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校合作的基石是信任

 风动流年暖心情 2022-04-06

(1896)

家校合作的基石是信任

这是发生在上周三的一件事。学校大门口,一个中年男子气势汹汹地想往校园闯,被门卫拦了下来。原来,他家的孩子在课间被同班的学生欺负了,由于孩子比较内向,不敢向班主任说,就只有告诉了他的母亲。也就是大约十分钟前,他的母亲才把这事告诉了老师,九年级的宋校长已经亲自在处理此事。

按理说,两个十五六岁的男孩,发生一些身体接触,虽不应该,但也正常。作为家长,在没有了解青红皂白的情况下,把怒火撒向了学校的教育,非要学校给一个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的说法,确实让老师感到一种莫名的无语。

家校关系就像人与人相处一样,需要有一种真诚的交流,并因此建立起相互的信任,这样才能更好地凝聚起教育的合力。就像这件事一样,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家长要做的就是及时和老师沟通,并相信学校一定能妥善地处理好此事。如果连这种最基本的单纯的信任也没有,所谓的家校合作,似乎也就像一个肥皂泡一样弱不禁风。

现在的学生之所以越来越难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现在的家庭对学校教育越来越不理解,越来越苛刻的基础上,日积月累惯起来的。就像这个家长一样,他们对学校的管理、老师的教育持有怀疑的态度,他们习惯于站在个人或家庭的立场上看待教育、要求学校,却忽视了学校教育所面对的是“1对N”的现实。于是,他们就对学校的一些管理措施,例如手机管理等,不仅不支持,甚至还拖后腿,他们对老师的一些付出,例如报行程码,不仅不理解,甚至还口出恶言。在这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着的孩子,她们的一身戾气,也就不足为奇。信任是教育的空气,这种空气减少多少,教育的力量也就衰减多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家庭对学校的不信任呢?我想,也许与现在的家庭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以及家校之间沟通的越来越不顺畅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择校,有多少家庭花费巨资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了所谓的名校,若干年后,又有多少家庭有苦说不出地收获了失望。再比如说家校联系,有多少个父母,只有当孩子出了问题时才想起来到学校兴师问罪,平时呢,当孩子一次作业没有写、或者回家情绪低落时,他们为什么不到学校找老师交流了解一下心里的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重要,沟通多了,信任也就多了。有了信任,家校就更容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孩子成长的路上有了更多积极推进的力量。

信任是包容,有了信任,你就会感觉学校的各种要求与规范不再是苛刻,而是一种关爱与亲切。信任是鼓励,有了信任,老师的精湛的教学、用心的关爱就能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信任是成长,有了信任,在职业教育人的精心呵护下,孩子快乐生长的样子就一定能让你既安心又放心。

一周过去了,听班主任讲,那个气势汹汹的男子,再没有传来任何消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