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唐朝最伟大皇帝,在战火中舞蹈,达到美学巅峰

 泰荣林黑皮 2022-04-06

图片

夜听古诗词(yetinggushici)

文/老谈

大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长安城武功县李氏别馆。

伴随着一声啼哭,唐国公的夫人,为他生下了第二个儿子。据说,这个婴儿出生之时,天有异象,有两条大龙在别馆外游戏,三天之后方才离去。

小孩长到四岁时,有个书生前往拜谒,书生对唐公说道:“从法相上看,您是个贵人,而且一定还有个贵子。”

等书生见到那个四岁娃娃,他惊奇地说道:“这孩子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

此时,唐国公已经有了反抗大隋的想法,唯恐书生泄露天机,准备杀了他。忽然,那个书生却消失了。

借着“济世安民”四个字,唐国公为儿子取名为“李世民”。他,就是日后的唐太宗。

有唐之一朝,要说最著名的皇帝,李世民说第二,估计没人敢称第一了。

图片


1

大唐战神

隋朝末年,杨广昏庸,群雄并起,天下一片混乱。李氏家族想要有所建树,他们除了与朝廷作对,还不得不与群雄争天下。

在山西境内,就存在着一支劲旅,其首领名曰刘武周。据史书记载,刘武周出生时,同样发生了怪异现象。

《新唐书》中说,某个夜晚,一个姓赵的女士在院中静坐,突然,一只周身布满火焰的雄鸡,从远方飞来,径直飞入赵氏的怀抱。不久之后,赵氏怀有身孕,所生之子即刘武周。

刘武周为人阴损、心狠手辣,然而,又很会笼络人心。

当时的马邑太守叫王仁恭,王太守原本很欣赏他,他将刘武周招致麾下,作总管虞侯。刘武周生活不检点,趁着当值的空闲,却与太守的侍女私通。

因为担心事情败露,自己可能被处死,刘武周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借机发动军民造反。他先是杀死提携自己的太守,然后又开仓放粮,慢慢的竟然啸聚起万余名士兵。

除了善于笼络人心,刘武周对于外交之事,同样十分在行。他突袭山西楼烦郡,占据大隋的汾阳宫,将俘获的宫女,全部贿赂给西北的突厥。作为回报,突厥赐给他狼头大旗,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

山西太原本来就是李渊的大本营,中国有句古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作为有志于争夺天下的唐国公,当然不能容忍刘武周的行为。

刘武周少年时便勇猛而凶悍,作为一个战争狂人,不等李渊动手,他竟然想到主动出击。

公元619年——此时李渊已称帝,大唐王朝始建立,刘武周勾结突厥,统帅两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杀来。他一路过关斩将,攻下榆次、夺取介州,继而围住太原。敌军气焰嚣张,唐朝将军纷纷败下阵来。

李渊不得不派儿子李元吉出战。身为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吉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善使一柄马槊,以骁勇善战而著称。李渊认为此战必胜。

刘武周一路高歌猛进,拿下平遥,夺取石州,侵略浩州,与李元吉在并州相逢。关于他们之间的大战,史书上用一句话略过,“齐王元吉委并州遁,武周入据之”。意思是说,李元吉放弃并州逃跑,刘武周进入并且占领了并州。

永安王李孝基,同样出师不利。他被刘武周的属下尉迟敬德打败——如果您看过《隋唐演义》,一定听说过尉迟敬德的大名。

万般无奈,李渊唯有祭出手底的王牌。他下诏命令秦王李世民出战。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用个很“中二”的说法,李世民与刘武周的大战,就是一场金龙与雄鸡的大战。他们究竟谁能取胜呢?

图片


2

有舞传世

笔者可以说的很“中二”,作为大唐战神级别的人物,李世民打仗时非常清醒,一点也不“中二”。

公元619年十二月份,正值隆冬季节,李世民亲率大军从龙门乘坚冰渡河,驻扎于绛州西南。眼见敌人锋芒正盛,他审时度势,并没有急躁冒进,而是采取“坚壁挫锐”的方针。一方面切断敌军粮道,另一方面避免主力决战。

几月之后,敌方因为缺乏粮食而无奈引兵离去。李世民大手一挥,唐军全军出击,他们一直追到“雀鼠谷”,到正午时分共打了八仗,八战八胜。

一路逃跑至介休城时,敌军虽尚有两万名士卒,却毫无战斗力可言。李世民再没有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他命令徐懋功、程咬金、秦琼等部将为北军,秦武通等部将当其南,一鼓作气将敌军击溃。

向来不可一世的刘武周,带着五百名骑兵,慌不择路地逃至突厥。

坦率的说,刘武周真的很强,大军压境之际,李渊甚至下过一道手敕:“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河东之地。”然而,另一方面,他不过是李世民众多对手中的一个而已。说的不客气些,与“大唐战神”相比,刘武周的战斗力,可能都不值一提。

今天我们还愿意去谈论他,是因为藉由这场战争,衍生出一套相当重要的乐舞大曲,即《秦王破阵乐》。

实际上,关于这首舞曲的起源,向来有不同的说法。本文采取《隋唐嘉话》里的观点:

“太宗之平刘武周,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军人相与为秦王《破阵乐》之曲,后编乐府。”

舞曲中有“破阵”二字,“破阵”即“破敌阵之法”的简称,换言之,这的确是一首军事题材的舞曲。

既然是军事题材,演奏这首舞曲时,必然有相当之规格。据《旧唐书》记载,演奏该舞曲时,“(一)百二十人披甲执戟”、“甲以银饰之”,舞者“皆擂大鼓,杂役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谷”。

另外,还有歌词曰:

受律辞元首,将相讨叛臣。

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完全可以想象,李世民看到一百二十人之众,听闻“声震百里”的气势,一定也会感同身受,想当然地追忆起自己曾经的军旅生活。

的确是这样的。据说,朝廷每次演奏此曲时,他常常亲自粉墨登场。民间有歌谣云:

自从唐王登龙位,制下了青铜一面锣。

魏征丞相撑鼓板,徐懋功先生打一打锣。

罗成将军唱小旦,程咬金跟上打手锣。

丢下丑角没人耍,把唐王急得无奈何。

头上卸下飞龙帽,身上脱下滚龙袍,

头上戴过簪字帽,脸上抹了个白眼窝。

文武百官笑呵呵,唐王天子耍丑角!

及至今天,陕西秦腔这一戏曲行当中,还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语:“秦腔重丑,唐代就有。”据说,丑角艺人在戏班里的身份最高,他如果不开脸,别的艺人不允许化妆;丑角艺人可以坐在任何戏箱子上,同理,别的演员则没有这个资格。

尊重丑角的原因,有一说是来自于唐玄宗,另一种说法,则是唐太宗。

图片


3

源远流长

《秦王破阵乐》是唐代最出名的三大乐曲之一(另两个则是《九功舞》以及《上元舞》)。

从官方以及政治角度考虑,它要比诸如《霓裳羽衣曲》更加郑重。毕竟,后者主要服务于帝王个人。

《破阵乐》绝不仅仅是为了赞扬李世民的英勇神武,还具有政治教化的作用。并且,这种教化延绵的时间,相当之长久。

《秦王破阵乐》后来被更名为《七德舞》。生活在中唐的诗人白居易,就以该舞曲为题,写过一首长诗。诸位读完前面几句,便可以体会这种教化的绵长: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

乐终稽首陈其事。

从武德年(约从公元618年开始),至元和年(约公元806年起始),其中经历过180余年。一个半世纪过去了,白居易犹然能,“观舞听歌知乐意”。

在这首长诗中,白居易用极大的篇幅,夸耀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到结尾处,他突然话锋一转,如此写道: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

岂徒耀神武,岂徒夸圣文。

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白居易的意思是说,即便流传了一百九十余年,难道只为了夸耀神武,夸耀文德吗?非也非也,太宗传下此歌舞的本意是,向子孙后代讲述,开国与治国的艰难与辛苦。

众所周知,唐太宗时著名的铮臣魏征,说过一段著名的话:“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魏征总是苦着一张脸,他试图告诉皇帝,与百姓相处何等不容易。李世民呢,则用一种很温和的方式,通过歌舞的形式,告诉子孙后代相同的道理,即,治国的确很艰难。

一百八十年之后呢?这首舞曲还会流行吗?

答案是必然的。史料记载,总体“文质彬彬”的宋朝皇帝,也会时常演奏这首曲目。譬如,宋太祖的宫廷演出中,保留了《破阵乐》、《七德》等曲目。而宋太宗亲自选的“十八首大曲”,其第一首叫《平戎破阵乐》,某种意义上,表达了大宋继承唐朝,“武乐为先”的传统。

除了中国,《秦王破阵乐》的“动荡山谷”之声,在国外能听到吗?

通过《大唐西域记》一书,玄奘法师记载说,他游历至印度时,曾见到当地的首领戒日王。戒日王感慨地说道:

我听闻贵国有秦王天子,“少而灵监,长而神武”、“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盛德之誉,诚有之乎?大唐国者,岂此是耶?”

对于戒日王的溢美之词,玄奘法师很“谦逊”地说道:“然。”

《破阵乐》除了在印度流传,同样传播至日本。相传,一个叫栗田道的遣唐使者,在武则天时期,将乐曲带回日本。流传至今,已经有用九种乐器演奏的不同版本传世。

除了在古代流行,《破阵乐》对今天的你我,有何种意义呢?

“秦王破阵乐”里面包含着阵法,表演之时,尽量做到进退有度、张弛有方、变化有据。一切就如古文中所载:

“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贯,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阵之形。”

李世民的阵法,当然不适用于今天的战争,却启发了我们如今的团体操演出。

诸位不妨把记忆拉回到,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从其中或许看到些许端倪。我们气势磅礴的团体演出,硬生生把外国人给看惊呆了。他们完全不能理解,究竟是因为什么,这么多人的演出,竟然如此之整齐划一。

殊不知,藉由《破阵乐》之曲,我们的某些行为与习惯,已经深深印刻进骨子里了。只需要稍加练习,就能轻易地惊艳整个世界。

狼狈的刘武周,永远不可能想象到,他的兵败,竟然产生如此深远之影响。

这是他一人的悲哀,这是中华民族的幸运,刘武周的失败,真值!

参考资料:

1, 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

2, 刘昫等:《旧唐书》

3, 王安潮:《<秦王破阵乐>考》

4, 李石根:《唐代大曲第一部——<秦王破阵乐>

5, 吕建康:《唐大曲<秦王破阵乐>探》

6, 章舜娇、林友标:《<秦王破阵乐>与团体操的文化传承》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