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的九大权术之二虚实之术

 莫为天下先 2022-04-07

“历史的长河里横躺着我们未来的秘密。”对历史的梳理和解读不是为了消遣和娱乐,而是为了烛照我们的今天和明天。旨在以古为鉴,警示今朝,昭示未来。

虚实之术

近代史上,曾国藩可谓是一个深谙虚实之术的谋略大家。早年仕途得意,十年七迁,从七品芝麻官升迁为二品大员,靠的就是无双的谋略智慧,以及对国家大势的判断和与自身努力方向的结合。彼时,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他开始进行武装团练,后来发展成为湘军,最终壮大为倍受清政府倚重的重要力量。

同治三年,在剿灭太平军的战役中,亲率湘军攻陷天京。当时国家动荡,人心丧乱。作为权倾朝野之人,若有异志,必然可对清政府取而代之。但曾国藩在手握重兵之际,毅然选择了自剪羽翼、上疏自请撤军的请求,该份谋略和魄力便异于常人。

一个靠部队,以军功起家之人,功成名就之后,又主动上疏裁撤军队,从他这一发一收之中,可以看出是一个精通有无之道的人。结合当时的国家形势,若无部队,他绝不可能在当时大环境中脱颖而出。所以,在那样的节点,他极力发展部队,利用“有”来谋求自己的进步。被清政府授以两江总都之职,并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可谓一时间权倾内外。在太平天国失败后,曾国藩通过上疏裁军,显示忠心,消解了清政府的猜疑和忌惮,赢得了慈禧的信任和进一步赏识。紧接着清政府授予曾国藩为一等勇毅侯,使其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

虚,就是没有;实,就是有。掌握了虚实之术,就掌握了有无之道。正是凭借着“无”,曾国藩才进一步实现了“有”。可以说,只有像曾国藩那样参透有无,熟练运用虚实之术的人,才能安然渡过盛名之下的后半生并最终得以善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