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振东 ‖ 一个乡村塾师的生活与精神世界 ——清末民初抄本《淡菊斋诗集》及作者身世揭秘(上)

 倚月临风 2022-04-08
抄本是指经手抄而成的书籍常因系作者本人或同时代写手的手迹接近作品原始面貌,保存有非常多的文化与背景信息等原因,长期以来甚受重视缘于种种原因,各个时代的古籍抄本留存于民间的已极罕见,偶尔目及,弥足珍贵,清末民初抄本《淡菊斋诗集》就是这样的一部书。


《淡菊斋诗集》共三册,含十一集,多题《淡菊斋诗集》,亦有题《淡菊斋诗赋集》《淡菊斋五言绝句》,均属“大城窦汝梅调臣甫著”。卷前有《咏调臣诗趣四首》,为四篇对窦汝梅人品与诗歌特色给予褒奖的七言绝句,下署“花朝后一日宋桂荣又题”;宋桂荣撰《淡菊斋诗集序》,介绍撰序缘由且对题诗所及内容说得更具体,下署“宣统二年岁次庚戌中和节前一日宋桂荣书”,此序撰在公历1910年,似较题诗为早。后又有窦汝梅《淡菊斋诗集自序》,内述自己少壮时期的经历和初写诗阶段的感受,多自谦之语,下题“光绪二十八年岁次壬寅二月十八日平舒调臣窦汝梅自书”。光绪二十八年,即公历1902年,平舒为大城县的古称,调臣是窦汝梅的字。在第十集中,另见一篇诗人自撰《淡菊斋诗集重序》,主要阐述取名“淡菊”的意蕴和精神所寄,下题“丙辰二月二十六日窦汝梅书,时年五十八岁”。此丙辰,当为公历1916年,即民国五年,较宋桂荣撰序早7年,较窦汝梅第一次撰序早14年。可见,现存三册《淡菊斋诗集》并非一时所成。

现存此诗稿的编排不是很统一,除各体诗歌外,还夹有少量对联、歌赋、序传、游记等。第一集题《淡菊斋诗集》,共收七言绝句三百首,是窦汝梅在父亲去世后居家无事,初学赋诗,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一年创作所得。第二集题《淡菊斋诗赋集》,共收诗75首,均为七言律诗,主要为光绪三十一年(1905)、光绪三十二年(1906)、光绪三十三年(1907)三年所作,光绪二十七年(1901)、民国二年(1913)、民国三年(1914)亦有少量作品。此外,还有《窦成杰祖传》《草莽吟诗集序》,前者未记所撰时间,后者记在“中华民国二年(1913)”。第三集题《淡菊斋五言绝句》,收五言绝句35首,主要著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光绪三十二年(1906)及左右年份。第四集题《淡菊斋诗赋集》,本集体例较为复杂,约略有诗30首左右,主要为五言绝句,还有古体;其它有《渔子歌》《隐忍歌》《花发去年丛赋》《以学愈愚赋》等歌赋多篇、还有传记《窦宗仪》《窦汝梅》、游记《游蓟门西山记》等,创作时间主要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之间。第五集题《淡菊斋诗集五集》,依其在第一首诗《官僚》后的注文所记,本集诗歌写在民国四年(1915)在章庄前村设馆之时,有七言绝句78首,五言律诗1首,对联1副,在民国五年(1916)四月誊录。第六集以下均题《淡菊斋诗集》,其中第六集收七言绝句6首,对联两副;第七集收五言律诗15首,第八集收五言律诗16首,第九集收七言律诗64首,第十集收七言律诗9首、《淡菊斋诗集重序》《盖益庄石桥记》等文6篇,第十一集收五言古诗17首。此六集的创作时间多未标注,估计和上几集差别不大。

全书仅有一页的左上角略破损,页角少量的文字丢失,其它均完好。文字主要用工整小楷写成,清晰易辨;少数改以草书,稍难辨识。各页除正文外,还写有批语,其它零星小的记事文字、简明图示等,所载信息十分丰富。

面对三册已经发黄的书页,浏览依然或苍劲或俊逸的字迹,大家肯定想知道,这近七百首诗文歌赋到底包蕴着怎样的生活故事与精神世界。这正是此部诗稿特殊的价值与意义所在,是对其进行深入认识,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此部诗稿的作者窦汝梅,是大城县盖益庄人,生于咸丰九年(1859),卒年不详。在第七集中,有《大邵庄书斋录》一诗,题下注“己未予年六十一岁,在大邵庄楚凤文处成馆。”据此可知,至迟在本年(民国八年,1919)窦汝梅仍在世,这时已年过六旬的他仍在到处坐馆。大城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的最南端,东北毗邻天津市,东南和西面与沧州市连接。此地历史悠久,西汉高祖年间即设东平舒县,后改称平舒,历史上曾涌现出梁材、刘汉儒、刘溎年等著名历史人物。

与窦汝梅生活的年代较为接近,大城县先后还出现过两个著名的文人,并且都曾为人师。一位是小流漂村人刘钟英(1843~1918),较窦汝梅长16岁,辞世时间接近;一位是白洋桥村的邓毓恺(1868~1922),较窦汝梅小9岁,辞世时间也较接近。刘、邓二人是光绪二十三年修《大城县志》的主纂者,是当地名士,生平事迹久见于载并广为人知;而窦汝梅却因为太过普通,直至近些年前的官方志书均未见只字记载,知道的人更极少。刘钟英早年就学于名师,后中贡生,求官无望,转而长期坐馆于安次区得胜口马氏的富庶之家,博学多闻,著述等身;邓毓恺出身于本邑望族,衣食无忧,自幼从师问教,见多识广,后又被直隶选派至日本留学,回国后即在家乡开办一所新式学堂,成为本县新学的奠基人。尽管与此两人的年龄接近、相距也不远,但因为家境和社会地位的不同,窦汝梅与他们应并不认识。作为一个乡村塾师,窦汝梅的经历更曲折而艰苦,且感受更深,并多见于他笔端的记载与倾诉之中。虽没有刘钟英、邓毓恺般的学问与见识,但他能诗能画,工书善文,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触所感用笔表现和描绘出来;虽然以塾师为业,但他又时刻未离土地,与乡村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情感。可以说,窦汝梅是一个最典型的乡村塾师,他的作品有生活、接地气,由之可以全面透视一个乡村塾师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窦汝梅的父亲是个秀才,很早就对他开始启蒙。成年后,窦汝梅又从世叔李洪受业五年。但他久困童试,最终连个秀才也没考上。年至三十,随父在固安县东部一带教义塾十余年。父卒,家道中落。他孤身一人在外飘泊,曾于本县大邵庄楚凤文处、章庄王姓女馆、孙家楼村孙宅等处坐馆。坐馆之余或求馆无着,他还曾去为人佣工,或做看堤、看场、放羊、拾粪、搓麻绳等农事。他喜欢画画,常以丹青自娱;他痛叹读书无用,还曾摘录中医脉诀,要学医立身。除受久困童试的挫折,一生还遭受过兄弟分居争产、族人误伤、发妻中丧等打击。相传晚年流落京师,不知所终。

窦汝梅“遇事必咏”,《淡菊斋诗集》是他人生轨迹的真实辙印,跃动着那个时代乡村塾师的生动缩影。对于清贫孤寂的读书和坐馆生涯,其《游学士子》写:“书斋门闭却倾听,入室师前诉苦形。多给钱文充冻饿,迨当去后自心铭。”《教馆先生》写:“为谋衣食困文坛,庭内多花不敢看。送客常从门里别,到来书室又眉攒。”《学堂老师》写:“常在学堂作老师,困人偏觉日光迟。理宜山上高僧解,否则民间女子知。”其它还有《供馔东家》《觅馆》《叹已无家》等篇也述及此类内容。对于农事和乡村生活,窦汝梅有《田家》《庄稼孙》《观稚子捕鱼》等篇发自内心的真切描述和吟咏,更有大量诗作捕捉更广泛的具体场景,写常人所未写,既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资料,又为传统诗文开拓了新的展示空间。如《九月九日在章庄花园上看场作》写:“每逢重九弄吟毫,今日田中尽瘁劳。喜在花园绝顶上,看些场圃即登高。菊香初放堪温酒,枣熟方干可作糕。”《己牧羊》写:“辍读因无事,茫茫草色凄。富翁惟彘畜,贫叟恰羊携。流水桥边过,荒原野外迷。餐毡苏武绩,麟阁画难跻。”《自捻麻绳》写:“半生功业有何存,虚度光阴不足言。学得绩麻绳是捻,长长久远祝儿孙。”《负筐拾粪》写:“农夫赖粪可治田,载列昭昭孟子篇。今日携筐寻路拾,不为希圣也圣贤。”

深处社会底层,又多遇坎坷和不幸,使窦汝梅的作品中充满对贫的咏叹,这是其诗集中较突出的一大主题。其诗集内以贫为题的作品甚多,如《贫居自叹》组诗,一连写了五首,反复咏叹,委曲凄切。其它如《叹贫》写:“天心何不鉴吾民,贫乏因成困顿身。囊橐无余常累己,仓箱告匮苦因人。”《因贫而喜读书有感》写:“只为治家少积金,致令损我读书心。每因粥饭多惆怅,更为丝绵废咏吟。若遇饥时修耒耜,偶当饱后论诗琴。哪知空乏无廉耻,乞借闻人叱笑音。”《贫极》写:“可惜生来命亦穷,诸般不利运难通。每当极渴无浆饮,若遇恒饿少菜充。天至多寒风更急,时逢猛热日偏烘。百端苦楚全经历,且有年年病在躬。”将贫写得如此多样、真切而深入,在古今诗人中应不多见。

然而,即使在如此“贫极”的状态下,身为读书人的窦汝梅并没有丧失自我的人生目标与对峻洁人格的追求。因此,他的诗作不少对自身功业无成与时光易逝的怅望愁苦,不少因欲行无路而来的郁闷无奈,但内中仍有一种虽被覆压而渴望向上生长的力量。如《述平生造诣》写:“一生仅足课蒙童,辜负当年诵读工。三历场中辛苦极,始知窗下老英雄。”《洪宪元年丙辰新正月初八日接舅爷和章十二首我悉步元韵酬》写:“吾儒德业本难成,诵读诗书负此生。年近六旬过半百,恍如指甲一弹声。”《偶吟》写:“时当薄暮晚凉天,教训童蒙读简编。今日窗前多苦楚,不知云会在何年。”有的诗甚至还带有一种英挺勃发的豪杰之气,如《丈夫志》写:“世间何事警吾曹,惟有丹梯甲乙高。不在朝中成德业,也应塞上树勋劳。功垂宇宙声先振,力壮山河气自豪。倾动当时犹未几,勒名金石享仙璈。”《侠士高楼》写:“君今只见此楼高,楼上曾居侠士豪。手内常携鸭嘴箭,腰中还挎雁翎刀。残年能射生风虎,破晓偏骑立住鳌。一世英雄今已没,后来谁复念勤劳。”  

当然,面对动荡的时代和无法摆脱的命运,功业难成,窦汝梅只有以洁身自好来固守自我的存在和尊严。他企慕姜子牙的恬然自适,崇奉陶渊明的志洁行芳。他喜欢去深山隐处,愿意看清风长天、花荫鸟喧。因此,钓翁就成为其诗中一个充满诱惑而又包蕴着诗人人生理想的人格范型。在诗集中,诗人曾以《钓翁》为题,连写四首七言绝句以进行歌咏,其中两首说:“一叟飘然驾小船,茫茫远水浸长天。世间万事皆无虑,惟对芦花钓晚烟。”“自棹扁舟到水乡,渔村远隐觉天长。偶来红蓼滩前泊,明月清风钓一旁。”有些诗虽未着钓翁一字,却仍然明显隐伏着此一形象,如《深山中隐居》写:“深山隐处静无声,时听花荫倦鸟鸣。更有环窗多岭岫,朝朝屋里看云生。”颇可见诗人的精神世界和内中情怀。(待续)

(感谢大城县文史专家杨馨远先生提供资料和相关信息。)

阅读链接

许振东 ‖ 清末大城王玉骥与其文学创作

许振东 ‖ 首倡小说改良的“北方奇士”邓毓怡

许振东 ‖ 东安“三信”,诗书传家

许振东‖荷花十里散天香——清末民初大城诗人刘钟英的文学创作与成就

许振东 ‖ 明代固安诗人苏志皋的才情与诗情

许振东 ‖ 明代固安杨驸马轶事及其家族探秘①

许振东 ‖ 驸马出逃皇帝恼——明代固安杨驸马轶事及其家族探秘②

许振东 ‖ 清代第一族——明代固安杨驸马轶事及其家族探秘③

许振东 ‖ 传世家箴——明代固安杨驸马轶事及其家族探秘④

许振东 ‖ 崇文尚学——明代固安杨驸马轶事及其家族探秘⑤

许振东 ‖ 廊坊文学溯源与历史发展



京畿学堂公众号

来稿请投523090170@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