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不强求,不苟同,不自弃

 布衣粗食68 2022-04-07

铁血宰相俾斯麦曾说过:“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

换言之,能打败自己的,从来不是外在的人和事,而是自己打心底里放弃。

人到中年,想要过得潇洒自如,就要学会不强求,不苟同,不自弃,遵从内心的指引,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模样。

01

不强求。

人之所以痛苦,源自于执念:对自我的执念,和对他人的执念。

比如,在职场打拼,面对领导劈头盖脸的批评,有的人,在领导的面前表现出一副虚心接受、立即改正的样子,可是,领导一转身,他就照样“活蹦乱跳”了,全然不当一回事。

可另一种人,却如同遭遇了晴天霹雳,好几天都闷闷不乐,传递出满满的紧张、压抑和不快乐。

诚然,想要在职场中立足,被领导批评并不是什么好事,次数多了,即便能力水平不差,也会被领导认定无法与他合拍,而遭到排挤。

但毋庸置疑,第二种人活得太累,哪怕他拥有名望、地位、权势,但永远如履薄冰,永远胆战心惊。

可真的有必要这样为难自己吗?

《庄子齐物论》中写道:“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意思是说,在人类眼中美得不可方物的毛嫱丽姬,在动物们眼中,却是令它们避之不及的异类而已。

这个寓言告诉人们:每个人的认知不同,立场不同,判断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尽相同了。

所以,人到中年,已经混迹职场一二十年,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考验和打击,对于“领导们”的各种手段都了然于胸,还为领导的某次批评而伤怀感慨,真的没有必要。只要拼尽全力去工作,问心无愧就好,根本无须强求他人的认可

02

不苟同。

人到中年,虽然身处繁华与闹市,却越来越喜欢独处。

每天出门,遇到熟悉的邻居、同事、客户,总是热情地打招呼,卖力地维系着各种人脉关系,时不时还需要组个饭局,策划远行,只不过都带着目的,为了实现利益的链接和共享,需要绞尽脑汁去应对。

越来越觉得,自己活成了契科夫小说中的“套中人”,固化的表情,套路化的言行举止,以及渐渐固化的思维。

偶尔照一下镜子,都会觉得自己面目可憎,竭力想要逃出这种随波逐流,避免被周围环境同化,鼓励自己勇敢地做一个“不苟同”的人。

如同《庄子人间世》中所讲述的“散木”的寓言:

齐国有棵很大的栎树,树冠可以给数千头牛遮阴,树尖高得接近山顶,人们啧啧称奇,唯有一个名叫石的木匠不屑一顾。因为在他眼中,这棵树是不成材的散木,除了好看,啥用也没有。晚上,这棵栎树托梦给木匠,告诉他,自己正是因为没有用,才一直活着,怎么说就没有用呢?

这个寓言告诉人们:一个看似“无用”的人,其实自有他的用处。

人们总在追求让自己变得更“有用”,因此不停地学习、考证、跟周围的人一争高下。却全然忽视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结果,费尽了心思和力求,却做了自己不喜欢的事业。

做个“不苟同”的人,需要勇气,更需要行动。

比如,一个爱好手工制作的理工男,辞掉“白领”工作,创办手工编织毛衣工作室,深受高端客户喜爱,市场红火,不仅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财务自由,还带动了很多人就业。

人到中年,如果还舍不得为自己心中所爱去尝试一次,留下的遗憾将无从弥补。

03

不自弃。

花有花的美丽,叶有叶的独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必和他人比较,更不需要走他人走过的路,过着别人一样的生活。

诗人余秀华,因写诗而闻名,也因躯体残疾灵魂丰盈而闻名。

面对命运的捉弄:出生时倒产导致脑瘫,因字迹不工整,而间接失去考大学的机会,因嫁给大十几岁的男人而步入浑浑噩噩的婚姻,她一边妥协着 ,一边抗争着。

她在诗歌的世界里倾诉着自己的喜乐哀愁,憧憬着美丽的爱情、更好的生活,也终于梦想成真。

但哪怕身处“聚光灯”下,她也依然没有放弃做自己。

不管外界给予她褒奖,或是贬损,她都“率性”回怼,自我解嘲,自我激励。于是,她活成了很多人梦想中的样子:率性而自由地活着。

每个人都不完美,但只要自己不放弃追求美好,那么,美好的事物一定会降临。

04

结束语:

人到中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也最适合“再次出发”。

也许是爱一个自己想爱的人,也许是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有了前半生的经历,就有了应对挑战的勇气。

不强求,不苟同,不自弃,一点一滴将心中所想变为现实,也许一路上没有人同行,遇到的任何难题也只得靠自己解决,但只要坚持下来,你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