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北京八十七中

 新用户8926AVU2 2022-04-08
我根据一张被标牌周身裹满的照片,描画出的简笔画。

我的北京八十七中

说起这所中学,目前无论在互联网上或是文字资料,均踪影难捕。比如我手头有本寸余厚的《西城区志》,书中根本查不到这所学校。

在查找老北京地名中,寻出些蛛丝马迹。

先从崇元观说起吧。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第87页,《燕都丛考》第375页分别记述了有关崇元观的信息。

崇元观,始建于明代,为大太监曹化淳所属。清乾隆年间重修,清末民初已成废墟。坊间说法有二:其一,毁于清同治年间的火灾?其二,毁于八国联军?

民国时期利用此地建国军陆军大学校,日伪时期曾一段时间驻扎过日本宪兵队,后为华北学堂。

1949年后,先后为华北中学、第二师范学校、北京八十七中。

上世纪60年代初在院内西侧空地处增建北京女十中,60年代晚期改成后来西邻的157中学。90年代中晚期,两所中学一并改为西城教育学院附中,随之,所有建筑消失,成为现在的楼房。

记得我是1973年到1978年间,在北京87中读书。校门是一座白色石材、红色木门的西洋式门楼,建筑考究,颇具恢宏。

进入大门路沿右侧,一直向北,有些弧度。左边是一排排青砖大瓦房,第一排前廊后厦,高大雄伟,中间部分彷佛还有二楼?依稀记得有人说是学校的图书馆?反正我没上去过,因为当时被木板将门和窗钉死,应该和当时的时政有关。

再往北是至少两排瓦房,仅有前廊没有后厦,高度也不及前排,与之相比略显简陋。

再往北是一个类似健身房的大屋,木地板还配有木质把杆。我曾在里面骑自行车转圈,车速还不慢。可以想像里面的宽敞程度。

大屋北面是操场,操场北沿是个高台,一开会就在高台两侧摆俩大音箱,校领导们坐在中间训话。那两个木头大音箱是我们在校办工厂“学工劳动”时,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在物理倪老师指导下,参与制作的。

最北面还有一排瓦房,是物理或是化学的实验教室。

东北角上有个独立的院落,是“校办工厂”,好像生产变压器。

沿学校进来的路右边南北走向,还有前后两排东房,相比左侧的房屋又见低了一等,连前廊也没有了。前排北段是教室,南段是医务室和教师办公室。

后面一排应该是储物之用的库房,最北端有个锅炉房,烧开水供教职工饮用。我们初中时期的班主任也是语文教师石老师刚结婚时,就住了一间库房。

刚进校门与之并排的东侧有几间南房,正对着一座敞亮的厕所。好像东房后排还有一个小的。

我呆过的教室,先是东房中段儿的、北头儿的、第一排大瓦房西头儿的、第二排小瓦房东头儿第一间,最后在西头儿第一间,光荣毕业。

西洋式大门楼,应该是“国军陆军大学校”的遗迹。

如今,八十七中已不复存在,并且,可查的相关信息甚少更无图片可见。上了年纪容易瞎想,闲来无事想起了这个大门楼。找了我能找的诸多资料,只有一张同学发给我的,被革命标牌周身包裹的照片。看着总不是滋味儿,便描摹了一张简笔画。

但愿它是原貌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