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风铃:《济南泉韵》,涤荡心灵

 中学生读写 2022-04-07

济南泉韵

  

| 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七(7) 张歆雨

一提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泉”,济南因泉闻名,泉使济南独具韵味。

盛夏时节的趵突泉公园,清冽的泉水波光粼粼,斑斓的锦鲤在水中成群嬉戏。岸边的翠柳,在习习的微风中抚弄着长发,如亭亭玉立的姑娘。几位调皮的少女,更是把秀发垂到了水中,与鱼儿们嬉戏。汉白玉打造的围栏,更为这姹紫嫣红的景致装饰了画框似的,平添了一份雅意和沉静。这令人欲醉的夏日美景,让我的心也变得柔软起来。

趵突泉公园共计泉眼21处,公园内,亭、轩、廊、榭错落有致。穿过长廊,再择一条小径,就连石缝中也常常会涌出澄澈的泉水,生出鲜嫩的青苔,我不由得赞叹生命之蓬勃。漫步到观澜亭,亭边矗立的石碑上,“第一泉”三个大字映入了眼帘,不知当年,词人李清照是否曾驻足此地,或在岸边折一枝柳,吟唱着悠悠的词曲呢?在亭中小坐,聆听着鸟雀欢歌,汩汩的清泉翻涌起洁白的水花,也为酷热的夏季带来了几分清凉。水底不只有石,还有无数的硬币,这也是趵突泉的特色,人们向水中投掷一枚硬币,并许下美好的心愿,期待圣洁的泉水能庇佑他们事事顺遂,这数不胜数的硬币,饱含了多少平凡人最虔诚、最美好的祈愿啊!在泉边静坐的时刻,鸟鸣清脆、泉水淙淙,竟有几分禅味,我的世界也仿佛在一瞬间安静了。

趵突泉公园另一随处可见的景观,便是楹联。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慕名来到趵突泉,只为一睹这“天下第一泉”的磅礴。泉水洗涤了人们的心灵,也涵育了文人墨宝,为我们回望历史、贯通古今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常吼半天雷”,这对楹联,题写于观澜亭两侧,出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之手,其笔法苍劲老练,入木三分。而联中所描述的,正是趵突泉喷涌的景观——平地涌起三尺雪白的泉水,一年四季都像雷声一样响亮。我想,趵突泉的壮观景象一定触动了蒲松龄先生,才诞生了如此动人的佳句。除了观澜亭,趵突泉公园还有许多小亭,金黄的琉璃瓦顶,纹样别致的彩绘,四根笔直的漆红大柱上悬挂着黑匾,匾上描金的楹联,更为园林的景致添加了言之不尽的光彩和意味。

除趵突泉外,济南颇具特色的泉水当属黑虎泉。对我而言,黑虎泉最特别的景致并非泉,而是穿梭来往的人流。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的人们,对泉水有着一种独特的信仰,他们深信泉水能够使人摆脱疾病,更能驱散邪恶。于是黄昏时分,总会见到有老者们提着大大小小的容器,来到泉边打水。对于当地人来说,泉不仅守护着他们的家乡,更是上天对人们的一种馈赠。络绎不绝的“打水客”,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也成了济南市井生活的重要部分。

重游趵突泉,再次涤荡了我的心灵。少年的我,应当像泉水般勃发向上,但永远不能失去的,是心底的纯洁和清澈。愿我们都能在心灵中存着这一份清纯,留得这一份清淡余地,就像济南清澄的泉水。

(指导老师:刘天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