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有一定经验的投资者,都喜欢在找到了充分的理由之后再进行买卖。价值投资者通常会在基本面向好或估值较低时买入,在基本面变差或估值过高时卖出;趋势投资者通常会在技术面走强时或趋势变好时买入,在技术面走弱或趋势变坏时卖出。虽然每个人对基本面或技术面的判断并不一定正确,但对大部分策略来说,这种做法其实并没有问题,而且应该是比不作任何分析,随意冲动的胡乱买卖要好上很多的。 但对于主要根据客观标准来选择品种的摊大饼策略来说,单个品种买卖的理由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如果非得找个理由的话,那摊大饼策略最常见的买卖理由,就是其相对其他大饼品种的排名变化。因为摊大饼策略不是在争夺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在追求整体的稳定盈利。所以,你需要有全局思维,将大饼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通盘考虑并轮动。轮动需要以客观的大饼品种入选标准为依据,讲究的是杀伐果断,符合标准轮入,不符合标准轮出,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如果成天犹犹豫豫,这也不敢下手买,那也舍不得卖的话,往往就效果不佳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某中学某年级有300名学生(大饼的候选品种),其中成绩最好的50个被编入了重点班(入选大饼),其余则被编入普通班(大饼候选)。即使重点班所有的学生都很努力也很优秀,但如果普通班中出现了成绩明显强于大部分重点班同学的学生,学校可能就会考虑将其加入重点班,并将重点班中排名靠后的同学调入普通班,这就是学生的轮动。 当然,如果每进行一次小测验就调整一次学生,未免会太过频繁,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多数学校都会选择每学期或每学年才调整一次,这就是定期轮动。摊大饼定期轮动的频率是每周、每月还是每季,并没有一定的标准,需要根据大饼的具体情况以及个人的投资风格来确定。 如果重点班有学生出现了重大问题完全跟不上进度,或者普通班有学生突然文曲星附体成绩突飞猛进,那即使没有到学期或学年结束,学校也也可能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是不定期轮动。在实战中,我们通常会通过盯盘,或使用盘中提醒及条件单,来发现需要不定期轮动的大涨或大跌品种,并执行轮动。 以可转债双低大饼来举个例子吧。假设我简单粗暴地把大饼的入选条件设定为双低前30名吧,那么对于每天几毛几分地慢慢上涨到双低前40-50名的品种,我们可以等上一两周,到本轮动周期结束之后,再根据新的排名表考虑把它们轮动出去,并将排名更靠前的品种轮入。但如果有品种突然冲上了130、140元,排名急剧下降,且出现了明显的冲高回落,那我们可能就需要考虑立即将其轮出,保住你的胜利果实了。 本节所说的定期轮动和不定期轮动,都是指的同质化轮动,也就是对所有品种都只采用一条标准,例如学生的总成绩、转债的双低或低价、股票的PE或PB来进行轮动。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有的擅长语文、有的擅长数理化、有的擅长英语;每个股票或转债也是不同的,有的适合短线、有的适合长线、有的适合防守或套利。因此,根据市场和板块的具体状态,考虑到大饼作为一个整体的进攻防守性、市场适应性以及对风险的控制等因素,我们有时也需要在不同特点的大饼品种之间进行差异化的轮动。这个还是下一节再细说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