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离开了,逼自己丢下这几个包袱,少跟兄弟姐妹往来

 舒山有鹿 2022-04-06

53833a291f784e4692168469186cb084.jpeg 

01

一个家庭,由一根顶梁柱和无数根小柱子构成。影响这些小柱子位置的,依旧是那一根顶梁柱。

而家庭中的顶梁柱,莫过于我们的父母。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由于家庭的建立者是父母一辈,所以他们对于家庭有着百分之一百的把控权。而子孙后辈,基本不会悖逆父母的意思。

这种情况,看似很好,可实际上,还隐藏着一定的危机。

父母在的时候,家庭一片风平浪静,子孙后辈特别和谐。可没有人知道的是,这不过是假象罢了。

要知道,在父母离开之后,相信这所谓的风平浪静,就会被打破,所谓的子孙和谐也成为了历史。所有的争斗和矛盾,才刚刚开始。

为什么父母在的时候,和父母不在的时候,差别会那么大呢?其实,一句话就能概括,当家庭失去了它本来的创建者时,相信这个家庭就散了。

对于儿女来说,父母离开了,逼自己丢下这几个包袱,少跟兄弟姐妹往来。

48a2b20f3aa6481593a499483e21560b.jpeg

02

要丢下“利益”包袱。

兄弟姐妹之间,为什么会在父母离开后而大打出手呢?我想,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金钱利益”这四个字上。

你认为这份遗产属于自己,而他觉得这份遗产属于自己。于是乎,你们双方就会争论起来,大打出手,甚至对簿公堂。

想起这么一句话:“在利益面前,所有的感情都是虚设的。”

很多人不明白,兄弟姐妹之间和谐相处,难道不可以吗?为什么非要搞这么多的事儿呢?

和谐相处,终究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追求。这个时候,不争执就不错了,又何谈和谐相处呢?

由于我们跟父母的利益是一致的,我们做什么,父母就支持我们做什么,所以我们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好,感受到亲人的和谐。而兄弟姐妹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所以说,及时丢去利益的包袱,只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争不贪,那就可以了。

o_1dhl9gjqsdgq6b1is9lkv18i87.jpg

03

要丢下“亲密往来”的包袱。

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这么一个观念,父母还在的时候,我们和兄弟姐妹经常往来。如今,虽然父母去了,但我们和兄弟姐妹之间,还是亲密点比较好。

从理想化的角度来说,兄弟姐妹之间保持亲密的关系,有助于亲情血脉的维系。

可是,现实并非是理想化的,而是特别残酷的。我们越是跟兄弟姐妹往来,越是希望拥有亲密的感情,可越是难以得偿所愿。

说得难听一点,有可能我们与之反目成仇,双方老死不相往来。

其实,我们没必要做到这个份上。要知道,该往来的时候就往来,而不该往来的时候,保持距离就可以了,又何必强求太多呢?

真正希望你过得好的兄弟姐妹,哪怕你啥都不说,他也会理解你的难处。而不希望你过得好的兄弟姐妹,哪怕你付出了真心,那你也不见得能够收获到什么。

做人,还是现实一点比较好,保持淡如水的关系,那就可以了。

表情 他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年男人,但他是我的爸爸 腾讯网 表情

04

要丢下“盲目付出”的包袱。

有人说过,把你推向深渊的,终究是那个一厢情愿的自己。

人,为什么会把自己推向深渊呢?我想,有这么一个原因,只凭着一腔热血,过分感性去为人处世,最后只会自讨苦吃。

比如说你总是借给兄弟姐妹一些钱财,还承诺他有钱才还。这个时候,你的兄弟姐妹会有什么反应呢?

他绝对会觉得,反正都是亲人借的钱,不花白不花。慢慢地,他就会得寸进尺,不仅借更多的钱,甚至还拖着不还钱,让你特别难受。

面对这样的情况,其实你无可奈何。催他们还钱,他们绝对不乐意。而不催他们还钱,他们又特别嚣张,不会感恩。让你左右为难。

要想避免这些事儿发生,那我们就得防范于未然。

在父母离开后,少做盲目付出,一厢情愿的傻事儿。内心薄情一点,才能保全自己。

老人最好不要和子女住一起的5个理由,所有人都该看看

05

要丢下“刻板”的包袱。

自古以来,我们都有这么一个习惯——不能跟兄弟姐妹翻脸,否则就是不重视亲情。

过分重视亲情,到底是好事呢,还是坏事呢?

就像孝顺父母一样,如果父母的建议是好的,那我们要听从,这是孝顺。而如果父母的意见是不好的,那我们就得反对。人,千万不能愚孝。

在父母面前,既然我们要做到不能愚孝,同样的道理,在兄弟姐妹面前,我们也没必要去“舔”别人,去“讨好”别人。

所谓“合则聚,不合则散”就是这个道理。

你我意见相合,那我们就在一起。如果你我意见不合,那我们保持距离就好。我还你一个自由,你也还我一个自由。双方互相安好,江湖再见。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