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乌海战的详细经过是什么

 木言禾四毛 2022-04-08

  第乌(Diu)之战发生在1509年2月2日至3日,地点在印度第乌。参战一方是葡萄牙,另一方是埃及马木鲁克苏丹国、奥斯曼帝国、卡里卡特的赞默林和古加拉苏丹的联合舰队。此战的战略意义可以同勒班陀海战,阿布齐尔海战,特拉法尔加海战对马海战相提并论,虽然规模无法与之相比。它标志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对抗从地中海地区发展到了印度洋地区,由于印度洋控制权的丧失,使穆斯林世界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而转衰,也成了当时最大的阿拉伯国家埃及马木留克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战役背景

  达·伽马离开印度走后,他留下的5艘船就担负起掠夺阿拉伯船只、破坏埃及与印度之间贸易的任务。这是葡萄牙也是欧洲人在亚洲设立的第一支永久性舰队。为了报复,沙末林组织了反对葡萄牙和柯钦联盟的5万大军讨伐与葡萄牙人结盟的柯钦,留下来的葡萄牙人与柯钦军队逃到一个小岛上苦苦支撑,直到1504年另一支葡萄牙舰队到来后才解围。此举加深了柯钦与卡利卡特的仇恨,也促使柯钦与葡萄牙走得更近。同年,葡萄牙与柯钦正式结成联盟,并且把在此修建的一个永久性的据点称为曼努埃尔,是当时葡萄牙国王的名字,以示此据点的重要。1502年~1505年,曼努埃尔多次派舰队在海洋上拦截阿拉伯人的商船以保证自己对香料贸易的垄断。在达?伽马以前,每年从传统商路上亚洲流到欧洲去的各种香料,共达350万磅,而在这几年里,平均每年不足100万磅。有一个估计说,在这几年里,曼努埃尔平均每年从香料贸易上所取得的净收入为百万克罗塞多。尽管卡布拉尔和达.伽马全力“摧毁”和“扭转”,毕竟还是未能垄断全部的香料贸易。经验表明,仅靠在一两个据点,哪怕年年派出远征队去装运香料,也办不到这一点。因此有必要在印度常设一支军队。

  战争之前

  战前的1505年,葡萄牙国王曼奴埃尔一世得到了达·迦马的发,派出其第一个总督堂·弗朗西斯哥·德·阿尔梅达带领21只船去加强东非和印度新建立的的葡萄牙殖民地。1505年3月,第一任印度总督弗兰西斯科·德·阿尔梅达率20艘船组成的舰队离开里斯本出发了,船员中包括有三四百名接受过军事训练的水手,1500名士兵,200多个炮手,以及各种工匠,后来受命为西班牙进行环球航行的麦哲伦也在其中,不过当时他的身份是下级军官,而且还在一次战斗中受了伤。这只舰队的任务简而言之是征服印度,垄断香料贸易。同时,他们还担负着传教的职责。阿尔梅达控制了整个东非海岸的与阿拉伯和印度的贸易,还把柯钦变成了葡萄牙在印度的贸易中心。 他们一方面控制港口贸易,另一方面又派出船只打击海上的阿拉伯和伊朗的船只。要控制印度洋,有两个关键点是必须掌握的,一个是红海的出海口,一个是波斯湾的出海口,而要控制后一个则必须控制扼守出海口的霍尔木兹城。

  1507年葡萄牙人攻占了这个城市,然后强行征税,照例他们采取了异常残忍的手段:割掉了所有俘虏的鼻子,砍断所有男子的右手,割掉女人的耳朵。不过他们由于立足未稳,所以占领这个城市的时间并不长。为了进行印度航线上的香料贸易,葡萄牙在里斯本成立了印度公司专门负责此事,东方贸易的中心由威尼斯转到了里斯本和安特卫普,这一贸易分配体系的重大变化使以往掌握东方贸易的威尼斯人的利益受到了重大损害,到1504年他们的船只在地中海港口已没有任何香料可以装了,这引起了威尼斯人的强烈不满。这时便发生了一个天主教国家联合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反对另一个天主教国家的事情,威尼斯人帮助埃及人建立一支舰队以打击葡萄牙人。

  战争过程

  奥斯曼苏丹由于其木料运输船受到葡萄牙王国侦察船的不断骚扰,向埃及支援了由希腊水手操纵的地中海式排桨战船。这些船在威尼斯派出的船匠的帮助下在亚历山大被解体,然后运送到红海海岸重新组装。但这种老式船只有首尾才能装炮,无法装舷炮,因为这会干扰划桨。而阿拉伯的单桅帆船则无法装重炮,所以这支舰队主要火力只不过是原始的弓箭手而已。这个新的舰队1507年向印度出发了,首先驻守吉达港,防范葡萄牙的进攻。然后经过亚丁港,1508年,他们跨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第乌。 实际上葡萄牙之所以与阿拉伯人进行这场战争,不但是为了加强葡萄牙对印度的殖民控制,也是为了给同年3月的察乌尔之战报仇,那次葡萄总督堂·弗朗西斯哥·德·阿尔梅达的儿子罗伦索死掉了。

  阿尔梅达总督愤怒地说:“那些吃小鸡的人要么把大公鸡也吃了,要么就偿命!”堂·弗朗西斯哥·德·阿尔梅达总督急着给儿子报仇是因为到12月他的任期就结束了,那就来不及了。后来阿尔梅达在回国途中死于与南非土人霍顿督人的冲突中。 堂·弗朗西斯哥·德·阿尔梅达总督指挥着18只船,大约1800葡萄牙士兵和400个科钦的土著兵。对方是埃及和古加拉联合舰队,有100条船,但是大船只有12条,其他都是只有弓箭手的单桅帆船。联军侦察到葡萄牙军从科钦北上而来,因为害怕他们的技术优势,所以准备依靠第乌要塞的岸炮来进行作战,他们在港里抛锚等待葡萄牙军的进攻。

  葡萄军有5条大卡拉克帆船,4条小卡拉克帆船,6条卡拉维尔帆船和3条其他小船。葡萄军不论炮火还是步兵都有优势:火炮口径大,炮手熟练,船只更耐打,卡瑞克帆船的改良更为海上战争来带来了新元素,海上战争不再单是两船间短兵相接及弓箭互发的模式,而转变为更具威力的炮战,亦引伸出后来战列舰的形成。它能抵受来自体型较小船只的攻击。船上的四桅上,挂有三角帆及横帆,这足够提供动力令船只航行速度增加。卡拉克帆船具备的多层甲板可以安放重型火炮,亦便于发射并排的侧舷火炮,增加船只威力。第乌要塞的岸炮射程不如他们,因此无法造成任何威胁。步兵不但装备精良,善于射击,还可以非常熟练的投掷榴弹。葡萄牙的船只是为了在大西洋航行而造,抗浪性能优良。

  战斗一开始,穆斯林战船还准备按照传统战术,撞击并靠拢敌舰,将围系白头巾、手持月牙大刀的勇士送上敌舰展开肉搏时,葡萄牙舰队的大炮在100码之外就把他们击沉了。阿拉伯联军的排浆船和单桅帆船既没有火炮,弓箭的射程和威力也小的可怜。并且当他们接上舷后才发现,对方船舷太高导致士兵爬不上去,结果被士兵以火器打得七零八落。最后葡萄牙人以少胜多,以18艘船、1800多人的兵力打败了阿拉伯人和印度人的联合舰队。而自己几乎没有任何损失。联合舰队的失败除船只性能落后和训练不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内部不和,由于印度人中有人私通葡萄牙,断绝了埃及军队的供应,以至埃及军队愤而离去,最终导致了联合舰队的分裂。

...查看更多

  达·伽马离开印度走后,他留下的5艘船就担负起掠夺阿拉伯船只、破坏埃及与印度之间贸易的任务。这是葡萄牙也是欧洲人在亚洲设立的第一支永久性舰队。为了报复,沙末林组织了反对葡萄牙和柯钦联盟的5万大军讨伐与葡萄牙人结盟的柯钦,留下来的葡萄牙人与柯钦军队逃到一个小岛上苦苦支撑,直到1504年另一支葡萄牙舰队到来后才解围。此举加深了柯钦与卡利卡特的仇恨,也促使柯钦与葡萄牙走得更近。同年,葡萄牙与柯钦正式结成联盟,并且把在此修建的一个永久性的据点称为曼努埃尔,是当时葡萄牙国王的名字,以示此据点的重要。1502年~1505年,曼努埃尔多次派舰队在海洋上拦截阿拉伯人的商船以保证自己对香料贸易的垄断。在达伽马以前,每年从传统商路上亚洲流到欧洲去的各种香料,共达350万磅,而在这几年里,平均每年不足100万磅。有一个估计说,在这几年里,曼努埃尔平均每年从香料贸易上所取得的净收入为百万克罗塞多。尽管卡布拉尔和达伽马全力“摧毁”和“扭转”,毕竟还是未能垄断全部的香料贸易。经验表明,仅靠在一两个据点,哪怕年年派出远征队去装运香料,也办不到这一点。因此有必要在印度常设一支军队。

image.png

  战前的1505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得到了达·迦马的启发,派出其第一个总督堂·弗朗西斯哥·德·阿尔梅达带领21只船去加强东非和印度新建立的的葡萄牙殖民地。1505年3月,第一任印度总督弗兰西斯科·德·阿尔梅达率20艘船组成的舰队离开里斯本出发了,船员中包括有三四百名接受过军事训练的水手,1500名士兵,200多个炮手,以及各种工匠,后来受命为西班牙进行环球航行的麦哲伦也在其中,不过当时他的身份是下级军官,而且还在一次战斗中受了伤。这只舰队的任务简而言之是征服印度,垄断香料贸易。同时,他们还担负着传教的职责。阿尔梅达控制了整个东非海岸的与阿拉伯和印度的贸易,还把柯钦变成了葡萄牙在印度的贸易中心。

image.png

  他们一方面控制港口贸易,另一方面又派出船只打击海上的阿拉伯和伊朗的船只。要控制印度洋,有两个关键点是必须掌握的,一个是红海的出海口,一个是波斯湾的出海口,而要控制后一个则必须控制扼守出海口的霍尔木兹城。1507年葡萄牙人攻占了这个城市,然后强行征税,照例他们采取了异常残忍的手段:割掉了所有俘虏的鼻子,砍断所有男子的右手,割掉女人的耳朵。不过他们由于立足未稳,所以占领这个城市的时间并不长。为了进行印度航线上的香料贸易,葡萄牙在里斯本成立了印度公司专门负责此事,东方贸易的中心由威尼斯转到了里斯本和安特卫普,这一贸易分配体系的重大变化使以往掌握东方贸易的威尼斯人的利益受到了重大损害,到1504年他们的船只在地中海港口已没有任何香料可以装了,这引起了威尼斯人的强烈不满。这时便发生了一个天主教国家联合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反对另一个天主教国家的事情,威尼斯人帮助埃及人建立一支舰队以打击葡萄牙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奥斯曼苏丹由于其木料运输船受到葡萄牙王国侦察船的不断骚扰,向埃及支援了由希腊水手操纵的地中海式排桨战船。这些船在威尼斯派出的船匠的帮助下在亚历山大被解体,然后运送到红海海岸重新组装。但这种老式船只有首尾才能装炮,无法装舷炮,因为这会干扰划桨。而阿拉伯的单桅帆船则无法装重炮,所以这支舰队主要火力只不过是原始的弓箭手而已。这个新的舰队1507年向印度出发了,首先驻守吉达港,防范葡萄牙的进攻。然后经过亚丁港,1508年,他们跨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第乌。

image.png

  实际上葡萄牙之所以与阿拉伯人进行这场战争,不但是为了加强葡萄牙对印度的殖民控制,也是为了给同年3月的焦尔海战报仇,那次葡萄总督弗郎西斯科·德·阿尔梅达的儿子罗伦索死掉了。阿尔梅达总督愤怒地说:“那些吃小鸡的人要么把大公鸡也吃了,要么就偿命!”堂·弗朗西斯哥·德·阿尔梅达总督急着给儿子报仇是因为到12月他的任期就结束了,那就来不及了。后来阿尔梅达在回国途中死于与南非土人霍顿督人的冲突中。

  堂·弗朗西斯哥·德·阿尔梅达总督指挥着18只船,大约1800葡萄牙士兵和400个科钦的土著兵。对方是埃及和古加拉联合舰队,有100条船,但是大船只有12条,其他都是只有弓箭手的单桅帆船。联军侦察到葡萄牙军从科钦北上而来,因为害怕他们的技术优势,所以准备依靠第乌要塞的岸炮来进行作战,他们在港里抛锚等待葡萄牙军的进攻。葡萄军有5条大卡拉克帆船,4条小卡拉克帆船,6条卡拉维尔帆船和3条其他小船。葡萄军不论炮火还是步兵都有优势:火炮口径大,炮手熟练,船只更耐打,卡瑞克帆船的改良更为海上战争来带来了新元素,海上战争不再单是两船间短兵相接及弓箭互发的模式,而转变为更具威力的炮战,亦引伸出后来战列舰的形成。它能抵受来自体型较小船只的攻击。船上的四桅上,挂有三角帆及横帆,这足够提供动力令船只航行速度增加。卡拉克帆船具备的多层甲板可以安放重型火炮,亦便于发射并排的侧舷火炮,增加船只威力。第乌要塞的岸炮射程不如他们,因此无法造成任何威胁。步兵不但装备精良,善于射击,还可以非常熟练的投掷榴弹。葡萄牙的船只是为了在大西洋航行而造,抗浪性能优良。

image.png

  战斗一开始,穆斯林战船还准备按照传统战术,撞击并靠拢敌舰,将围系白头巾、手持月牙大刀的勇士送上敌舰展开肉搏时,葡萄牙舰队的大炮在100码之外就把他们击沉了。阿拉伯联军的排浆船和单桅帆船既没有火炮,弓箭的射程和威力也小的可怜。并且当他们接上舷后才发现,对方船舷太高导致士兵爬不上去,结果被士兵以火器打得七零八落。最后葡萄牙人以少胜多,以18艘船、1800多人的兵力打败了阿拉伯人和印度人的联合舰队。而自己几乎没有任何损失。联合舰队的失败除船只性能落后和训练不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内部不和,由于印度人中有人私通葡萄牙,断绝了埃及军队的供应,以至埃及军队愤而离去,最终导致了联合舰队的分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今天,苏伊士运河依然是世界十大黄金水道之一。这条兴建于19世纪后期的大运河,实际在16世纪初就有人提出过类似的方案。

  然而,出于各种原因的考量,当时的马穆鲁克王朝苏丹并未同意这个大胆的设想。面对国内外的诸多困局,他选择了最为保守而激进的策略,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海洋贸易与运河传统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尝试航海的帝国,埃及在法老时代就有建立舰队协助军事行动的传统。在古希腊文明兴起后,埃及人又通过招募这些海上新贵的方式,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海军力量。此后,几乎所有统治埃及的帝国,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在海洋事物上进行投资。

  然而,地理因素却在埃及人联通地中海和印度洋时,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尽管红海与东地中海相隔不远,却还是被小小的西奈半岛所阻隔。这就让地中海来的商人,必须经过一段并不愉快的陆上行程,才能触及印度洋的边缘。

  为此,古埃及的法老就曾经尝试建立一条运河,让小型船舶可以通过尼罗河的支流,从今天的苏伊士港位置,进入红海。只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运河很难克服不同地形下的高地落差。船只走运河时,经常需要由工人在路上拖拽一段距离,才能走下一段水道。这对于普通商旅来说,无疑是非常不经济的选择。当埃及的中央权威衰退,运河的维护工作也就戛然而止。

  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征服埃及后就再次尝试疏通运河。但出于同样的原因,这条运河对于私人商旅来说极不划算。而当埃及的局势出现动荡,波斯人也没有功夫维护运河,只能看着它再次荒废。

  公元前3世纪,随着亚历山大远征军进入埃及的托勒密家族,对这条运河进行了改进。人工操作的水闸与水库,帮助运河具有了蓄水调节能力。这样对于人力的需求有了降低,行船的成本也降了下去。这条由托勒密二世下令重造的运河,就被后来的罗马人和阿拉伯人一直使用到12世纪。

  只是古代的运河毕竟在各方面,还是不如近现代的同类产品。很多商队还是会选择从亚历山大港进入尼罗河,再从尼罗河岸登陆,用驼队将货物送到红海边的港口转船。因此,托勒密大王重造的运河,还是在中世纪变得无人问津。尼罗河日渐不稳定的水位与高昂的维护费,都是埃及人放弃运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直到16世纪初,来自威尼斯大特使叩开了马穆鲁克苏丹的宫殿大门。已经因内外交困而财政缩水的苏丹宫廷,意外的收到了圣马可共各国的橄榄枝:威尼斯人愿意为苏丹提供财政补贴,并提供资金和技术,在西奈半岛西部开挖一条运河。

image.png

  苏丹的深谋远虑

  威尼斯人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换做其他国家的执掌者,可能会非常乐于接受。毕竟,威尼斯人长期通过同东方的贸易来维持国运,而马穆鲁克就是他们最大的贸易合作者。但苏丹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否决了这份送上门的大礼。这让急于求成的威尼斯大使,惊讶不已。

  事实上,威尼斯当局之所以如此心急如焚,完全是因为东方的贸易路线已经被逐步切断。在达伽马率领的3艘小船抵达印度的卡利卡特后,每年都会有更大规模的船队从里斯本出发,辗转到印度进货。葡萄牙人还非常在意将不同自己合作的穆斯林商人,挤出供应链。而那些不愿意向他们购买许可证的商人,往往就是威尼斯人的货源。

  马穆鲁克苏丹自己也是葡萄牙开拓东方基地的受害者。他们治下的诸多城市与港口,都是东西方商品在威尼斯与印度洋商人间转手的供应链。尤其是在国内农业收入屡屡受灾害影响的情况下,商业收入成为了苏丹维持中央权威的最可靠保障。因此,威尼斯人才迫切希望同苏丹达成合作协议。一旦计划中的苏伊士运河建成,那么威尼斯人将有能力派出商船和舰队去东方,与初入印度洋的葡萄牙,一较高下。考虑到威尼斯人拥有更为庞大的海员、资金和商人队伍,他们极有可能将十字军作风的葡萄牙人压制在东非海岸。

  可是在苏丹的全局观下,威尼斯人的方案可能比葡萄牙占领整个印度还要可怕。这倒不是说苏丹害怕威尼斯人直接伤害到自己的既得利益。因为运河本身还是将控制在马穆鲁克的军队手里。各级地方长官,也经常要求威尼斯人派驻代表去作为人质。一旦事情有变,或者仅仅是威尼斯人不愿意交足税款。那么马穆鲁克人就可以选择封锁海峡,并将出生显贵的人质们扣押起来。

  但如果有大量的船队直接从苏伊士经过,那么马穆鲁克人的其他地方,可能就要陷入永久性的萧条。因为有西奈半岛的存在,东西方商路一直被不同地区的商人们,分头控制。例如尼罗河口的亚历山大港,就是东地中海与尼罗河水运的交汇点。西奈半岛南部的苏伊士港,则是一个专门面向红海的口岸。而黎巴嫩的贝鲁特和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则一起承担了陆上贸易通道的出口角色。

  苏丹非常清楚,当贸易的大头云集到苏伊士港一地,其他口岸的收入都将出现聚减。除了亚历山大和贝鲁特还能保留一些份额,其他地方都会承受重创。更可怕都是在内陆,过去依靠帮助商队为生的众多人口,将永远失业。考虑到尼罗河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周期性的缺水,旱灾一直不停折磨埃及等地的农民。苏丹经常会自己出资救灾,并将各地灾民都承包给地方上的埃米尔救济。但如果这些人完全失业,那么就不可能按照就办法予以按抚。连叙利亚地区的地方长官,都可能因此叛变。

  因此,哪怕运河工程不需要苏丹的宫廷出钱,工程本身可以为埃及当地人提供就业。马穆鲁克人还是断然拒绝了这个近代的苏伊士运河计划。但葡萄牙人造成的东方威胁,始终存在。马穆鲁克宫廷又经常以伊斯兰世界的守护者,自我标榜。所以,苏丹还是需要考虑花大价钱去解决东方问题。

  笨拙的策略

  鉴于威尼斯人的恳切态度,马穆鲁克苏丹转而要求威尼斯出钱、出人、出技术,组建一支可以击败葡萄牙人的舰队。但马穆鲁克却拥有舰队的指挥权,并在一些船上安插士兵。

  无可奈何的威尼斯,只能按照苏丹的要求,提供了总计12艘战舰的木材、武器和补给。大部分海员由共和国出资从加泰罗尼亚、意大利和希腊招募。连那些参与联军的奥斯曼志愿者的津贴,也由威尼斯支付。而在不到10年之前,双方刚刚在希腊海岸边大打出手一番。

  当然,威尼斯人的一次性投入还没有完。因为他们还要出钱雇船,将拆卸开的战舰与武器送到亚历山大港。并把相关人员也一并送去。随后,所有人员与物资的陆地运输,又是一笔巨款。等到全军在苏伊士港集结,威尼斯当局又将开始为远征采购补给品和现金。其中既有士兵与水手们的第一批军饷,也包括了沿途购买其他所需的花费。苏丹则只是承诺,会在战争长期化后为属于自己的舰队支付工资。

  1508年,焦尔海战的胜利让威尼斯和马穆鲁克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终于联手击败了看上去非常强大的葡萄牙舰队。很多科钦以北的印度西海岸城市,宣布脱离葡萄牙的控制,站在了开罗的宫廷一边。但马穆鲁克的海军在这场战役中也损失巨大。葡萄牙战舰的火力,杀伤了不少船员。一些战舰的船体也被炮火击伤,需要专业人员帮助修补。当舰队选择到古吉拉特人控制的第乌港休整后,战争势必持续到1509年春天。苏丹的财政已经捉襟见肘,对于前线指挥官的拨款需求,不置可否。

  这时候,马穆鲁克苏丹国作为一个非海洋性国家的劣势开始暴露出来。他们的战舰和武器都需要从欧洲进口,本国连专业人员都无法搜罗整齐。当战争的长期化态势出现,他们在各方面的后勤都已经完全无法跟上。苏丹选择在阿拉伯半岛西部的吉达港内,建造一支更新的舰队。但较低的技术储备和拖沓的行政风格,都让这个工作进展异常缓慢。

  正所谓时间不等人。当马穆鲁克的后备军才在筹备的遥遥无期之中,葡萄牙国王派遣的几支船队已经分头进入印度洋地区。担任印度总督与舰队总司令的阿尔梅达,已经在焦尔海战中损失了荣誉和自己的儿子。他不惜违反国王命令,延长自己的任期,将可以搜罗的全部战舰都集中起来。在1508年的冬季,这些战舰还一反冬季不出海的常态,头也不回的杀向北方。

image.png

  史诗战绩

  在第乌城休整的半年时间里,马穆鲁克人舰队已经因发不出军饷而产生不少逃兵。指挥官米尔.侯萨姆也对未来的处境表示担忧,但现实又迫使他只能消极应对。倒是城市的总督,也是古吉拉特海军司令的梅里克.亚斯,尽可能的为无法避免的厄运而备战。

  阿尔梅达的葡萄牙舰队总计只有19艘船,其中还包括了2艘小型的桨帆船和1艘小型桨帆快船。但剩下的10艘卡拉克战舰与6艘卡拉维尔船,都装备了较新式的火炮,配备了当时最后的船员。他们一路上攻克了数个倒戈的印度城市,并对更多地方开出了罚单。

  古吉拉特人也只能在港口东侧的出口处,构筑其2座最新式的土耳其炮台,并在边上的部署了更多火炮。他们的舰队也增添了10艘新式的桨帆船战舰,又获得了50艘卡利卡特人支援的小型战船帮助。这样一来,整个港口的防御兵力就超过了百艘战舰。加之第乌港的航道空间有限,古吉拉特人计划死守在港内,用火炮和数量来围歼对手。

  但马穆鲁克人却觉得不应该这么浪费手里的兵力。他们希望将全部战舰都开出内港,包围并全歼阿尔梅达的19艘船。其中,自己从埃及带来的大船负责正面交战,而大量的小船负责两翼合围。因为只要葡萄牙的舰队不除,他们就必须呆在遥远的印度,继续服役。古吉拉特人却觉得马穆鲁克舰队有准备开溜的企图,所以坚决反对这个计划。这在后来的战斗中,闹出了不少乌龙。

  1509年2月2日的下午,阿尔梅达率领的葡萄牙舰队终于抵达了第乌岛东面的海域。这场战役的结果,将直接决定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印度洋海区的归属权问题。第乌港内的米尔.侯赛姆也已经得到敌军来袭的报告,坐镇自己的旗舰指挥者这座岛上全部的军事力量。随即,下令全部的战舰一起出港迎敌。于是,足足有100多艘桨帆船战舰,争先恐后的离开了安全的设防港口。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离开了己方炮台的火力射程。却依靠庞大的规模和气势,震慑着外海的葡萄牙人。

  为了防止被这些敌舰包围,阿尔梅达的葡萄牙战舰开始一字排开,组成一列庞大的纵队。士兵们打开一侧的炮门,疯狂发射已经填装好的大炮。很多印度人的小船在被海战长炮命中后,就会丧失战斗力。而利用对方填装间隙杀到近处的战舰,也遭到更多中小型火炮和火绳枪的射击。葡萄牙在战前就准备好了多余的子铳,让这些武器能够在战时连续射击。而守军的战舰,往往只在船艏装备不大的火炮,对结实的大海船来说,威力有限。

  鉴于这样的战斗毫无结果,第乌的古吉拉特总督直接饶开马穆鲁克海军司令,将所有的战舰都召回港内。甚至为了安全,他们把船都躲藏到了航道最深处的地方。这样一来,主航道上就只留下了威尼斯人出资建造的那几艘船。

  第二天中午,葡萄牙人利用涨潮的风向帮忙,径直冲入了第乌港。由于速度够快,守军炮台与岸上的炮兵都来不及反应,就已经让大部分葡萄牙战舰从自己防守的区域通过。后者则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依次冲入了港内的主航道。每1-2艘船之间分工合作,找到便于下手的目标后,发起近距离内的猛攻。为了探查内港航道的深浅,1艘桨帆船战舰将负责在全军的最前面开道。

  面对敌人的突然来袭,联合舰队的土耳其人与马穆鲁克士兵,发起了顽强抵抗。但他们发现,葡萄牙战舰的船体上挂着装满了棉花的袋子,海包裹了浸湿的牛皮。不少炮弹打在这些临时加装的“反应装甲”上面,几乎不能造成多大伤害。后者的反击火力,则要猛烈的多。一名叫佩雷拉的船长,还带着士兵冲上了对手的1艘卡拉克战舰。但在穆斯林海员的猛攻之下,他自己也被一支弩箭击中了喉部。若不是其他船及时加入了混战,佩雷拉的船可能在马穆鲁克的两面夹击下失守。

  至于阿尔梅达自己,则带着旗舰海洋之花号,一路来到更靠内的水道。面对海量从内港冲出来支援战斗的印度战舰,葡萄牙旗舰直接在航道的半当中下锚。随即用侧面堵住了狭窄的水道,并用大量火炮进行连续不断的射击。其他几艘较小的船也迅速赶上来,提供掩护火力。

  结果,大半支守军舰队在港内遭遇到了属于他们的温泉关之战。狭窄的空间,让他们彼此挤成一团。葡萄牙人的火力倾斜,将大量小船打成半残的漂浮物,堵住了后面船只的方向。大量的印度士兵,在自己的主场惨遭入侵者的屠杀。至于被近距离强攻的马穆鲁克舰队,已经有一半的战船沉入了港口,另一半则被葡萄牙陆战队控制。

image.png

  格局决定命运

  经过6小时的激战,葡萄牙舰队开始在退潮时离开了第乌内港。他们一共发射了1900多发大小炮弹,将设防严密的港口弄的一片狼藉。然后拖拽着俘获的战舰,留下大批漂浮在水面上的尸体,全身而退。

  一年前成军时,马穆鲁克的舰队有1700多人,现在只剩下残军200人不到。他们的指挥官则身负重伤,被左右人在混战中用1艘运送粪便的小船,偷偷带离战场。第乌城的古吉拉特总督,则忙不迭的给阿尔梅达送上了求和信。后者不仅为自己的儿子报仇雪恨,也将马穆鲁克和威尼斯人干涉企图,彻底击碎。

  消息传到开罗,苏丹除了默哀也丝毫没有其他办法。但他依然无法同意威尼斯人的运河计划。因为舰队损失了或许还能重建,但整个帝国的格局变化,是可以直接要了王朝的老命。只是他没有搞明白一个道理,外部整体情况的转变,才是对格局施加影响的始作俑者。当威尼斯人不再愿意为舰队计划买单,他的海军建设就会陷入长期困难。

  马穆鲁克苏丹同样没有明白,自从奥斯曼帝国在1470年代控制整个黑海,他们的兵源输入线路就被掐断了。历代马穆鲁克成员,大都来自高加索与乌克兰地区。在被最终买来进行军事训练之前,都经过层层筛选。但如今,这样的条件已经完全无法继续下去。马穆鲁克的战斗力,尤其是苏丹直属部队的精锐程度,迅速下降。这就让他不得不在各种事务上,对地方派怀柔而患得患失。

image.png

  可以说,正是外部格局的变迁,决定了马穆鲁克王朝的崛起与最后的衰败。军事与经济的双重退化进程,让开罗的中央宫廷愈发虚弱。最终,在第乌海战后的10年后,他们就将倒在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脚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此后阿拉伯人并非没有企图在印度洋上恢复势力。1509年底,奥斯曼帝国海军名将凯马尔·列伊斯受命统率一支装载着大量木材,桨手和加农炮的运输舰队前往埃及,以援助马木鲁克海军在印度洋与葡萄牙人的战争。他此前多次打败基督教舰队,横行地中海,但这是他的最后一次航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