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时节,要教育孩子不忘先祖,更要教育他们珍爱生命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2-04-06

【平湖一 第1741期 家教专题

    核心提示清明,不仅是一个缅怀先人的节日,更是一个生命拔节的季节,愿我们的孩子,从清明时节开始,珍爱生命,不负韶华,奋发向上,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为一个对家庭负责,对国家有用的人……


据澎湃新闻报道,4月2日,清明节前夕,西安交大一名在读女硕士在宿舍内割脉自杀。据悉,该女硕士生前与弟弟微信时表示她“不快乐”,有知情者表示,死者经常受到带教老师的批评,最后一次批评后,她整个人都崩溃了,科室让她回去休息,事发后第二天才被舍友发现已经死在宿舍里……

【清明节,不仅是对先祖的怀念,更有对生命意义的唤醒】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所有节日中一个较为特殊的节日。说它特殊,是因为这个节日比较沉重,这是一个与死亡有关的节日。扫墓祭祖、缅怀先人这个节日的主题,但平湖一柱以为,我们祖先之所以要设立这个节日,除了教育后人不忘先祖、感恩怀念之外,更重要的是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理解生命的意义,珍爱生命,造福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不可违背。但无论如何,一个人以自杀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是不明智的。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无论是何原因,西安交大那名女硕士,割脉自杀都没有“分量”,都与泰山、鸿毛都扯不上了边。
人为什么要活着?既是一个哲学命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对于不少人、特别是中小学生来说,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给他们讲大道理没有用,要把哲学问题现实化,让他们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快乐与幸福,唯有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对生命价值的自我体悟,自我升华。

【青少年频频自杀为哪般】
近年来,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到大学生、硕士、博士,自杀现象频现,具体原因虽然各有不同,但不堪学习重压是根本原因。
2020年5月,西安一名9岁女生,留下 “妈妈,对不起”,“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的遗书后,从15楼跳下身亡;
就在同一月,常州一名14岁女生,因为课业等问题与父母争吵,从5楼跳下;
时隔一月,常州一名5年级女生,因为老师对其作文的痛批,从教室翻越栏杆跳下4楼身亡。
2021年5月,河南虞城一名高中生因为作弊被老师批评后,写下检讨后坠楼身亡。
2021年8月,一封14岁女生小雅(化名)在自杀前留给父母的遗书,迅速在网上流传开来,引发了大众的热议和关注。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女生之所以自杀是因为父母过于看重成绩,自己很努力仍然达不到要求,为此她颇感失望和沮丧,继而用跳楼的方式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小雅在遗书中写道:“你们爱的不是我,是冲进班级前十的我,是年级排名前二十的我”、“你们口中美好的小学,我都是玩命扛下来的”……
在父母看来,他们逼迫孩子学习,是因为爱他们,是为他们好,但不得不说,这个爱太过沉重,以至于他们无法承受……
所以现在不少孩子跳楼、喝药轻生并非仅是考试、升学的压力所致,而是他们的人生实在没有意义——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一个感觉不到快乐的人,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对孩子来说,未来太遥远,当下最重要】
对小孩子来说,他们活着有三件事:为自己做事,为他人做事,被人强迫做事。
为自己做事,就是吃点、喝点、玩点,这可以得到生理上的享爱;
为他人做事,就是为他人提供帮助,这可以获得他人认可甚至赞美,从而得到精神的享受;被人强迫做事,就是自己不愿意,不喜欢,但却迫于无奈,不得不做,在当下,有许多孩子将学习、作业、考试、升学列入其中。
这三件事,第一件是人的本能,而第二件就是人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此。而第三件,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也是不愿被人胁迫的。
在这个丰衣足食的年代里,孩子们的幸福感不再源于肚腹,更来自于精神,这个精神是什么?就是自我价值、自我尊严。在大人们看来,让孩子好好学习是为他们好——为他们将来好。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未来毕竟离他们遥远,享受当下却更重要。
【生命的幸福在于奉献,这个道理,小孩子最懂】
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文章《教会孩子“爱”,是父母最大的福气》,她引导孩子说,“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们啊……
“孩子们很漠然地说,那算什么呀!谁让他们当爸爸妈妈呢?也不能白当啊,他们应该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妈妈也会这样。这难道就是爱吗?爱也太平常了!
“那你们什么时候感觉到别人是爱你的呢?
“孩子们的回答令人惊异:'我帮妈妈买醋来着。她看我没打了瓶子,也没洒了醋,就说,闺女能帮妈干活了……我特高兴,从那会儿,我就知道她是爱我的。一个女孩说。
“我爸下班回来,我给他倒了一杯水,因为我刚在幼儿园里学了一首歌,词里说的是给妈妈倒水,可我妈还没回来呢,我就先给我爸倒了。我爸只说了一句,好儿子……就流泪了。从那次起,我就知道他是爱我的。一个小男孩说。
“我给我奶奶耳朵上夹了一朵花,要是别人,她才不让呢,马上就得揪下来。可我插,她一直戴着,见着人就说,看,这是我孙女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是爱我的了……另一个女孩说。
这就是孩子的逻辑,也是孩子自我感觉到的价值,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幸福。可是,却被自以为爱他们的大人们无情剥夺了。

【“双减”是化解孩子的生命危机的金钥匙】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仅给他们讲大道理也没有用的,要让孩子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就要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与快乐。为此,家长、学校要切实更新教育理念,走出狭隘的应试怪圈,将“双减”进行到底。
在家里让他们多做些家务劳动,增强他们的家庭责任感、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感到这个家庭需要他们;
在学校开展体育、文艺、科技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同学交往提供平台,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存在;
双休节假要让孩子走出家庭、拥抱社会,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体验到社会生活的五彩与斑斓,燃起他们对生活的希望,放飞他们的理想,让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
如是,孩子们天天才会感到充实,快乐,做自己想做的事,能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他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对自己的生命珍爱有加了,激发起学习的内驱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了!
清明,不仅是一个缅怀先人的节日,更是一个生命拔节的季节,愿我们的孩子,从清明时节开始,珍爱生命,不负韶华,奋发向上,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为一个对家庭负责,对国家有用的人!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