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切尔诺贝利 - 看最近大火的电视剧之前,我先带你看纪录片

 那个老撕机 2022-04-06

如果你能在文章底部点一下,就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文章

最近HBO的新剧《切尔诺贝利》火了。

不由得让我又想起了那部纪录片。

《抢救切尔诺贝利》

我认为应该好好看看这部纪录片再去看电视剧,不然你可能看不懂,而且看完眼里只有各种的阴谋论和自私自利。

2008年我曾经去汶川当过志愿者,知道很多人牺牲了,但是并不为外界所知。

所以当我很多年前第一次看到这个纪录片的时候,内心非常痛苦。

有的真相也许永远能不能大白,但逝去的人应该得到尊重

英雄不能白死,即使你不知道他是谁。

1.懵逼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

在今天乌克兰的普里皮亚特市郊三公里的列宁核能发电站的第四区正在测试反应炉的自我供电系统。

由于工程师的大意,反应堆发生了一连串的爆炸。

反应堆1200吨的顶盖被瞬间掀开,喷入天空。

爆炸后的4号反应堆 by Igor Kostin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量的铀和石墨散落在核电站几百米的范围内。

喷射的气流带着辐射和火花喷向了几千米的高空。

黑夜变成白昼,在几公里外都能看见核电站上方的天空被各种颜色照亮,橘色,红色,蓝色,犹如彩虹一般。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虽然属于切尔诺贝利市,但是离普里皮亚特只有3公里,普里皮亚特是为了安置核电站工作人员专门设立的城市。

第二天一早,核电站上空的云层已经被冲上一千米高空的放射性云柱所污染。

发生爆炸的反应炉核心此刻被埋在14米深的瓦砾之下。

核心环绕的燃料石墨正在燃烧并且融化了铀。随着爆炸喷出了大量的石墨碎片和放射性尘埃。

这些放射性尘埃的威力是扔在广岛和长崎两枚原子弹总和的100倍。

克里姆林宫在凌晨五点得到的消息只是切尔诺贝利的核电站发生了火灾。爆炸以后8小时莫斯科仍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

此时普里皮亚特的居民仍然正常生活,虽然城中已经有传言说核电站发生了爆炸并且有伤亡。

官方并没有发布任何说明。尽管已经有穿着防护服和口罩的军人在城中测量辐射值,但这一切并没有引起普通市民的注意。

大气中正常的放射量数值是0.000012(四个零)伦琴。4月26日中午的普里皮亚特市区的辐射值已经达到了0.2伦琴。听上去似乎并不特别大是吧?

正常值的15000倍

等到了傍晚,辐射值已经超过了7.2伦琴。超过了正常值60万倍

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没人知道直接裸露在空气中的核反应堆此刻还在燃烧。

时隔二十年,当年的地图仍然属于严重超标的状态。

一般认为人体每年吸收2伦琴以下是安全的数值,如果超过400伦琴,那么就会有致命危险。

仅仅4月26日一天,普里皮亚特的居民就吸收了100伦琴的辐射。

军队又派人去了核电站附近测量辐射值——2080伦琴!15分钟就足以致命,而这仍然只在核电站外围。

此时的莫斯科才知道事态严重,戈尔巴乔夫马上组织了以勒加索夫院士为首的科学代表团赶赴切尔诺贝利。

顶部俯视四号反应堆内部 图片来源于网络

爆炸发生48小时后,城中只剩下军队和科学代表团成员——此时科学家们亲自前往可能还是低估了核泄漏的严重程度。毕竟此前虽然也发生过核泄漏事件,但这些事情要么没有那么严重,要被秘而不宣。没有人面对过如此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他们当时甚至乐观的认为反应堆过1,2个月就能恢复使用。

爆炸发生60个小时以后,苏联仍旧没有发布任何公告,反而是1000多公里以外的瑞典检测到了带有核辐射的云层才通知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再由国际原子能机构找到苏联政府。

最后由美国和欧洲的卫星拍下了还在冒烟的核电站照片才真相大白。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直到4月28日晚上,苏联才正式通知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对全世界发布了切尔诺贝利发生核泄漏的事件。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国家级别蒙圈的事情?

2.撤离

我们并不知道苏联在对外宣布上的迟缓和戈尔巴乔夫后来接受采访时说的话有几分真几分假。但反观撤离这个问题,苏联做的比对外宣布还是要快一点。

爆炸发生以后30小时,第一批安全措施才开始采取,即使有些核电站的工作人员早已知道发生了泄露,民众仍旧毫无防护的在辐射中暴露了整整两天。

4月27日下午两点,爆炸发生36小时以后,军方宣布要彻底疏散普里皮亚特的居民。

为了避免恐慌,军方隐瞒了真实的情况,每个人只有两小时可以打包自己的东西,随后乘坐军方安排的1000辆巴士开始疏散。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以为这只是一次短暂的离家,用不了几天就能回来,但他们没想到,这将是最后一次看到自己的家。

普里皮亚特撤离 by Igor Kostin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些人并不相信发生了什么,那些经历过二战时期各种战争宣传的老人,不相信这世界上还会有看不见的敌人,有人拒绝离开,几周以后,尸体被发现。没有人知道他生命的最后阶段有多挣扎。

下午5点半,三个半小时后,43000人全部撤离,普里皮亚特城成为历史。

设立封锁禁区 by Igor Kostin 图片来源于网络

爆炸后一个星期,方圆7公里范围内的人被迁走,接着是方圆30公里。30万公顷土地上的13万人从此离开家园,这30公里以内的范围,从此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禁区“。

切尔诺贝利禁区范围 图片来源于网络

3.救援

在爆炸发生当晚,消防员很快到场,还不了解情况的他们在缺乏正确保护的情况下向核电站内喷洒了大量的水试图浇灭大火。

这自然是徒劳的,当天晚上就有两人死去,接下来几个月还有28个人丧命。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的牺牲不但没能拯救危局,反而却让整个核电站变得更加危险。

现在切尔诺贝利市内所树立的雕像,纪念这些消防员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

爆炸后第三天,4月27日,莫斯科派安托区金将军率领80架直升机舰队前来灭火。

他们首先要想办法灭火,封住反应堆,才能让人进一步靠近去做剩下的工作,并且这样可以阻止放射尘进入云层,再飘向欧洲各地。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完全靠人手顶着高温从爆炸区域上方往下扔沙包企图闷灭火焰。

第一天110架次,第二天300架次

反应炉上方的辐射,超过3500伦琴,已经是致命量的9倍。飞的最多的飞行员,一天飞了33次,他们每去一次,就吸收5-6伦琴的辐射。

呕吐,腹泻等只是最初的症状,潜伏期过后,更多的致命症状开始出现。比如骨髓退化,强烈的灼烧感。

想像一下,就像看不见的燃料进入了你的身体,然后在你的身体里开始燃烧,从内部把人活活烧死。

我打这段字的时候,手忍不住在颤抖。

27个人很快死去,这些苏联最顶尖的飞行员被从阿富汗战场召回,最终还是倒在了看不见的敌人手下。

你看不见它,它却杀死了你的战友,朋友,亲人。

裂口被6000吨沙土所覆盖,但并没能使燃烧的反应堆熄灭,反应堆的底部,195吨核燃料仍旧在继续燃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反而让反应炉变成了一个大烤炉,反应炉上层覆盖的沙子逐渐被融化,反应炉下方的水泥板也有可能因为高温而裂开,在这下面又有一开始消防员救火时在水泥板下形成的水坑。

如果这1400公斤铀和石墨的混合物穿过水泥板遇到水。会引发比第一次爆炸更加强烈的爆炸。

第一次爆炸的暴露面积并不大,影响已经如此可怕。第二次爆炸如果真的发生,将会产生300到500万吨的爆炸威力,320公里外的明斯克将被夷为平地。整个欧洲将成为无人大陆。更不要说各种无法控制的动物飞禽空气的流动会影响到整个世界。游戏《辐射》中的那种地面变异人和地下掩体居民的科幻题材也可能会变成现实。

在当时明斯克,葛麦尔和基辅已经准备好了上千节车厢准备全城疏散。

普里皮亚特城 图片来源于网络

紧接着,苏联国家委员会颁布两项紧急措施:

第一,派大量消防员把反应炉底部的水抽干。毫无疑问,他们即使幸存下来,余生也将受到辐射的折磨。

第二:在两天之内,安托区金将军的直升机队空投了2400吨铅进入反应炉,铅很好的吸收了热量,并且融化的铅堵住了屋顶的缝隙,让温度和辐射量都降了下来。

后来事实证明,这两项措施,挽救了危局,挽救了整个欧洲。

喷洒的直升机内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在很多方面,我们都能看出当时苏联强大的工业基础起到的作用,能够在短时间内调集大量的物资和人力投入抢险。甚至连将军都有几个亲临一线指挥。无论如何,这都是值得尊敬的。

这场行动,600个飞行员遭受致命的辐射污染,他们中很多人都将死去,但如此重大的牺牲,也不过多争取了几天时间。

虽然反应堆底部的火已经被覆盖并极大的减弱,但是内部的情况具体怎样仍然不清楚,事实上,从爆炸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没人能看到反应堆的内部,现在顶部已经被封死,只能进入反应堆内部观察。

直升机座椅上所覆盖的铅板,用来吸收下方传来的辐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克恰多夫研究院的技师团进入大楼内部,翻过坍塌的通道,用喷灯烧穿反应炉的外壳,伸进摄影机观察。

果不其然,岩浆已经穿透了水泥板渗透到了下方的水槽,要不是之前消防队员拼了性命把积水抽干,切尔诺贝利早已不存在。

现在的问题是,岩浆仍旧有往下渗透的危险。如果楼板继续被侵蚀,整座建筑可能会倒塌,如果岩浆继续向下渗透到土壤,进入供应全国的地下水网,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怎么办,要想办法在整座建筑的底部再进行加固和防渗透。

四号反应堆爆炸后的横截面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5月12日,爆炸后的第11天,一千多公里外的土拉矿区的矿工接到通知,他们有24小时的时间收拾东西并前往莫斯科机场。

5月13日,矿工们就已经在切尔诺贝利开始工作。

他们的任务是从第三区先向下挖12米深以尽可能减少辐射,然后挖一条150米长的隧道,进入四号反应堆的下方,再挖出一个2米高,30米x30米的房间用来放置一套液态氮冷却系统。

总共有一万名矿工参加了这项工作,如此高强度的工作面对的环境是空气不流通的地道内温度高达50度,核辐射量至少一小时一伦琴,他们没有防护装备,因为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戴着口罩防护服根本没办法完成高强度的工作。他们的水杯甚至没有盖子,有放射性的沙子极有可能就这样在水中被一同吞下,然后死去。


我只要想像一下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站着都觉得无法呼吸。太可怕了。

30名矿工每3小时换班一次,24小时轮轴转,他们用34天的时间用最简单的工具挖出了150米长的隧道。当局没有告诉他们所面临的危险。幸存者说他们每人吸收了150到300伦琴的辐射,这是官方说法的5倍。有四分之一的矿工在四十岁之前死去。

然而这2500个生命并没有进入官方的统计数字当中。

这是很可惜的事。

当我们回过头去看这件事的时候,焦点应该放在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不是成为指责不公开透明的证据,这样他们的死就仅仅成为一个数字,如果我们的目光仅限于此,英雄的牺牲就失去了意义,这些无名英雄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

弗洛迪米尔·普拉维克,5月9日,就在他24岁生日前几天死于急性辐射病,他是爆炸当天第一批赶到现场的消防员之一。死后获得了列宁勋章和苏联英雄勋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此大牺牲所挖出的空间,最终并没有装上预想的那套冷却设备,而是填满了水泥以加强整个建筑的结构。

最大的危机已经过去,但接下来的事情一点都不轻松。爆炸后有大量的清理工作需要进行,高放射性的石墨碎片,灰尘等无处不在。

4.清洁者

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名字“清洁者” (Liquidators),塔拉卡诺夫将军负责指挥10几万地面部队,加上苏联各地来到切尔诺贝利的工人,工程师,护士,医生和科学家一共超过50万人。一场新的战役打响了。但最残酷的是,这场战役看不见敌人,但没有人能全身而退。所有的人,即使幸存下来,余生也将受到核辐射伤害的困扰。

首先,直升机从空中往地面洒下大量粘稠液体,这种液体能把空气中的放射性尘埃凝固在地面。

 直升机在喷洒粘液 by Igor Kostin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次,清洁者大军负责挨家挨户的清除所有物体,建筑表面的放射性尘埃。

 by Igor Kostin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杀死被污染范围内所有的动物。它们的毛发会吸收辐射,它们的高流动性也会危机周边其他地区。

 by Igor Kostin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四,污染范围内的村庄人员撤离后,所有的建筑被拆除并掩埋。

拆除建筑和树木掩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此同时,核电厂周边也在进行着浩大的工作。核电站周边30万平方米的范围都被推土机翻开并填满水泥,阻止放射性物质继续入侵土壤。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也是辐射最为严重的区域。苏联工程师博洽科夫设计了一个方案,建造一个170米长,66米宽的钢铁混凝土罩子把整个四号反应炉罩起来,这就是后来世界闻名的石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一项巨大且无法想象的工程。其难度不在于它的规模,而在于有如此的规模,但致命的辐射量让每个人只能工作几分钟甚至数十秒钟。

当年苏联强大的工业已经可以遥控一些作业设备,但是设备本身还是需要人工就位。

即使有了如此厚重的防护,工人每次还是只能待几分钟就要赶快撤离。

石棺所用的所有金属构件都是制作好运过来,现场拼装同样是大问题,即使当时最先进的大型吊装设备到位,还是需要有人在现场操作,任何计算上的误差,都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整个结构用了超过10万立方米的水泥。工程进行到一半,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4号反应炉的屋顶布满了因为爆炸了留下的石墨碎片,这些碎片里面包裹着铀棒,随便一片所散发的辐射都足以在一小时内杀死一个人。

苏联一开始派机器人上去清理(当年的苏联真的强大)。先由机器人从屋顶铲下去,下面还有别的机器人再铲进壕沟并掩埋。

但是仅仅几天,机器人也趴窝了。

最后能用的,还是只有人,只有军人。

9月,被称为生物机器人的俄罗斯士兵开始上场。塔拉卡诺夫将军在一线负责指挥。

这些来自苏联各地的年轻预备役军人,要穿上重达30公斤的防护装备(可能还没什么用),爬几层楼到楼顶,却只能在楼顶待40秒,铲两铲子就得撤下来。

警报声一响起,8人一组的战士们冲上8楼,以最快的速度把瓦砾铲下房顶,然后撤下。

当时屋顶的辐射量有多大?根据塔拉卡诺夫将军的估计——7000伦琴/小时,这其实是一个猜测的数字,现在我们知道,当时的辐射值在10000到12000伦琴。

还记得正常空气中的辐射含量是多少吗?0.000012伦琴。此时3号反应炉的屋顶的辐射值,是正常值的将近1000000000(是的,10亿!)倍。致死量的30倍。而要面对这些的,是一个个年轻的血肉之躯。

接下来的两个多星期里,超过3500人就像蚂蚁搬家一样在机器人都无法工作的人间地狱里一点一点清理着放射物质。有的碎片太大铲不动就只能徒手去搬。一块超过1500伦琴的辐射啊。与之相比,我们的身体显得如此脆弱渺小,又如此坚不可摧。

正在穿装备的生化士兵 by Igor Kostin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中摄影师伊戈尔·柯思丁和上面截图的生化士兵亚历山大费德托夫上了楼顶5次之多。

平常一个人一个小时能做的事,在切尔诺贝利需要60个人和更多的时间。数不清的英雄就是这样一点点的把乌克兰,甚至把整个欧洲从地狱带回了人间。他们把屋顶的辐射值降低了35%,如此大的冒险,虽然效果不算多,但是每一个百分点都至关重要。

屋顶上的清洁者 下方的白色条纹就是辐射 by Igor Kostin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生化士兵的病历上,写着他们每个人吸收了20.5伦琴的辐射,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是这个数字的很多很多倍。

最后作为奖励,每个士兵获得了一张证书,和100卢布的奖励。在当时,1卢布等于1美金。

1986年10月底,爆炸发生整整6个月后。清理基本结束,石棺制造完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庆祝胜利,就像40年前苏联红军攻入柏林一样,苏联在三号反应堆的烟囱顶部插上红旗。辐射专家亚历山大·尤尔琴科拿着旗杆,瓦莱里·斯塔罗杜莫夫带着国旗,而中校亚历山大·索特尼科夫亚历山大·索特尼科夫背着无线电设备爬上78米长的烟囱,由于辐射仍然很高,整个庆祝过程只持续了9分钟。作为奖励,三人每人得到了一瓶百事可乐(1986年的奢侈品)和一天的休假。

三号反应烟囱上的红旗 by Igor Kostin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清洁者们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石棺的外面,石棺的设计者博洽科夫说:我们的石棺是个忠烈祠,是墓碑,是坟墓,是我们的第二个坟墓。

2005年的石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石棺建成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1,2,3号反应堆又重新开始运作。

是的,你没看错。即使在爆炸后到石棺建成的6个月中,其余三个反应堆都是有人要进去维护的。

1,2,3号反应堆的维护人员  by Igor Kostin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但重新运作,而且运作了很长很长时间。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1991年10月11日星期五晚上,切尔诺贝利又发生了一次爆炸,炸毁了2号反应堆的整个发电机组,但因为没有伤害到反应堆本身,没有任何核泄漏,所以没引起太多注意。但2号反应堆从此停止工作。

5年后的1996年,1号反应堆关闭。而无数生化战士在上面奋战的三号反应堆,一直到2000年才关闭。

而且还有5号和6号反应堆正在建设中,在1,2,3号反应堆重新投入使用以后,5,6号反应堆的建设也再度重启,不过很快又被叫停,1989年,建设计划被取消。

背景左后方的建筑就是正在建的5,6号反应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没有任何可信的统计说明切尔诺贝利事件究竟死了多少人。各种统计数字从官方的几十人,到将近100万人都有。

2010年,新一代石棺开始制作,它直接在四号反应堆旁边制作,然后通过一条轨道滑到原来的石棺上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年,新石棺已经移动327米覆盖了老的石棺,之后几年则会逐步拆除旧石棺的一些不稳定解构。

图片来源于网络

5.摄影师

因为我个人的职业原因,我向来会偏重注意摄影师。因为所有你看到的影像资料,无论在山巅还是海底。永远闪光的是镜头里的人,却没有太多人注意扛着机器的这个人。他要做的事情一点都不比主角少,还要有稳定的画面,最后还往往被忽略。

所以我查了一下切尔诺贝利事件中最重要的摄影师,伊戈尔·柯思丁。才发现他简直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老爷子于1937年12月27日出生于大罗马尼亚,今天的摩尔多瓦。敲重点,和本人同一天生日。

他的童年就是一场灾难,3岁时父亲就被抓去参军从此再无音讯,出生地贝萨拉比被罗马尼亚割让给苏联,于是举家搬去现在的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结果又被德国人控制,后来摩尔多瓦又被苏联控制。在一次空袭中,一枚炸弹落在他家附近,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后来他混过帮派,当过兵,还上过军事法庭,1959年,退役的他又成了一个专业的排球运动员,先在地区球队,然后进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的其中一个共和国)国家队,之后又进入了苏联国家队参加世界大赛。

1969年,他从国家队退役后进入了建筑公司,搞起了发明,还得了奖当了领导。然后,他就发现了自己的摄影天赋,成为了摄影师,而且参加比赛得了金奖。

然后他又进电视台当制作人,主持人,同时还是建筑局的主任。

说真的,我写到这里觉得自己胸口好闷。

从3号反应堆屋顶拍到的4号反应堆 by Igor Kostin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乎,他申请成为苏联新闻社(今天的俄罗斯新闻社)的记者,结果被拒绝了。剧情急转直下,他回到了基辅,为了追求自己的摄影梦甚至惨到睡大街。之后苏联新闻社基辅分布给他提供了一间实验室作为临时住所,5年以后,他才正式成为苏联新闻社聘用的一名战地记者。之后他报道了越战和阿富汗战争。

直到1986年4月26日。一个他相熟的直升机飞行员告诉他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好像出事了。

于是他成了第一个赶到现场的摄影记者,直升机绕着四号反应堆盘旋,但是他手上的相机全部失灵,只按下了12次快门。

返回基辅后,其余11张底片因为辐射,全部都是黑的,只有一张能被看出来。这张照片也成为了切尔诺贝利最早,最出名的一张照片被全世界转载。

 by Igor Kostin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时因为他未经授权就进入核电站区域加上苏联的新闻审查,这张照片直到10天以后的5月5日才对外发表。之后他成为苏联官方批准报道的五个通讯社记者之一。

也许是他早年运动员的经历让他的身体特别的强壮,从爆炸后第一个进入灾区开始,他几乎出现在了所有跟切尔诺贝利有关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地方:被称为死亡游行的“五月游行”,周边区域人群的撤离和清洁,进入反应堆内部的勘测,和在清洁者在12000伦琴的楼顶铲石墨。几乎切尔诺贝利所有最重要最广为人知的图片,全部出自他的手。

他在7个月的时间里一直处在第一线,起码五次严重暴露在辐射影响之下。很多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都纷纷死去,也包括其他摄影师,最早进入切尔诺贝利的5个摄影师死了三个。

而伊戈尔·柯思丁在1991年得知切尔诺贝利第二次爆炸后再次第一时间返回了现场。

 第二次爆炸的二号反应炉 by Igor Kostin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91年第二次爆炸后的2号反应堆内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他的身体一样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从此之后每年他有两个月的时间要在医院度过。之后30多年他多次回到切尔诺贝利,关注受辐射影响的动物和畸形儿等各种情况。

被辐射影响的畸形动物 by Igor Kostin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晚年的他一直居住在基辅。

2015年9月9日,78岁高龄的伊戈尔·柯思丁在基辅死于一场车祸。

是的,核辐射最终都没能战胜他。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把整部纪录片揉碎了来回看了很多很多遍。但是看得越多,每每觉得无法承受。

是独裁专制吗?是民族大义吗?是救援不利吗?

如果你问过身边去救过灾的人,其实那一刻,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只是希望能做点什么。

纵使事故的本质就是苏联自己犯了错,给全世界添了麻烦。

可这不代表我们就可以轻描淡写的抹杀掉所有拼了自己的性命做出牺牲的人,因为这些牺牲的人们也一样是无辜的。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和所有人一样都希望事态不要进一步扩大。

从爆炸当晚前去救火的消防员,第二天第一批进入现场并在接下来七个月始终在一线拍摄的摄影师伊戈尔克斯丁。到路面巡逻的警察,检测辐射值的部队,空投沙包和铅块的飞行员和军人,参与撤退行动的军人,抽干底部积水的消防员,进入反应堆内部检查的技师团,在不通风50度高温毫无防护的奋战的矿工们,50万的清洁者大军和用血肉之躯在辐射最高点搏斗的生化军人们。

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生命为所有人多争取了一点时间。哪怕只有一点点。访问中总有人说的一句话:“总要有人去做。”这句话一次次地出现,一次次地深深刺痛我。是的,总要有人去做。我们可以不去做,但起码我们可以尊重他们。

三人成虎啊。站在制高点作指点江山的样子总是很容易的。这样的观点不仅仅存在于今天通过一部电视剧而对30多年前一个跟我们并无相关的事件作出评价。而是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还记得前段时间大火牺牲的消防员吗,那几天网上总流传着一句话: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我的感受没有那么华丽,就4个字:懂得感恩。

我们的安定生活背后有太多的人在默默付出,他们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家庭,甚至生命。仅仅是为了让我们能平静的活着。


关于我:

那个老撕机  摄影师,行者,师从三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得主维托里奥.斯托拉罗先生,老司机,猫奴,够吗?我还能编。

我看过这世间许多的书,走过这世间许多的路,遇见过这世间许多的美好,错过过这世间许多的姻缘。才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中外历史研学游,加个群?

看嘴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