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毛选》系列解读之外我将开设一个新的系列,与大家共同持续研讨《天道》思想。这其中,我也会穿插一些《毛选》的思维,用以对比和印证。 对于《天道》这部剧的认知,网络上褒贬不一。有人奉若神明,也有人弃如敝屣。我觉得这两种观点都是对的,《天道》这部剧引发这么多人的关注和思考必有其思想性和启发性。但一定也有局限性,任何时代的产物,都有时代的局限性,《天道》也不例外。 如果站在更高的维度上批评《天道》我认为是有必要的。比如《毛选》对于政治文化的理解就要比《天道》的理解深刻很多。否则天道的某些认知无法解释一些最近的政治现象。天道认为现象由制度决定,制度由文化决定,丁元英说了一个例子:俄罗斯这个伟大民族,历史上从来没有被枪炮征服过,但是在两大阵营几十年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中,败倒在自己还未搞懂的文化中。盎格鲁撒克逊人用尊重客观规律的文化赢得了飞机大炮从未赢得的东西。但是,美国人尊重客观规律的文化并不是战无不胜的,起码在越南和阿富汗就战败了。 塔利班用当今世界上最落后闭塞愚昧的文化,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打得美国“尊重客观规律的文化”丢盔弃甲,狼狈逃窜。这个问题用天道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划分,显然无法解决,但是《毛选》的政治思想就能解释,因为天道的强势文化只是商业世界的文化,以赚钱为目标,但是强势的政治文化必须还有普适性,人民性,为谁服务的问题。这个差别如同《西游记》中的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一个只能自救,一个却能普度众生。这是《天道》思维的局限性,也可能是丁元英这个留学公知的思维局限。 当然,跳出这个政治思维的极限对比,《天道》中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凡人还是有非常积极的启发性的。网络上大多数批评《天道》思想的人,其实还是未看懂《天道》。 比如说有人认为:绝大多数人喜欢《天道》,是因为里面的精彩对话和主角的精彩演绎,也想从中吸取一些经验,提升自身的认知和提高境界。为什么说并没有太深刻的东西呢?因为里面的台词和情节有些故弄玄虚了。 其实,我想说,读懂《天道》的第一步,恰恰就是抛弃丁元英,抛弃他的只言片语,精彩台词。如果做不到这点,就谈不上读懂《天道》。《天道》思想的核心观点是自我救赎之道,就是抛弃对救主的依赖,走上自我觉醒的道路。 如果看天道把丁元英当做神、当做救世主,把他的只言片语拿过来反复研究,奉为圭梨,那么离叶晓明、刘冰就不远了。 读懂《天道》的第一步,就是抛弃丁元英。丁元英只是这部剧中的布道者,作者借他的口说出了文化属性的定义和一些基本原理。这部剧非常奇特,他的形式主角恰恰不是主角,丁在这部剧故事进程的三年中,什么也没有得到,也没有失去和改变,他还是他,孤身而来孤身而去,这就是作者的暗示。 这部剧的真正主角,是故事中的其他角色,肖雅文、欧阳雪、韩楚风、叶晓明、刘冰这些人都是主角,就是你我他,这些人物的命运才是作者给读者传递的思想。 读不懂这一层,《天道》的认知还是太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