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溪口潮汐湿地公园丨一天一点“水”知识 · 338

 江南一鱼6jvvqc 2022-04-05

Image

九溪口潮汐湿地公园

通常对于入海口处的湿地公园,常规做法是建立挡潮闸,阻挡涨潮时的海水回流至公园,防止海水进一步使土壤盐碱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周边城市用地的研究,根据使用人群的需求,在场地内融入功能活动空间。此种做法,考虑了土壤盐碱化的治理,人的活动需求,但是切断了海水与场地的联系,生态系统无法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问题与思考,DDON笛东认为:场地内最大的问题就是切断了海水对场地的冲刷,加之上游水量减少,造成河床内淤泥堆积,这样的环境适合互花米草的生长,而互花米草的生长进一步加剧了红树林的退化,也阻挡了潮汐的回流,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生态的恢复首先要做的就是
引潮入园,让自然做功。潮汐的变化,让滩涂区域重现活力,构建适宜红树林生存的环境,同时亦可抑制互花米草的蔓延,有利于修复海岸生态系统。

对于土壤盐碱化带来的问题,化难题为机遇,可与当地高校合作进行海水农业的研究,例如在露天实验室中测试过的作物和植物,可以被整合到景观设计当中;可以展示全球耐盐植物景观;通过测试后,可以定期变换新耐受类型的植物,形成动态景观。
结合潮汐的潮涨潮落,在消落带内,以红树林的恢复为主,在消落带以上,进行耐盐碱植被系统的搭建。海岸线生态修复的基础上,进行产游一体的结合,让整个公园成为寓教于乐的多功能公园。

Image

曾经的滩涂牡蛎养殖,是具有场所记忆的生产景观。牡蛎壳作为一种来源充足、廉价且可再生的资源,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这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灵感。

牡蛎生活在潮汐变化的滩涂间,牡蛎的生长轨迹如同见证了场地的时间脉络,牡蛎的净水对应着场地湿地公园的净化,牡蛎的防水、抗逆性对应着潮汐公园的生态韧性,而牡蛎藏珍,正如掩映在茂密自然中的趣味项目。

Image

Image

Image

牡蛎精致的内壁与粗犷的外壳对应着公园的一园双面:一面是精致典雅的城市公园,一面是粗犷原生的自然潮汐区。

Image

Image

九溪口公园面临众多现存或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DDON笛东设计团队以改善场地环境质量,采用自然做功的手法,通过修复式开发来达到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多重效益。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座可呼吸、有弹性、文化历史交相辉映的厦门潮汐湿地公园。九溪口公园将承载着厦门人对九溪口的回忆与梦想,每个游客都能在这留下独一无二的珍藏回忆。


栏目:活水历
素材来源:芦苇景观

活水编辑:Emily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