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59旅是生产部队?黑山阻击一改“甚疲沓”,迈入一流部队

 兵说 2022-04-08
四野战将系列:贺庆积2
作者:桅杆
黑山阻击战是东总授权10纵首长并指挥1纵3师、内蒙古骑兵1师打的,主要指挥者是梁兴初。贺庆积的28师作为主力,被置于正面,担任核心阵地的阻击任务。应当说,贺庆积在排兵布阵及战场指挥上都非常出色,28师将士一改“甚疲沓”,打得坚决果断,英勇顽强,为359旅这支英雄部队正了名。本文就来说一说这些事。
【贺庆积】
(一)大战之前,师长实地察看阵地,果断调整防御部署
辽沈战役发起后,一直在辽西走廊待机诱敌的10纵,于1948年10月19日收到林罗刘电令,进至“黑山、大虎山一线组织坚固防御,阻止敌人南逃”。接电后,10纵等部迅速南下。
10纵及1纵3师、内蒙古骑兵1师于21日一早赶至预定地域。在25公里宽的辽西走廊,梁兴初将10纵3个师一字排开,以28师置于正面核心防御阵地,29师、30师分别置于左右两翼,并令蒙古骑兵1师机动迎敌,1纵3师为预备队。
受领任务后,贺庆积将防守重心放在城北,由82团防守正面的尖山子一线,另外2个团置于右侧和第二道防线。布置妥当后,部队随即进入阵地,赶修工事。
当晚,贺庆积到各处阵地实地察看。回到师部后,贺庆积反复考虑,认为两道防线纵深有10公里,各阵地之间空隙过大,兵力配置不够集中。如果敌军多路进攻,只要一点被突破,整个防线就会动摇。此外,城东的101高地位置突出,是这一带的制高点,遏制通往锦州的道路,虎视黑山县城,并可监视通往营口的道路。因此,敌军进攻的重点很可能是城东而不是城北。
此时,很多阵地工事已经构筑完成。如果调整部署,会给部队造成很大麻烦;而如果不调整,对防御作战非常不利,后果会更加严重。为此,贺庆积紧急与其他师领导商量后,决心调整部署:一是向南收缩阵地,保持各阵地之间的有效联络;二是将防守重心调整到城东一线高地;三是集中适当兵力,82团除留下1个连在尖山子担任警戒外,主力南撤至城东高地附近集结,作为全师预备队。
(二)“务须使敌人在我阵地前尸横遍野
城东高地都是个石头山,无法下挖交通壕和掩体,只能紧急动员当地百姓,在地表上堆积工事。这样的防御阵地,难以抵挡炮火轰击,极易造成防守部队的重大伤亡,防守难度极大。
为减少部队伤亡,贺庆积要求防守城东各高地的部队,一线兵力不要过密,不要过早进入阵地,要敢于贴近肉搏;同时留足预备队,一旦阵地被突破,应乘敌立足未稳,迅速反击。
上述部署调整,很快得到梁兴初的批准,战术安排也符合战场实际。从后来的战斗过程看,这一调整非常必要和及时。
22日中午,“林罗刘”首长再次致电10纵,在通报长春守敌投降以及廖兵团企图向锦州突围等情况后,命令10纵“顽强死守,阻击敌人,掩护主力到达后,聚歼前进之敌”。
23日上午9时,敌军2个营向28师尖山子警戒阵地发起进攻。留在尖山子的是82团7连。连长田老保是1935年红6军团长征途中入伍的老红军,沉着应对,灵活机动,先后打退敌人5次进攻,于天黑之后奉命撤出战斗。
我军1个连的兵力,居然牵制敌军整整1个白天(敌军不夜战),为整个阻击作战争取了宝贵的准备时间。由此可见,基层官兵的战斗意志和主观能动性,是达成战役目标的基础条件。同时,亦可看出廖兵团这一天的进攻有点漫不经心。
当晚,林罗刘再次致电10纵:“盼你们加强决心,深入动员,务须使敌人在我阵地前尸横遍野而毫无进展。只要你们守住黑山三天,西逃之敌必遭全歼!从19日至23日,东总的3封电报,措辞一封比一封重。从梁兴初到贺庆积,深感压力山大。
(三)贺庆积指挥出色,“359旅”一战正名
24日上午8时,重炮声惊天动地,敌军开始全面进攻。不出贺庆积所料,敌人进攻的重点指向城东的101高地。黑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中的四大硬仗之一,双方争夺的焦点就是101高地。
为夺取101高地,敌军先后动用青年军207师和王牌新6军。第一天发起4次进攻,第二天发起6次进攻,第三天上午发起3次进攻,都是连续不断地进攻。101高地在第一、二天下午及第三天上午3次失守。
每次高地失守,贺庆积都组织部队立即反击,每次都是反复冲锋才夺回阵地。101高地是3次失守、3次夺回,双方前后争夺20次以上。阵地之前,敌军确实是尸横遍野。不过我军伤亡也非常大。
与此同时,28师其他防御阵地的争夺也非常激烈。
为靠前指挥,贺庆积于25日晨率参谋和通讯人员,在101高地近旁的92高地开设前方指挥所,亲自到前沿指挥作战。由于指挥所离101高地太近,也处于敌炮火覆盖范围。敌人炮击时,贺庆积和战士们一样,在交通壕里判断弹着点位置,来回奔跑,躲避炮火。
在2天半的战斗中,敌军对101高地是炮火轰、飞机炸,平均每平方米就落下1发炮弹。有文章说高地被削去2米,成了99高地。这只是文学笔法,说的是敌人炮火的猛烈。
可以说,梁兴初的狠劲和全局指挥,贺庆积出色的战场指挥和一线部队的顽强战斗,是黑山阻击战取胜的关键因素。此战,28师完全不是“作风甚疲沓”,而坚决果断,极为顽强,一些连队打到剩下几个人还继续与敌军拼刺刀。此战,仅28师就伤亡2159人,其中牺牲536人。可见战斗之惨烈和官兵战斗意志之坚决。
战后,10纵受东总通电嘉奖。防守核心阵地的28师功不可没。在贺庆积的出色指挥下,“359旅”一战正名,从此步入一流战斗部队的行列,而不是人们印象中的“生产部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