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名家男科病辨治实录之男性不育(十七)

 mxb08 2022-04-07

二、孙自学辨治男性不育经验

孙自学辨治男性不育,倡导“中西汇通,病证结合,夫妻同治,指导受孕”的理念,临证突出辨证分型治疗,常用对药,善用血肉有情之品,巧用引经药,妙用栓剂,同时注意配合心理疏导和饮食疗法,其疗效较好。

(一)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孙氏认为,导致男性不育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男性生育功能的正常维持,有赖于脏腑、气血和经络等功能的正常,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肾藏精,主生殖;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以滋养先天之精;肝藏血,主疏泄,精血互生;心主神志,主血脉,为正常生殖活动之统帅。故脏腑之中,与不育关系密切的为肝、脾、心、肾,其中肾尤为重要。湿热、痰浊、瘀血、毒邪是其主要病理因素。或因先天不足。恣情纵欲,而致肾精不足而不育;或因手淫无度、房事不节导致肾的阴阳虚衰而致不育;或因忧思恼怒,肝郁气滞,疏洲失职,气血失调而致不育;或因嗜食辛辣,蕴湿生热,湿热下注宗筋,瘀阻精窍而致不育;或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精不化生而致不育。

(二)治疗原则

对不育症的治疗,孙氏倡导“中西汇通,病证结合,夫妻同治,指导受孕”的理念,临证时师古而不泥古,既吸取古代医籍之精华,又结合现代科技之成果。对不育夫妇双方都进行系统检查,排除女方病变后,有针对性地治疗男性不育。首先明确病因,如常见的内分泌功能紊乱、精索静脉曲张、免疫功能异常、生殖系感染等原因,然后再运用中医学理论确定治疗原则,其中补肾填精是重要治则。注重调理肾之阴阳,补充肾之精气,疏通肾之精道,同时兼顾调理心、肝、脾。本病往往虚实夹杂,本虚标实,所以应攻补兼施,祛邪的同时要适当补肾,补肾的同时还要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疏肝解郁等。

(三)辨证分型

孙氏认为,专科体检当属辨体论治,尤要慎重,现代科技之检验当属望诊之延伸,亦不可少。临床将不育症分为肾精亏造、肾阳健度、肾阴号虚、气血两庞、湿热下注、肝郁气滞魏阳脉络等证型。游用方剂有五子衍宗丸、六味地黄丸、十全大补汤、程氏薛分清休、逍遥散、血府逐瘀汤等。常用药物有老丝子、拘杞子、热地、山药、山茱萸、黄精、巴戟天、红参、车前子、白花蛇舌草、穿山甲、路路通等。孙氏认为,以上证型有时单独出现,但常见二证或二证以上相兼为病,如肾虚湿热、肾虚肝郁、肾虚湿热兼瘀等,而又以肾虚湿热兼瘀证最为前见。临证当谨守病机,灵活掌握,因人而异,辨证施治。

(四)用药特点

1、常用对药 孙氏用药,思路独特,讲究疗效,常用对药。如滋补肾阴用枸杞子配菟丝子,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温补肾阳用仙茅合淫羊藿,使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调气血多用黄芪与丹参,气得充,血得行,则周流全身;清利湿热以草藓伍车前子,使清浊自分,浊者自去,湿热得平;固精止遗用金樱子和实,涩精止遗,精得闭藏;精液不化用乌梅和生麦芽

2.善用血肉有情之品孙氏临证,善用血肉有情之品,温肾助阳用鹿角胶、黄狗肾,滋补肾阴用龟甲,助勃起痿用蜈蚣、地龙,活血通络用穿山甲等。

3.巧用引经药 引经即引导药力直达病所,或引药上升、下降、达表、人里。如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不育,用川牛膝引药下行,用穿山甲引诸药直达腺体内部;阴虚火旺之证,滋阴时稍加肉桂引火归原;又可阳中求阴;湿热兼瘀致小便不利用灯心草,引诸药达尿道。

4.妙用栓剂 用栓剂经直肠给药治疗疾病的方法源于汉代,《伤寒论》中有蜜煎导塞入肛门治疗便秘的记载,并详细记述了制作及使用方法。《理瀹骈文》中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孙氏精选中药、合理配伍,研制出经直肠给药的前列栓(由金银花、大黄、丹参、赤芍、生薏苡仁、川楝子、穿山甲等组成),对于湿热兼瘀型前列腺炎、精液不液化引起的不育及免疫性不育,效果良好。

(五)辅助疗法

孙氏在辨证用药的同时,常辅以心理疏导、饮食疗法等以提高疗效。不育夫妇往往有来自社会及家庭的压力和精神负担,心理疏导能使患者建立自信,减轻压力,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另外,嘱患者每天吃两个苹果,这对于不育患者来讲,能起到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因为苹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锌,维生素C能起到抗氧化作用,消除体内自由基,改善精子的功能,微量元素锌对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不育症患者非常有益。

〔王希兰,吴宏东·孙自学治疗男性不育经验。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8):79.]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版权原作者联系我们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