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来做旧体诗五十一首,自忖远过康震郦波之流,愿方家有以鉴之

 春色红杏 2022-04-07
文章图片1

速写闻一多先生像有感

斜月亭台淡月花,红烛一寸已天涯。

先生何妨一下楼,死水犹得唤鸣蛙。

须发如炬眉如剑,碧血涓滴染芳华。

青衫一带云水逝,故拈片纸作涂鸦。

寒雨

寒雨嫌春太酽浓,滴滴注注到黄昏。

浅浅群芳失颜色,悠悠长空过暮云。

淡酒慢酌添醇厚,粗茶细品有清芬。

莫谓人间多寂寥,斑鸠殷勤送远音。

摹明陈洪绶《阮修沽酒图》有感

杖挂百文钱,未酌已醺然。

上饮何须酒?佳酿遍大千。

若非此物累,飘飘早成仙。

千载风云乱,知公醉哪边?

乡居偶忆二首

其一 双泉

泉分苦甜效沧浪,酒有好恶自分杯。

偶忆当年乡居日,杜仲林下送斜晖。

其二 华原

弱冠执教事,三载居河滨。

民称九省聚,我独孑然身。

秋苇一抔雪,夏麦满目金。

鹳雀每相望,不觉到黄昏。

打坐得句,用顶针格

迷藏一捉四十秋,彼岸原来在二楼。

起坐时节光景好,红李花开满枝头。

红李花开满枝头,一花自有一花秋。

此花映日光熠熠,彼花随水荡悠悠。

彼花随水荡悠悠,浮沉冷暖过心头。

逆流求财多商贾,顺水阅山有钓叟。

顺水阅山有钓叟,一网打尽江湖秋。

一棹点破云水梦,一壶饮空万古愁。

闻深圳“胡红梅抄袭事件”有感

其一

红梅爱借别花色,占尽东风第一枝。

熙熙天下皆‬名利,何苦教苑费栖迟?

其二

昔闻海南校长跪,今有深圳红梅抄。

无骨尚得钙来补,无良何物可癒疗?

其三

初心想必亦皎然,奈何红尘侵华年。

劝君放下六便士,山海无边月正圆。

临于右任《出师表》有感

其一

伯循是我师,已得三分通。

平稳书生色,奇崛义士风。

中锋表忠荩,飞白藏深情。

翰墨非小可,亦能作剑鸣!

其二

邯郸学步未可轻,旧我死尽新我生。

惜乎错会翩然旨,仓皇归去类犬形。

读梁漱溟先生《儒佛异同论》有感

其一

学佛二十载,今到梁公坛。

不作玄妙语,俱是寻常言。

一刀取性命,和盘托君前。

且读且惊呼,掩卷泪潸然。

其二

忽忽二十载,彷徨儒佛间。

颟顸孔孟教,荒废释迦言。

入世缺肝胆,出尘有绊牵。

殊途归一径,当处即家山。

其三

梁公一伸脚,踏翻两只船。

得力大手印,行愿到乡间。

偶作金刚怒,终成绕指绵。

读罢阖目坐,虚空尽法言。

晨起偶见

春阴薄如新醅酒,花重恰似扶醉游。

最是新叶煞风景,片片催在花后头。

题富贵竹

家养富贵竹一瓶,已逾十年。晨昏相对,默然有所契,因缀数语记之。

葱葱郁郁,娉娉婷婷。

无花无果,有水有瓶。

删其冗枝,纳彼清风。

金身丈六,一握‬盈盈‬。

无开无谢,载枯载荣。

是真富贵,自在光明。

红楼感怀十七韵

1990年第一遍通读《红楼梦》,忽忽于今三十年矣!

今年自3月12日至4月23日,历时43天,完成《红楼梦》第二遍的通读。且读且思,随感随题,得七律十三首,五律四首,语涉人物、作者、情节。读写过程,如醉如痴,法喜充满,折服于经典之伟大,曹雪芹之伟大,我中华文化之伟大。因纂集所作,以便检览,并祈同道中人有以教之。

还泪

三生石畔日盘桓,遂结来世不解缘。

初见岂料即重逢,浪语道破是真言。

草木形骸脱略易,神仙眷属结缡难。

迢遥烟水为何事?一生清泪向君还。

可巧

一卷红楼多僧道,明暗关节每相牵。

四季白蕊集齐易,四时甘露辐凑难。

美人幸有高士护,热毒端赖冷香丸。

奇药医病难医命,可巧到头亦枉然。

不遇

月细风残竹影暗,倚栏含泪意痴痴。

听他金玉频笑语,怜我木石自支离。

多事湘妃每唼喋,解意红烛亦唏嘘。

何如且展雪浪笺,半为梅花半为诗。

文字

百万华章百万军,辞采风流迈群伦。

高古幽微从尔雅,丰赡清通类说文。

隽言每感情性淡,俚语翻觉世味真。

卅载重读红楼梦,檐庑层层入院深。

雪芹(一)

繁华阅尽悟空无,潦倒唯余枕上书。

残墨和血知冷暖,白粥当酒供歌哭。

文章不过劫余事,匹夫亦可作春秋。

广陵一曲听弦断,西山秋色满亭楼。

雪芹(二)

无边风月一鉴收,批阅增删到此楼。

二敦殷勤伴笑语,脂生解味费丹朱。

年少金陵红绡帐,垂老西山黄叶书。

草草浮生无限意,一语道断万事休。

雪芹(三)

篱畔无菊愧陶令,杖端挂钱效阮修。

一杯须酹纸上客,十年风雨共歌哭。

奈何怡红快绿处,不堪飞雪古渡头。

莫谓先生贫病死,精魂早登七宝楼。

蘅芜

简素最是薛蘅芜,一脉花溆绕空庐。

闻香认取芷兰地,扶藤细数珊瑚珠。

白菊数枝足清赏,奇书两部耐久读。

谁家归舟过萝港,欸乃声到水西头。

联句

芦雪庭前雪没膝,联句谁争第一枝?

最是远游增识见,从来别离助才思。

一样冰雪聪明质,三分情性各相宜。

宫裁道断合头语,犹有余情逐雪飞。

吟咏

一部红楼多吟咏,费却曹公几囊诗?

时为僧道发谵语,又替裙钗作判词。

危栏倚尽明月夜,秋窗听断风雨夕。

焉得崔九堂前客,抱琴歌遍十二支?

上卷读罢

碧桃伴我阅红楼,花影渐随日影移。

谁借覆雨翻云手,留得鸿爪印雪泥。

芷兰香透蘅芜苑,湘妃泪满潇湘枝。

半部读完舒倦眼,正是华灯初上时。

终卷有感(一)

一纸功名游戏罢,毗陵风雪证缘空。

赤足已废昨日履,猩毡犹是旧年篷。

安禅又坠文字边,葛藤事业付悼红。

何年黄昏风雨后,何人掩卷对孤灯?

终卷有感(二)

少读红楼曾洒泪,中年况味又不同。

厌借杯酒浇块垒,翻觉平淡转酽浓。

茶烟寂寞逐笑语,风月伶仃入晚钟。

一梦勾留平生事,未审墨成与血成?

小红

小红在今日,必当成网红。

一段奶奶令,四五门子清。

讳玉固卑下,遗帕有深情。

合该悦凤姐,裙钗亦惺惺。

换纱

除却绿纱旧,换作软烟罗。

爱它好颜色,窗前久消磨。

素笺敷淡彩,日影转凉薄。

新词谁与诵?回头见鹦哥。

刘姥姥

红楼有真人,第一姥姥刘。

曾因打秋风,赚得花满头。

岂唯樽前笑,劫后赖救赎。

好玩谁堪比?西方有桑丘。

湘云

宴开红香圃,醉倚芍药栏。

鲛帕作花枕,青石磴上眠。

落红织锦衾,小憩亦沉酣。

怜她云鬓乱,倩谁捧镜奁?

夜临《书谱》有感

走笔书谱意何为?

未忍年华付劫灰。

亦步亦趋近形貌,

不激不厉远风规。

墨蕴天道辨真假,

笔含人情明是非。

满纸烟云来眼底,

东窗隐隐透熹微。

庚子初秋驱车自潼关至韩城

潼关欢饮罢,单车走沿黄。

桃林隐关塞,韩原蕴华章。

但爱胡卜美,何惧秋雨凉?

归去且徐行,芝川在前方。

过黄河合阳东雷段,极宽阔

大河出龙门,浩瀚过莘野。

奔腾作徐行,喧哗转静默。

三千不平路,一曲无声歌。

个中何滋味,凭君自斟酌。

戏仿日本俳句四首

其一

四月黄昏暖,

雨丝拂面沁微寒,

那朵透明伞。

其二

忽觉月不远,

丹轩梓园顶楼边,

也就一竹竿。

其三

爱听煮茶声,

催我入眠温旧梦,

铜炊火正红。

其四

儿时冬门帘,

土布穗子扣夹板,

出入打青砖。

西湖四章

辛丑仲夏,过西湖孤山,拜谒先贤墓冢祠像,感慨良多。北归旅次,吟成四韵,庶作一瓣心香,以奉先贤,并飨同道中人。

其一:苏小小墓

西泠三五旧亭台,

漠漠寒林鸟低徊。

谁家轻舟放湖去,

嘤咛笑语逐浪来。

其二:苏曼殊墓

形骸已尽脱略去,

世情未必皆空无。

弥留牵念唯老母,

幸有湖山为照拂。

其三:陈英士像

商贾经营近而立,

革命十载洒血还。

造化不许英雄老,

何堪迟暮忆当年。

其四:秋瑾墓

黄龙未斩龙泉断,喋血轩亭天地寒。

鉴湖何处觅羁旅,东海依旧起波澜。

未必词章惊一座,敢举身命荐‬轩辕。

幸有西泠一抔土,许君心事寄云帆。

陈炉古镇

北山有陈炉,遗世若仙姝。

黄土为筋骨,烈焰作肌肤。

朝借红日丹,暮还彩霞朱。

谁解心底事,鸣凤满苍梧。

玉华宫玄奘大师纪念馆

烟水百城过,长安亦不居。

南山固葳蕤,市廛动朝夕。

闻道玉华好,犹可寄幻躯。

折松濡溪水,借云写唯识。

苏州观康有为先生墨宝

其一

将书扇面学小楷,为题摩崖习魏碑。

忽忆姑苏拜南海,满纸烟云上翠微。

其二

但知公车振群伦,仓皇不坠忧国心。

何期展卷瞻墨迹,铮铮俱作金石音。

柿与雀(仿乐府体)

南窗对红柿,秋深一树丹。

时有大山雀,飞来枝叶间。

尾如浓墨色,背现雾霭蓝。

啄食三两口,啼鸣益恣欢。

忽而振翅去,逐嬉上云端。

回眸时一望,红紫正斑斓。

读《杜诗》

千五百首三千页,

日不停读夜不辍。

意气风发走齐鲁,

裘马清狂过吴越。

一朝揖别长安阙,

关山凄凉秦州月。

草堂篱墙久寥落,

斯人已逝青青陌。

君不见西岭千秋雪犹寒,

漫山杂花燃似火,

少陵十里屐痕没。

君不见广厦万间升平乐,

弦歌何必旧吟哦,

对此谁不中肠热?

文章图片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