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度繁荣的唐朝丝织业(全文)

 贾伯瞻 2022-04-06

摘要:无论哪个时代,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衣”位于首位。唐朝的织染业高度发达,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推动,有劳动人民的血汗,有外来文明的给养,众多因素的催化,为我们带来一个高度繁荣的唐代丝织业。丝织产品种类多,纹样美,是祖先给我们的馈赠,也是激励我们发扬民族丝织业的动力。

关键词:官营染织业;民间丝织手工业;丝织品名目;锦;织锦纹样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073-01

纺织印染业是唐朝最大的手工业部门之一,纺织品的产量较以前有明显的增长,花色品种增加,纺织技术改良,织造品种多样化,其中丝织业的成就尤为突出。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朝的丝织工艺几乎遍布全国。唐朝前半期的丝绸生产,以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和华北地区为主,安史之乱后,南方较北方相对稳定,经济破坏少,兼之大量人口南迁,尤其是华东沿海地区的纺织业的发展,较北方更迅速,自此以后,大局已定。唐朝官营染织业承袭隋朝制度,在少府监下设染织署,其中有十个“作”专司织造,有五个“作”专司织带,有四个“作”专司纺织线,有六个“作”专司练染。唐朝民间丝织手工业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商品流通的扩大也不断增多,唐朝《朝野签载》“定州何明远大富”,“赀财巨万,家有绫机五百张”。唐朝农村的家庭纺织生产特别普及,统治阶级“授田”“租庸调制”等法令对纺织手工业起到了充分的推动作用。

唐朝的丝织品名目繁多,具有代表性的是绢、绫、罗、纱、绮、锦,每个类别旗下又有许多品种。

一、绢,质地紧密轻薄、细腻平挺的平纹类丝织物的通称。平纹类织物早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出现,并一直沿用至今,历代又有纨、c、纺、绨、J、(绸)等变化。

二、绫,以斜纹组织为基本特征的丝织品,可分为素绫和纹绫。素绫是单一的斜纹或变化斜纹织物,纹绫则是斜纹地上的单层暗花织物。绫是随时改变斜纹的组织以产生暗花,这样的制造方法称之为“提花”。唐朝以缭绫最为著名。白居易赞美“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三、纱,采用绞经组织使经线形成明显绞转的丝织物。以两根经线为一组(一地经,一绞经),起绞而成,密度较小。

四、罗,质地轻薄,经纱互相绞缠后成网孔装的丝织物。唐朝的罗多为花罗,如贡品中的单丝罗、瓜子罗、孔雀罗、宝花罗等,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唐朝白底绿花罗乃是现存花罗中的精品。

五、织成锦,是唐朝的高级丝织品之一,是从汉展而来的通经断纬的织物,花纹如同雕刻而成。武则天时,曾命工匠用此法及刺绣织成佛像400幅,分赠与各寺院及邻国,工艺成熟且精美绝伦。为后来宋朝发达的“缂丝”工艺奠定了基础。

六、锦,以提花织成各种花纹的多色的多重织物,质地厚重,富丽堂皇。锦是由“金”和“帛”组成,字面上,充分体现其高贵的身份和价值。汉朝刘熙《释名》中“锦,金也。作之用工重,其价如金,故惟尊者得服之”。唐朝的锦是用两组纬线或两组以上纬线和同一组经线交织而成。经线有交织经和夹经,用织物的正面纬浮线起花。

唐朝的织锦上的纹样丰富多彩,妙趣横生,这与前朝风格迥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型民族。农业耕作的特殊性,使人民长期定居于某一区域; 在同一空间区域内,要达到长期共存的目的,维持一定区域内家族之间,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会结构就是以血缘、宗法关系为纽带而建构起来的。因而,以动物、人物、历史神话等为主要题材是历史的必然性。同时,印度、希腊和西亚的艺术随着宗教流入中国,带来了新鲜的异域风情,经过唐朝劳动人民的加工改造,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人物纹样。在织锦上,主要有以下几种纹样。

一、连珠纹:由大小相同的圆环平行连接而成,圆环上以散点排列的圆点作为点缀,形似连珠。圆环内适形装饰动物、植物等主体纹饰。

二、团窠纹:简单度纹样组合呈圆形,将团窠纹按照规则散点排列组织,构成散点排列的四方连续图案。单独纹样有宝相花、瑞花、镜花等简单团花,复杂的有由中心与周边联合而成繁复团花组。

三、陵阳公样: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高祖太宗时,内库瑞锦对雉、斗羊、祥凤、游麟之状,创自师伦,至今传之。”窦师纶被封为陵阳公,因而他设计的纹样被称为陵阳公样。其构成都采用对称形式,两两相对,与周边花树结合,展现了具有浓郁东方民族自然主义的田园风格。

四、唐卷草:以波浪为构成骨架,在波峰与波谷间适形填充花卉纹样构成的连续纹样形式。

五、几何散点纹样:写实的人物、花鸟和建筑,以自然生长状态安排组织,生动而灵活。

唐朝的丝织工艺是中国手工艺领域里的一枝奇葩,绚丽而夺目。后人瞻仰赞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近水楼台,华夏民族的丝织工艺应该在当代乃至未来占据鳌头,这样才会无愧于前人卓越而无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回顾.中国图案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举报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