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畦两夏侯京翼李传(七)

 新用户66885325 2022-04-08

《汉书》又被称为《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中国史学“前四史”。老黄为您讲述精彩的《汉书》故事。

黄河歌者金石点评:

李寻忽悠完王根,王根又推荐他去忽悠汉哀帝。李寻一番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这些古代成语全都搬了出来,真是文采斐然,结论是汉朝天道已衰,建议汉哀帝改元更始,这就相当于拿自己的小命来搏政治改革了。假的终究会露馅,大厦将倾 ,非一人之力所能挽回。这也是《〈汉书〉研读》跨越100万字大关,昨天刚处理完本书被剽窃的问题,读一读实在是有益无害。请看《<汉书>研读》第384章: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七)


汉哀帝

王根于是推荐了李寻。这时,汉哀帝刚继位不久,征召李寻待诏黄门,派侍中卫尉傅喜问李寻:“前些时候地震水涌,日月失度,星辰紊乱,灾异一直很重,希望先生畅所欲言,不要有所顾忌。”

李寻回答说:陛下圣德,尊天敬地,畏命重民,警惕灾变异常之事,没疏远忘记地位卑贱的臣子,派遣重臣前来询问我,愚臣我本不值得接奉圣明诏书。但臣看到陛下继位后,马上广开言路,免除忌讳,访求名士,各项事业无不并进。我地位卑微 ,道术浅薄,勉强跟随众多贤人一起待诏黄门,吃朝廷的饭菜,穿御府的衣服,长久充数于玉堂官署之中。等受到召见时,却发现自己没有什么东西值得效劳。陛下又特别召见我,出于至诚请教问题,我自认为遇到了不世出的君主,希望能竭尽全力,不敢有所回避,也许其中有万分之一能被采纳吧。希望陛下能给出一点时间,听听我的胡言乱语,并参考天象地理,用《五经》考究,猜测圣意,以便了解天意。灾变异事的发生都是各自应验征兆出现的,我在这里恭谨地呈上我所听说过的。

《周易》中说:“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太阳是众阳之首,阳光所照的地方万里同辉,这就是人君的象征。所以太阳要出升时,清风吹拂,群阴躲避,人君临朝后,不受美色牵累;日出后炎热如火,人君登朝,奸佞不能出行,忠直之人进奏,不被障碍蒙蔽;太阳到了中天光辉灿烂,人君德业盛明,大臣奉公守法;太阳要落山时,单纯专一,人君进入椒房不失常礼。如果人君不修行大道,那么太阳就会失去法度,变得黯淡无光,各自有感应表现。当太阳从东方初升时,阴云邪气也随之而起,根据占验常法知道,这是因为君王受妻妾牵制,有畏难之象;日出之后,如果发生上述异象,则知道其近臣扰乱朝政;太阳到正中时,如果发生上述异象,则知道其受大臣欺诬;太阳快要落山时,则被妻妾奴仆纠缠。近来太阳很不光明,它的光辉被侵夺失去亮色,邪气霓虹多次出现,从早晨开始,一直相连到黄昏,尤其是日出之后到日中这段时间反差较大。我不知道朝廷中的事,但私下里通过观察太阳来看陛下的志气和节操,日出后就衰弱的现象较多。如果说这里面有过错,恐怕是因有持守正道敢于直言劝谏得罪了陛下,以致伤害陛下的后嗣子孙,所以不能不谨慎啊。希望陛下能坚持正直大德,坚定意志严守法度,不要听从女子的请求和奸臣的话。那些内宫守卫之臣和乳母的美言悲哀之辞,一律拒绝听从。要努力做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去做小仁小义的事情;实在迫不得已,可以赏赐给他们钱财货物,却不能私下赏赐给他们官位,这就是些真正的上天禁令啊。太阳失去光明,星辰就放任自流。阳不能制阴,阴中的雄杰就要兴起。这期间太白星白天竟然出现并统治天庭。陛下应该为德业隆盛加倍努力,驾驭好不守法度之人。

臣听说月是众阴之首,其消长盈缺,百里之内数度相同,千里立其影,万里连其纪,这是妃后大臣诸侯的象征。朔晦确定一个月的始终,月圆月半作为规矩和法度,月圆成就君王大德,春天夏天在南边,秋冬则在北边。近来,月亮几次在春夏和太阳在同一条轨迹上,经过轩辕星和上后星宿时受气所染,进入太微星上天宫廷时发出光辉,冒犯上将和近臣,各星宿都很黯淡,蔫蔫地好像要熄灭了,这是陛下的母后参与政事扰乱朝政引起的,阴阳两者都受损伤,两者都不融洽。外臣我不知道朝廷中的事,但我相信天象就是这样的,近臣已经不能够依靠了。这好比屋子很大梁柱却很细小,这种情况确实令人担心。希望陛下亲自征召贤能之士,不要因为讨厌而不使用,以国家社稷为重,使本朝至尊强大。

臣听说过五星是五行的精华,五帝司命神响应帝王的号令,进行节制调度。岁星主管一年之事,其作为统首,是帝王发布号令的依据,现在失掉节度,说明君主想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得到节制。而且镇星没有躲避开岁星,这表明帝、后共同执政,互相滞留在奎星、娄星位置,应当用大义来决断。荧惑星来去没有一定规律,经历紫微和太微两宫后,作势高低起伏进入天门,然后登上明堂,贯穿尾部扰乱后宫。太白星行进速度快冒犯奎星,这是兵灾的征象。太白星贯通黄龙进入帝庭,然后随门而出,跟随荧惑星进入天门,到了房室分开,这是想要和荧惑星一起作乱,最终不敢抵挡明堂精气。这是因为陛下神明,所以祸乱才没有形成。荧惑星动摇,是说奸佞巧言之人得势,密谋诽谤善行,称赞恶行,大肆收纳同党排斥贤良。太白星从太微正南门出来,这表明有臣下犯上。荧惑星进入营室,太白星进入房星,如果不及时解开,恐怕会有凶灾。填星与岁星相守会发生内乱,应该注意内部潜伏的祸害,不要忽略亲亲疏疏之间的小事,要诛杀流放奸佞之人,预防杜绝事情萌生,从而洗尽污秽,消除积累的恶行,不要让其成为祸乱。辰星主管正定四时,应当在四仲上得到应验;四时失去次序,那么辰星就会作怪。如今发生于一年之首的孟春,就是上天用来告诫陛下的。政令紧急就要早出,政令宽缓就要晚出,政令不施行就隐藏不出成为彗星。如果四孟都出来,就会改变王命;如果四季都出来,则是占星家非常忌讳的。如今幸运的是只出来寅孟之月,这大概是皇天厚佑陛下的结果,陛下应该认真反省一下了。


欲速不达

《论语》中说过:“治国故不可以戚戚,欲速则不达。”经传中说:“三载考绩,三考黜升。”加上号令不顺应四时,所以要既往不咎,只作为来事之师。前者春天三月查办大案要案,当时贼阴马上悖逆,恐怕今年会欠收;夏季举兵征讨,这时寒气回应,恐怕随后有霜雹灾害;秋月大行封爵,这月土地湿重,恐怕随后有雷雹灾变。如果凭借喜怒赏罚,却不顾时令所禁,即使有尧、舜之心,仍然不能实现天下大和。善于谈论天道的,肯定特别关注人。假设农夫想冬天耕田,脱光膀子进行深耕,汗流浃背种地,却仍然不能让作物生长,不是人心不至,而是天时不得。《易经》中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尚书》中说:“敬授民时。”所以古代的帝王,尊天地,重阴阳,敬四时,严月令。遵从时令施行善政,那样和谐之气马上来到,就像击鼓有声一样回应。现在朝廷忽视了时月之令,诸侍中、尚书近臣都应宜通晓月令,设立群臣下依照时令请示的制度;如果陛下发出的号令有悖于时令的,应当有臣下知道并力争,以顺应时令和节气。

臣听说五行以水为根本,其星是玄武婺女星,这是天地的法度,也是阴阳终始生发的地方。水性平,如果王道公正圣明,那么百川就会和顺,经络通畅;如果王道偏爱私党失去纲纪,那么水就会涌出成灾。《尚书》中说“水曰润下”,即使阴动却因地位卑微,也不会迷失其道。天下如果有道,黄河就会出《河图》,洛水就会出《洛书》;如果天下无道,黄河、洛水就会决溢,所以黄河、洛水是最重的水系。现在汝水和颖水都水流汹涌,和雨水一起成为百姓祸害,这就是《诗经》中所说的“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其过错在于我们有很多皇甫卿士这类人。希望陛下留意诗人的话语,稍微抑制一下外戚大臣。

臣听说地道柔和宁静,这是阴的常义。地有上中下之分,它的上位震动,对应的是后妃不顺从;中位震动,对应大臣作乱;下位震动,对应百姓背叛。如果国都地震,那就是国君有过错。四方中央连绵诸国以及各州都震动,这种灾异最大。以前关东几次发生地震,五星也出来作怪,终究没有形成大碍,应该努力崇阳抑阴,以弥补过错;要坚定意志建立威势,杜绝私路,选拔任用英杰,斥退不称职官吏,使本朝强大。如果根本强大那么精神能折冲危害,如果根本衰弱就会招致灾祸,会被邪恶欺凌。听说从前淮南王刘安谋反时,他认为难对付的只有汲黯,说公孙弘等人不值得一提。公孙弘是汉朝名相,到今天也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他尚且被认为力量轻微,何况没有公孙弘这类人呢?所以说朝廷中没有贤人,就会被贼乱之人轻视,这是很自然的道理。天下人没有听说陛下有用奇策来稳固守国之人。有人问,怎么知道朝廷衰弱呢?如果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贤能,从而不向贤良之人请教,这样就导致了世道颓靡。

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诗经》中说;“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这都不是虚妄之言。陛下秉承四海之众,怎么会没有栋梁之才固守四境呢,大概是听闻不广、取才不明、劝勉不厚所造成的。书传中说:“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是说中等以上资质的人都能修炼成为君子。陛下应下诏书广进贤良,赦免小过,不求全责备,以博聚英才。像近世的贡禹,凭借忠诚言事蒙受尊荣,于是在那个时期,士人励身立名的则会增多。贡禹死后,这种风气日渐衰落。等到京兆尹王章因为言事被诛灭,智者全都闭口结舌,邪伪一起兴起,外戚专权,君臣阻隔,直到断绝帝王继嗣,京城发生赵飞燕姐妹之乱。这件事的失败,实在可畏可悲。


过犹不及

其根本在于皇帝长期放任母亲和皇后之家,这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先帝十分圣明,深知天意所在,让陛下继承天统,是想要矫正这种局面啊。应该稍微抑制一下外戚,选拔左右亲近之人,任用有德行道术的通达之士来充任百官,这样才能辅佐圣德,永保帝位,继承大宗。下面的郎吏从官,如果做事没有特别之处,又不通一经的,以及博士中没有文才的,应该全都遣返,让他们从事农业,以此昭示天下,表明朝廷中都是贤人君子,从而让百姓重视朝廷,尊崇国君,消灭凶灾,使天下安宁祥和,这是国家的根本啊!臣自知我说的话对自身有害,但臣仍然冒死进言,希望陛下能听进我的意见,反复考虑一下愚臣的话语。


古代三年一考核

黄其军

        作于2022年1月7日(古历辛丑年十二月初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