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不知心归何处 2022-04-08

原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就此四项的内涵,已足以陈述孔圣当时忧天下、忧国家、忧民族、忧文化衰颓变乱的心情;孔圣说,一般人不讲修养自己的品德;不讲求真正的学问;听到了义之所在,自己也知道这道理是对的,只是自己的劣根性改变不了,明明知道自己走的路线不对,又不肯改,为什么不能改?时代环境的风气,外在的压力,自己又下不了决心,所以只好因循下去。

孔圣说了他担忧的四点:“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这也是每一个人和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通病,尤其碰到衰乱的世局,任何一个国家社会,都可能有这四种现象出现,由此可见他的心情,所以说孔圣是淑世——救世主义者。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怕亡国,因为亡国可以复国,最怕是把自己文化的根挖断了,就会陷于万劫不复,这里所记孔圣的感慨,也就是担忧人文文化迷失了的后果;我们看古今中外的历史,一旦国家文化亡了,即使形态存在,但已动摇了根本,就难以翻身;犹太人虽然亡了国,但它立国的文化精神,始终建立在每一代犹太子民的心目中;文化看起来是空洞的,但它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命脉,孔圣在这里不谈国家政治而谈人文文化,实际上这正是民族历史的重点,国家天下,尽在其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