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着玩的:小明歪传之“别人家的妈”

 建模作文宋亚军 2022-04-06

特别提醒:在微信公众号平台新的推送规则下,如果您想及时看到“建模作文”的文章,请在阅读后,点击文末的“在看”,或者将“建模作文”设为“星标”。

那天,听了老宋一番话,小明觉得非常委屈,晶莹的眼泪就在眼眶里转,差点滴落下来。

小明心里那个委屈啊:那都是人家的妈呀。我要是有那样的妈,何至于这类题总也做不对。抬头望窗外,一只小鸟飞过去了,叽叽喳喳的。

是这样,小明答语文试题的主观题,老是被老宋批评。试卷每次发回来,主观题总是被老宋批为“答案层次不当”“答案要点并列不当”等等。批语红红的,就像小明刹那间红红的脸。

小明也不是总是懒惰,这一次,小明怯生生地去问老宋:老师,啥叫“答案要点并列不当”啊?每次都这样,我不懂……

小明的答案,也算是遵守了老宋不停磨叽的简答题“分条+概括+例证”六字箴言,但是,三点答案,总是被老宋大加批判:

小明啊,说你好多次了,咋就不改呢?三点答案最好是并列关系,不可以互相包含的……

小明的委屈就在于,我明明认真做了,咋就不对呢?老宋可是不依不饶,尽管小明心里如火山喷发岩浆汹涌,老宋却只是看到了一丝丝可能是痛改前非的脸色。

别怪老宋。站上讲台十几年,有些学生,反应像蜗牛,任你老师想千方设百计,恨不得发明一个纳米芯片,将高中学生必需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存进去,嵌入学生的大脑中。

没办法,老宋就从生活常识的角度,从交际交往的角度,从读者阅读的角度,从语言顺畅表达的角度,从阅卷人感受舒服的角度,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力图让小明明白简答题的答案不可以互相包含,但我们的小明挠挠脑袋,脸色红红的,还是不懂。

是呀,绝大部分同学,经老宋稍一点拨,主观题的答案要点,都能做到层次合理。比如答案“屈原的性格之光”“屈原的精神之光”“屈原的文化之光”等,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作答,且三个答案呈现明显的并列关系。这类试题答案的排列方法,老宋可以说是老老生常常谈了。一部分学生耳朵生了厚厚的茧子,一部分同学耳朵加了深深的漏斗。

老宋其实也很委屈:我费了九牛九虎的力气,就差给你植入纳米芯片了,你做题一错再错,怨我吗?

其实,老宋的启发诱导不可谓不到位,方法不可谓不灵活,内容不可谓不丰富,比如,老宋总喜欢对同学们说:

分条分点表达的时候,内容不能互相包含。比如,不能说“我到市场买了萝卜、白菜和蔬菜”。对吧?蔬菜包含了萝卜和白菜,构成了真子集和子集的关系。

看看,老宋都拿数学里的集合说事了,可见让学生真正理解有多大难度!为了让学生彻底明白,老宋又说:

快要放学了吧?食堂的饭菜香飘过来了。你能说“我今天中午吃了米饭、馒头和食品”吗?

学生哄堂大笑。

老宋微微一笑。

老宋举的这些例子,小明还是不大懂。于是,一到做题,就犯错。奇了怪了!

直到那一天,为了强化学生对主观题答案不可互相包含的认识,老宋又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开头,不是“很久很久以前……”而是“从前……”

从前,年轻的母亲是很懂教育规律的,她们往往能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知识,且能借助合适的场合,给孩子渗透那些必备知识。比如,领着孩子逛超市,她会很孩子说:宝贝,你看看咱们要买奶粉,该去哪里买啊?孩子抬抬手指,指向“进口奶粉”那块牌匾。母亲又说:宝贝,要是旁边再加一块牌匾,写上“母婴食品”,你该去哪里买?孩子迷茫了。这时,优秀的母亲会告诉孩子,你看,“进口奶粉”是不是也是“母婴食品”啊?超市如果真有这样两块牌匾,想买奶粉的人,是不是就不知该去哪里买了?

孩子点点头,似懂非懂。

老宋说,孩子似懂非懂,这不要紧。能把朴素的平行分类思想,用生活的场景告诉孩子,为孩子埋下逻辑思维的种子,这位母亲,就是优秀的母亲。

老宋又说,有这样优秀的母亲,孩子的思维积累是丰厚的,到了学校,不止语文一科,老师稍加点拨,孩子就能秒懂——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健壮的主干,然后开出鲜艳的花朵。

老宋又说,这样的孩子,遇到语文简答题,老师告诉他答案不可以互相包含,举个例子,那肯定秒懂啊!还用我绞尽脑汁举例说明吗?还用我费尽心思多次强调吗?还用我搜肠刮肚比喻类比吗?

老宋的意思,是家庭教育极其重要。但小明听来,却是相当委屈了,原来,这类题我一错再错,都是因为没有优秀的母亲啊。套用一句时髦的话,那都是别人家的母亲啊!

我的老妈,就会磨叽啊。小明一肚子委屈。晚上到家,小明耷拉着脑袋,不说话。母亲不敢多问啊,吃完饭,递上牛奶,目送着小明进了自己的卧室兼书房。

临睡前,母亲来提醒小明关窗户,看小明衣橱里小山一样的衣服,那张母亲嘴又闭不上了:

看看!看看!说了多少回了!衣服要分类存放,夏天穿的放一块儿,冬天穿的放一块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