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大观念认知:文艺评论的新方向

 skysun000001 2022-04-06

图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3期P11—P13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原题《五大观念认知:一种文艺评论的新方向》,摘自《艺术评论》2021年9期,范利伟摘

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已成为当下的重要任务。其中文艺评论者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认知尤为重要。应在分析文艺评论者评论立场的基础上,重点提升评论者应该具备的五种观念,即坚守价值观、强化时代观、追求审美观、辨析文体观、建设评论观,从而始终保证文艺评论的正确方向,真正践行文艺评论“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的根本使命。


分类:当下文艺评论工作者状态

文艺评论依赖于文艺评论工作者。事实上,文艺评论者的构成一直在发生变化。本文依据媒介的变化、时代的变迁以及文艺评论者面对时代的急剧分流,区分出不同类别的文艺评论工作者来加以分析。

一是专业研究性的职业文艺评论家,也就是将文艺评论作为职业的人,这是一种具备职业操守和职业责任的文艺评论创作者。好的职业文艺评论家应该不断地深入创作第一线,获取创作的直观感受来不断印证、改变并且丰富自己对于文艺评论对象的认知。这样,他们的认知就会不断地随着艺术创作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前进。文艺评论家还应该不断追踪着时代变化,他知晓无论是创作者、读者、观众,还是文艺潮流都必然随着时代社会政治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会捕捉到时代创作变化的踪迹,从而敏锐地察觉到评论和创作之间所构成的联系。“常见常知新,常评常推进”就能使好的文艺评论家在内容上、写作方式上、语言表达上随着时代演进而不断前行。

二是媒介文艺评论家,其实这是指向为了媒介而生存的文艺评论家。无论他们是跟随新媒介的发展还是拘守于旧媒介,媒介的束缚、媒介的习惯以及媒介所赋予的威望都会使得他们不由自主地迁就媒介。媒介文艺评论家如果不能克服自身依附于媒介的趋同性,不能带给媒介平台一种创作力量的折射和文艺评论思想的冲击,那么他和媒介就会一同老化。所以,媒介文艺评论家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没有自身独立价值,不能使自己和媒介共生共长相互促进,那么这种评论就成了一种一览无余的、按部就班的附庸。

三是网络文艺评论者。他们并非职业的纸质媒体评论者,但他们某种程度上依附于网络媒介,也成为网络媒介的所谓职业评论者。他们有拥戴自己的受众,也有供自己施展的媒介舞台,他们评论的语言方式、传播、接受都形成了有别于纸质媒体时代批评者的个性。

四是自由独立性文艺评论者。在研究性的文艺评论之外,还有一类文艺评论者自身未必不是研究型的,但他的评论并不是依从于自己专业领域规则的文艺评论,而是一种对于文艺现象在观察感悟之后,发自内心的、必须有所抒发的写作。


五大观念:对于时代文艺评论者的要求

做好适应新时代的文艺评论,核心显然在于文艺评论工作者自身需要具备一种正确的观念。文艺评论的要义是客观分析文艺评论对象,强化艺术观认识,提升文艺创作的艺术审美,进而促进时代艺术的向上和向善精神。

第一,坚守价值观。在加强文艺评论责任的时候,对于文艺评论工作者至关重要的无疑是价值观。如果忽略创作的思想价值观坚守的重要性,那么文艺评论就会失去它的衡量标准。文艺评论的价值观必然不可偏离社会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必须坚守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也包括坚守中华文化传统的价值观。评判创作作品以及看待创作作品的价值观依据,应该是中国文化的、中国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部分就是人民性。任何创作如果偏离了人民性和中国社会,文艺理论的批评者就理应指出并进行评判。

第二,强化时代观。文艺评论的时代观极为重要,毫无疑问,文艺评论所针对的主要对象是当下的文艺作品,但由这些文艺作品及其创作者所形成的当下社会才是文艺作品本身立足的基础。同时,观赏文艺作品的人首先是当下的人们,所以,一切价值判断首先要立足于当下,去探索它和鲜活的现代生活之间的关联。对于当下的时代观认知,就是要以当下的中国社会的文化思想、道德思想、价值观思想、人民生活的期望等作为基本底色。无论是用历史的折射还是用对于未来的畅想来评判文艺作品中的当下生活的表现时,都要看到它是不是立足于现时的价值观和现代生活赋予人们的思想熏染。当下性也就是立足于现代生活的环境所推出的作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们的生活是不是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简而论之,缺少当下性也就是缺少这个时代最鲜活的思想情感和人们生活的愿景。当下性并不是专指表现我们当下生活的作品,而是透过它的多种形态和表现去折射创作者感知的生活。无论是科幻创作、儿童故事、战争描写和常态流水生活的记录,或是既往时代的心理印记,都是要表现当下人们的心理期望和理想。文艺评论评判的敏锐之处,正是要从中感受到它是不是符合当下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情态,是不是为满足人们的艺术感悟需要而创作。

第三,追求审美观。文艺评论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文艺观,或者叫审美观。文艺创作的呈现不能是一种佶屈聱牙的概念式表现,而是以一种艺术思维来构思,鲜活地复现人们在生活之中的行为、情感碰撞、人际关系等。所以,文艺评论所针对的对象尽管需要进行理性的思维透射和理论的破解,但首先要把作品看成一个形象思维葱茏的文艺对象。评论要按照文艺作品的规则去探讨它表现的得失,要梳理文艺作品本身之间的关系,而最重要的是要去探讨它的各种表现在审美的价值意义上如何实现。评论要能看出,好的文艺作品无论表现什么样的生活,其后面隐藏的都是创作者的悲悯之心、人性观念和他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理解,终归是在折射一种审美价值观。所以,文艺评论评判的是审美价值观的高下深浅和它的丰富性。那么在这里,文艺评论者自身也必须具备对文艺作品的形态、内涵和内容的认知。换言之,他必须具备一种形象思维和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之间的艺术把控。评论用理论思维的方式,但触及的却是再现、分析或者阐释这种艺术表现审美高下的感性结果。甚至我们期望文艺评论者在对于文艺作品的评价之中,也能带有更多的情感性的透射力。这样,作品本体和其评论文本才能达成某种共振。

第四,辨析文体观。文艺评论的文体观意识也是需要辨析的重要问题。首先,文体观需要注意作品文体的差异。基于文艺作品的差别,评论者不应漠视从诗歌、小说到戏剧、戏曲、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艺术形态的特性。

其次,文艺评论工作者自身有独到的评论个性。文艺评论所针对的对象性质决定了文艺评论工作者应该具有的自身风格,他们具有表述方式的差异以及情感表现的深浅高低等多样性——或幽默,或凝重,或抒情。

再次,也是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文艺评论所面对的媒介变化现实已经从简单、单一的纸质媒体走向多样化。在多种多样的文艺评论的载体中,差异性口吻对于媒介的适应性要求也必须要顾念。

第五,建设评论观。文艺评论必须有一种辩证观,即文艺评论者不是简单评判的裁判官,而是出于公心的理论分析建设者。在评判作品的时候要有一种辩证观念,这种辩证观包括,对于评判的作品要给予足够的尊重,毕竟作品本身具有创作者试图表现的一个艺术的影像或是文字的自为世界。因此,只有创作者自己最明白艺术作品本身的自成体系和其中的甘苦,而文艺评论家如果试图对创作给予建议,首先要尊重和理解,感受其创作意味,并且廓清它的逻辑关系,体察并且能够深入其中,对于文艺作品本身的创作内涵给予更好的理解。唯有如此,对于作品的评判才能给出令人信服,并且在情感上令人接受的结果。同时,不同受众对于同一个文艺作品的认知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不可能人云亦云。因此,评论者应该揭示出创作之中要关注、要领悟,并且能给予合理解释的一种评价。

新时代的文艺评论机制必须守正创新,从坚守价值观、强化时代观、追求审美观、辨析文体观、建设评论观这五大全新视角出发,分平台、分门类、分渠道地做好文艺评论工作,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审美引导”与“向上向善”的价值引领作用。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