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一夜之间,上海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又增加了3千多人。 其他城市也不遑多让,从天津到兰州,从杭州到深圳,到西安,再到青岛,吉林。 大半个中国又被疫情“染红”了,无数人再次过起了居家隔离的日子。 图片为最新全国疫情分布概况,数据截止至4月7日 于是,一幕幕家庭矛盾也再度上演,有孩子的家庭更是越演越烈。 逐渐升级的家庭战争 有位上海妈妈吐槽了她被居家隔离的日子。 最开始,因为对疫情的紧张、恐慌,因此全家人都没有什么太高要求,只求家人不感冒、不发烧、不咳嗽、不确诊足矣。 用这位妈妈的话说就是,开始的那段日子基本上能吃就吃,能睡就睡,能歇就歇,孩子们呢?能玩就玩,谁也没什么意见。 总的来说,除了偶尔神经发紧外,一家人倒是其乐融融。 但时间一久,可能是麻木了,也可能是觉悟了,在一天吃早饭的时候,全家人都下定了决心,不能再这样荒废下去了! 他们开始规划生活,充分利用居家的时间,不再放任自流。 于是,电视插座被拔掉了,手机被收起来了。 孩子们不能再随意看电视,该学习的学习,该锻炼身体的锻炼身体。 哪怕是玩玩具也比看电视、玩手机强,这位妈妈当时是这样交代自家老公的。 但不能光要求孩子,父母总要以身作则,于是老公也提出来禁止老婆追剧的条款。 她则不甘示弱地要求老公承包做饭重任,她来洗碗,因为她做饭真的很难吃,也不喜欢研究美食。 但老公居然反对这项提议,还神回复道:“难吃?正好少吃点儿,这个档口就需要难吃的省点儿粮草,青菜多难买呢。” 最终结果,她以辅导两个孩子功课的代价应下了做饭的差事,一切都规划得合情合理。 老公自告奋勇,跃跃欲试,按他的话说,平时缺失了这个陪伴学习,他要趁机补上…… 但这位妈妈还是“于心不忍”地留下了二宝给自己辅导,对于老公不同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她一向是不怎么“感冒”的。 一切敲定,一家人便紧锣密鼓地开干了。 图片源自电视剧《虎妈猫爸》截图,与文章内容无关 那天阳光正好,这位妈妈带着愉悦、上进的心情把被褥晒到阳台,整理卧室,接着又整理这几天储备的米面油到储物间。 同时把攒了好多天的脏衣服放到洗衣机洗着,这期间还做了午饭。 与此同时,老公那边一会儿弄弄窗纱,一会儿养虫喂鱼,一会儿抽根烟,一会儿打个电话。 孩子那边,她已经喊了无数遍带孩子学习,喊喊就写会儿,没一会儿孩子们就又玩起来了,到最后作业也没有写完。 她的心情开始有点不美丽了,心想:我就不该说那句玩玩具比玩手机强的话,老公也是的,既然接下了辅导孩子功课的活,还这不紧不慢的态度,到头来还要自己操心。 当时,她忙着手头上的事情,并没有和老公争论什么,但一颗雷已经埋在了她的心里。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她将饭菜端上桌,晚饭很简单,只有一个菜,老公看了一眼去厨房拿了瓶腐乳,然后就着腐乳吃起了白饭,菜碰都没碰一下。 大女儿也在一旁叨叨着,妈妈你这做的没有爸爸做的丰盛啊?她说你赶紧吃吧! 可她的心里难受极了,累死累活的,做饭没人爱吃,还一脸嫌弃。 更可恨的是,中午的碗,晚上的碗老公都没洗,说是放着,等多攒点再一起洗。 不分工就算了,既然明确分工了,又不执行,虽然不是多大的活,但气是真的气。 可不仅是老公,就连孩子也觉得她在没事找事,在他们眼里一切风平浪静,鸡毛蒜皮的小事值当生这么大气吗? 于是乎从拌嘴变成了吵架,再升级到互揭伤疤,诉不平,放狠话……总之吵的稀里哗啦。 类似的一幕在很多居家隔离的家庭中不断重复,有因为另一半的懒,也有因为孩子的闹。 “每天上网课,磨磨蹭蹭才起床,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总是一边玩一边听,稍微说两句,就说我发牢骚,我还需要在家工作,工作压力加上孩子不听话,真是让我十分焦虑。” 这是另一位妈妈吐槽儿子的话。 最搞笑的当属因为“一泡尿”引发的家庭战争: 图片源自头条用户分享 “那天陪孩子早读,任务识字卡,开始一切正常,2分钟左右,孩子拿到一张写着“泡”字的卡片组词,结果他脱口而出'一泡尿’,先是震惊,而后愤怒,再咆哮。儿哭,夫至,讲前因后果,夫笑儿哭,翻书求证,卒。” 似乎妈妈总是每一次家庭矛盾爆发的源头,但却是应了那句话: “想让我把你当爹一样敬着,你有父亲的担当吗?想让我把你像照顾儿子一样养着,你有儿子的顺从吗?” 家人的相处之道 三毛说过:“家,对每一个人,都是欢乐的泉源啊。” 一个家庭,充满欢声笑语,就是世上最美好的地方。 如果充满了抱怨声、争吵声,家就是一个折磨人的场所。 家庭是小型社会,家人之间的相处同样需要好的模式。 威海市立第三医院发布了一张【防疫居家期间,家长如何给孩子提供更好陪伴?】的长图,在我看来,有些方式同样适用于夫妻: 图片源自威海新闻客户端 如果有些人,有些事情注定无法改变,那么只能尝试着换一种角度去看待。 正所谓大事看不见,小事别纠结,没话找话说,最好的家庭,不是锦衣玉食,而是有说不完的家长里短,聊不完的柴米油盐。 而在照顾家人之前,妈妈应该先照顾好自己。 正如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在全职妈妈的话题中所说: 全职妈妈是一种职业,对于高学历的女性来讲,选择做职场精英,还是全职妈妈,都是一种遵循她内心的选择。 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一个可以为她解决后顾之忧的父母,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请到一个称心如意的保姆。 全职妈妈在事业和孩子这件事情上,没有牺牲只有选择。 一个孩子是家庭的传承,是社会的未来,全职妈妈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垫脚石,而是一道照亮自己也照亮家人的光。 家,不是战场,不需要摇旗呐喊、论谁胜败; 家,不是棋盘,不需要小心翼翼、处处提防; 家是一个人的避风港,更是幸福的归处。 愿你我把最好的情绪,最多的耐心,最大的智慧,留给最亲的人。 愿每个妈妈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 往期精彩推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