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星故事:军史布衣第一人陈廷贤

 故乡万荣 2022-04-06


八十多年前,他将一支红军队伍带出“鬼门关”,挽救了红25军,在人民解放军战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1934年11月16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25军2900余名红军,在中央红军长征以后,冲出国民党军的层层封锁,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王树声的带领下,开始了艰难的长征。


12月4日,突出重围的红二十五军,在程子华的率领下,在伏牛山区,遭遇十倍于红军的国民党军的“铁桶合围”。敌十九军六十师万余人抢先占领了入陕的重要溢口---五里川、朱阳关,控制了入陕通道;上官云湘带领5个旅的数万敌军此时相距红军最近的不到70里路。左有敌四十军两个师夹击,右有黄河天险阻拦,红二十五军腹背受敌,随时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万分危机之下,一名年轻的货郎,甘愿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带领危难中的红军,隐身转移到一条敌人根本想不到的“油盐小道”。沿着高山险谷,翻过悬崖峭壁,趟过山涧小溪,经过四天三夜的艰难跋涉,绕过了朱阳关、五里川敌重兵把守的天险。

12月8日,红军直扑豫陕交界的著名要隘铁索关,撕破敌军布下的“口袋阵”,奇迹般地摆脱包围,顺利进入陕西商洛地区。一举粉碎了蒋介石欲在卢氏聚歼我红军的美梦,实现挺进陕南,开辟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战略目标。

红25军在鄂豫陕边区坚持斗争一年多,沿川、陕交界再次突围,进军陕南经甘南胜利到达延安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组成红十五军团。王树声任红十五军团长,程子华任政治委员。在这一伟大战略转移中,使红军在生死攸关时刻转危为安的年轻货郎,他就是我的山西老乡陈廷贤。


1934年12月初的一次偶然机会,使一个走村串乡的油盐货郎陈廷贤极其简单平凡的人生,增添了一段传奇色彩。

红25军一直铭记着救3000红军于绝境的货郎陈廷贤。

陈廷贤见过的红二十五军吴焕先政委,1935年在北上延安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以后的开国大将徐海东副军长,也在积极寻找陈廷贤。新中国成立初的1950年,程子华主政山西,曾6次派人到晋城寻访“陈廷献”。因种种原因,未能查到其线索。

1983年中央军委在编写红25军战史时,再次想起陈廷贤,并将寻找范围扩大到晋冀豫陕各地。最终,在有关方面的全力配合下,编写红二十五军战史的工作人员,通过中共卢氏县委党史研究室的同志,找到了已患病卧床不起的陈廷贤。他艰难地配合有关人员回忆了那段艰苦岁月中的传奇历史。红25军有关资料显示与陈廷贤本人讲述的完全一致,从而确定了陈廷贤的真实身份。

程子华之所以没有找到这个私盐贩子,是因为陈廷贤浓重的山西口音以及祖籍黄河以北,红军秘书误把他的名字记成"河北人陈廷献",一字之差,所以一直以来寻找未果。

得知当年的红军回来了,重病卧床的老人压抑不住激动的心情,见到亲人不由失声痛哭。这些年来,他等待这一天,等的太久太久。这些年来,他一直记着当年红军程军长对他说的话,他是共产党的人,红军是不会忘记他的。当年的红军,终于找到当年带领红军虎口脱险的大恩人。这一刻,让追随了大半辈子共产党的陈廷贤和前来寻找英雄的军委来人,无不热泪盈眶。当程子华等红25军的老领导获悉陈廷贤在建国后的遭遇时,顿时悲痛万分,泪流满面,十分愧疚,如果早一点找到陈廷贤,就不会让他吃那么多的苦了。


新中国成立后,陈廷贤在卢氏县糖烟酒副食品公司西街门市部工作一直到退休。

他为人实诚,工作踏实,对群众服务周到,学习又很勤奋,在当地人缘口碑很好,受人尊敬,因工作成绩出色,被评为省、市、县劳模。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还作为基层学“毛选”积极分子到省里开过会。

早年间,陈廷贤向单位和同事叙说过自己帮助红军脱险的事情。他说红军程军长曾给他写过一张纸条,上面还有印,人们问他在哪里时,他却拿不出来。人们问他,他给带路的红军是什么番号,军长叫什么名时,他说只知道军长姓程,是运城老乡。

他几次主动要求交党费,但由于当年红军留给他的那张盖有大印的证明字条,在日军的炮火中被被烧而化为灰烬,所以他的党员身份一直没有被认同,组织上没有承认他是党员。让陈廷贤没有想到的是,周围的人认为他是在吹牛皮,遭人嘲笑,更有人说他“编造历史”,为自己脸上贴金。


1984年的农历正月十二,传奇英雄陈廷贤去世,走完了他平凡而又传奇的人生,享年72岁。临终前,他还不忘为红军带路的事。嘴里经常不住地念叨:“朱阳关、五里川……纸条、大印……”。他向家人们留下遗言:“我死后你们要将我埋到县委党校旁。我要头枕党校,面朝红军走过的路,永远看下去……”

80多年前,他把一支2900余人的红军队伍带出了鬼门关。50年后的1985年,中央军委专门派人到运城地区寻找当年给红军带路的那位卖货郎。可惜的是,在他们到来的前一年,陈廷贤就因病去世,直到生命的最后他都没有等到自己的党员身份被确认。

原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与曾任红25军政治部组织科长、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共同撰写的回忆录—《艰苦转战长征入陕》中,对陈廷贤的历史功绩专门撰文纪念。

原红25军政治部副主任、时任中纪委副书记郭述申重游卢氏时对当地的党政领导说:“陈廷贤是为红25军立了大功的人。”

1985年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军史》,用300字,记载了陈廷贤帮助红二十五军脱险的史实。

1993年12月,当地举行纪念鄂豫陕根据地创建59周年活动。根据陈廷贤“生前未能入党,死后要头枕党校,永远听党课”的遗愿,卢氏县委、县政府将他安葬在县委党校旁边的公墓里。卢氏县委、县政府在此竖起一块外乡人的墓碑,上书:陈廷贤,山西晋城人,碑文铭刻陈廷贤带领红军脱险的光辉事迹。

陈廷贤生前曾被人诬陷为“假党员”,冠上莫须有的罪名,在他死后,党和政府为他正名褒扬,对其家属子女给予了特殊优厚的关怀和照顾。


陈廷贤的感人事迹,被拍成了纪录片《北上先锋》。他为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千古传诵。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位了不起的山西人。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为共和国做出贡献的人民功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