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之重器奠基人——高院士,岑溪人的骄傲!

 我的书海601 2022-04-08

潜艇、驱逐舰、护卫舰……苍茫大海深处,中国舰船乘风破浪。它们每一次精准航行,都离不开仅手掌大小的尖端仪器——激光陀螺。这个仪器的问世,和一个人紧密相关。他就是中国激光陀螺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高伯龙,而这位院士正是我市归义镇谢村村人。英雄因崇高而不朽,精神因传承而闪耀。又是一年清明时,让我们一起共同缅怀、致敬中国激光陀螺奠基人。

图片
图片

近日,记者跟随高伯龙院士的侄女高群来到归义镇谢村村高院士的故居,看到房子外墙虽已破败不堪,但历经多年风雨的洗礼,仍然能够感受到那份气势恢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高伯龙原籍岑溪市归义镇谢村村,抗战时期为躲避战乱随家人回岑溪居住,年幼的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并在父母的影响下立志以科学救国、强国。

新中国建立初期,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伯龙凭着深厚的理论功底、非凡的数学物理分析能力,在短短一年半时间里,就从理论上破译了钱学森“密码”。1978年,高伯龙率领课题组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代激光陀螺实验室原理样机。

图片
图片
图片

40余载初心不改,高伯龙带领团队潜心钻研,让这个方寸大小的高精尖仪器走向战场,成为真正的“武器之眼”。激光陀螺永不停歇的旋转,而高伯龙的生命却停留在了2017年12月6日。高伯龙离世后,身边同事、学生追忆他的点点滴滴。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高伯龙原本希望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但激光陀螺研制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光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他认为不干就可能给国家留下科技空白。此后的40多年,高伯龙一头扎进激光陀螺研制领域,攻克了世界级难题,成功研制出激光陀螺,并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战斗力。

图片
图片

自主创新,是高伯龙作为科学家的追求;严谨严格,又是高伯龙作为老师的坚持,他通过言传身教,深刻影响着他的学生们。

图片
图片

多年来,高伯龙潜心研究,但依然牵挂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家乡的发展。

图片
图片

围着激光陀螺“转”了大半辈子的高伯龙院士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与品格却照耀着这份事业,照耀着后来者,也照耀家乡人民。

来源:岑溪新闻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