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逝者到底去哪儿了?

 xyf4345 2022-04-05

图片

亲人死亡,首先是一个现实问题,它会对现实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去重新适应。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学者HolmesRahe调查生活事件对人的影响,发现配偶死亡的得分最高。假设配偶死亡为100分,那么其他亲人死亡为63分。有意思的是,结婚也有50分,而离婚则有73分。

研究发现,如果在一年中,各种生活事件的积分超过200,则生病的概率明显增高;如果超过300,第二年生病的可能性达70%

这里涉及两个理论,一个是Cannon的“应急”学说: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表现为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以及“战斗或逃跑”(fight-flight)行为。

另一个是Selye的“应激”学说: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下后脑会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刺激垂体后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影响糖和蛋白质的代谢,以及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图片

Kubler-Ross研究临终病人的心理时发现,当一个人得知自己快要死了,会依次出现害怕、愤怒、焦虑、悲伤等情绪。

害怕通常表现为紧张、恐惧、呼吸困难、血压升高、喊叫、奔跑,也可以表现为迷茫、混乱、不知所措,甚至“呆如木鸡”,或者无动于衷。这是因为,害怕往往与逃跑相关联。如果身体逃不掉了,只能“精神逃避”,俗称“灵魂出窍”。

愤怒就是生气。有的人对自己生气,觉得自己不争气。有的人对别人生气,包括家人、医务人员。有的人对整个社会或者命运生气,认为社会不公、命运不公。同时表现出攻击行为和破坏行为。

焦虑激发病人努力解决问题,譬如到处寻医问药,甚至急病乱投医,期待奇迹的出现。

悲伤常常表现为哭泣,达尔文认为它是一种“求助”行为。孩子遇到困难只会哭,一哭妈妈就来帮忙。

情绪和认知是密切相关的。害怕是因为把生活事件认知为“遭遇”,愤怒是因为把生活事件认知为“挫折”或“挑战”,焦虑是因为把生活事件认知为“机遇”或“诱惑”,悲伤是因为把生活事件认知为“丧失”。

认知

情绪

行为

遭遇,危险

害怕,恐惧

逃跑,精神逃避

挫折,挑战,阻碍

愤怒

攻击,破坏

机遇,诱惑,渴望

焦虑

进取

丧失

悲伤

求助

一个人如果卡在任何一种情绪中,都属于“应激障碍”。只有走出应激,才算重新适应。

其实,应激反应本身具有“再适应”的功能。应激反应只有充分得到表达,才能重新适应。卡在某一种情绪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表达”不够。所以,危机干预不是压制应激反应,而是让应激反应充分表现出来。

没有充分表达的害怕会变成恐惧症,没有充分表达的愤怒会变成“无名火”(冲动、攻击、破坏、易激惹),没有充分表达的焦虑会变成焦虑症,没有充分表达的悲伤会变成抑郁症。

重新适应一方面是指现实生活的重新调适,建立新的平衡,而在心理方面主要表现为“丧失认同”。

人格面具理论把人格面具分为主体面具和客体面具。主体面具是自己用的,也叫认同,客体面具是用在别人身上的,也叫投射。亲人死亡,意味着客体消失了,客体面具失去了投射的对象,会被投射到其它客体上,俗称“移情别恋”。或者变成主体面具,自己用,这就是“丧失认同”。当事人会把对方“吸收”,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在性格上变得越来越像对方。

这样一来,亲人的肉体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他的灵魂被家人吸引,在家人身上“附体”,因而永远活在家人的心中。

图片

事实证明,并非所有的人都是以丧失认同的形式应对亲人死亡的,很多人并没有与死者认同,而是把死者投射到其它客体上,可以是另外一个人,也可以是死者的遗物、遗像、坟墓,或者仅仅是把他记在心里,偶尔想想他,甚至在想象中跟他对话、互动。这个心中的他一直是客体面具,没有变成主体面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