零钱。旧时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当一个人走霉运或者诸事不顺时,可以在十字路口抛撒一些零钱,这样不好的运气就会跟随零钱而走,以此达到改运的目的。所以他们认为,如果在十字路口中间看到有零钱,很可能是有人根据这种习俗而刻意留下,要是贸贸然将这些零钱捡回去,就相当于捡了别人的晦气回家。 第三种不能捡回家的物品就是在路口的衣服。据说旧时农村的路口总不免凭空多出许多来历不明的衣物,而旧时农村大多贫苦,便觉浪费而捡为己用。在老人看来这是极不可取的,因为旧时农村通常会在路口处理逝者的衣物,有的烧掉,有的则是直接扔掉。如此一来,就变得极为晦气。事实上,晦气一说都是心理作用,不知者便无所晦气。但如今看来,虽无所晦气,但却有着严重的卫生隐患。衣物均为贴身之物,不经过特殊处理难免会因此而疾病缠身。 禁忌也好,民俗也罢,都是古人为了更好地生活而总结的经验,虽然有着明显的历史局限,但其为人着想的初心依旧值得弘扬。所谓“美之为美斯恶矣”,人的认知都是主观意愿的体现,人之初便没有所谓迷信与晦气依旧飞速发展,今天丢掉了迷信与晦气,人们的生活更日新月异。虔诚的信徒不会让佛像曝于荒野,今天的我们会把捡到的零钱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扔掉的衣物经过消杀之后在贫穷的地区更加温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