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委屈过后…

 新用户3393huHC 2022-04-07

这篇文章,我纠结了两天,昨天到了晚上十一点五十,我才决定再等等,所以昨天公众号没有发文。同时,我深切的感受到,当我们说起别人的事情时,总是轻松而自在,说起自己的事情时,却会犹豫和纠结。

那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忙着手头的工作,进来了其他单位的男性俩,我起身说我给你们倒杯水吧,这个时候,其中一人用手按着我的肩膀说:“不用啦,你忙你的吧。”我抬头对视了下,然后我沉默的坐下了…虽然我穿着外套,但我真的被按肩膀这个举动给冒犯到了。我认为在当代已经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社交礼仪,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样,这是尊重,但也是在表达着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合适的社交距离感。

但尽管如此,我居然还是在感到不快的同时,又陷入了深深自责:我对这样的肢体接触有非常强烈的抵触情绪,但为什么我没有有效避免掉呢?我以为这事是可以避免的,但它就是猝不及防的发生了。当这种自责到了一定程度了,我需要倾诉一下。

于是我想了又想,放下kindle,拿起了手机,打开了对话框,输入了事情经过以及我的感受。虽然对于别人来说,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ta回复了:

“不是每个人对“教养”这个东西都能理解的。”

“不要气自己。”

“气自己是典型的“责备受害者”的心理。”

“如果还有再犯,明确告诉对方,请不要碰我。”

“训练久了这种思考,就可以成为下意识的举措了。”

无论对错,但是那时那刻,这种既包含了正义态度又给予了方法的聊天,让我快要坍塌的心理有了一些复原。虽然我随后依然是平复到了凌晨几点才睡着,但我已经好很多了。

所以如果我们遇到这种事,首选的倾诉对象,一是不会觉得我们小题大做,二是能给我们一些合理的建议来让自己好受一些。最主要是我们要确定的是,对方不会说些无关痛痒的敷衍之话。

只是一个隔着衣服按肩膀的举动,足以让我觉得无所适从并且感到非常不适,很难想象受到侵害的人,会是怎么样的痛苦深渊。

当别人的苦痛事实真正发生了的时,我们千万不要做一个冷漠的看客,至少要善良一些。人是可以感受善意或者是恶意的。工作换过几个行业,接触过很多人,在我记忆中,这种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因此发生时,让我觉得这件事情挺严重的。

我一直在犹豫这件事要不要拿出来写写,写出来是否会被议论成小题大做?我之前写了一截,犹豫要不要写下去?后来写完后,我又再度和我那位朋友进行了交流。他说:

“我觉得真正的教养不是男女授受不清,而是尊重对方的舒适感。他犯的错可能在于没有给予你相应的尊重,在他眼里可能碰一下不算什么,所以可能他对男女都这样。你会感到不舒服,是因为他侵犯了你男女有别的概念,如果他碰了我,我也会感到不舒服,因为他侵犯了我空间的概念。这和性别本身无关。”

这是一种可能性,但是至于对方究竟如何想,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作为当事人本身的感受。如果当时被冒犯时的沉默是教养,那么我现在以文说话。也许写了,会有很多问题,但是不写,则是我连表达伤害的勇气都没有。

家庭和学校教育让我学会要有教养,但某些社会人往往让我看到了没教养的表现,所以我不能无时无刻因为想要为了保持教养,就因此而丢失了表达自己情绪的权利。或许会见仁见智。或许这篇文章带有一些情绪。无可厚非的是,有时,文字是我表达的另一种途径,我不想让这条路显得过窄。

这篇文章没指名道姓,但又能让当事人知道我说的是谁。朋友问,你担心对方看到吗?我想了想,我希望他能看到。这是我最后维系的体面和坚定态度了。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