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盐津铺子上半年净利猛增96.44%,来自商超的“渠道红利”能否持续?

 食评方 2022-04-08

8月3日晚间,知名休闲零食企业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盐津铺子”)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45亿元,同比增长47.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96.44%。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2019年全年1.28亿元的净利润,盐津铺子2020年上半年净利已超上年全年。此外,盐津铺子还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0年前三季度盈利1.75亿元至1.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4.95%至106.09%。

分析盐津铺子业绩报告,之所以在今年业绩如此亮眼,“产品”、“渠道”成为报告期内公司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受业绩表现提振,8月4日,盐津铺子股价开盘涨停,报113.08元/股,总市值达到146.4亿元,双创历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9年12月31日,盐津铺子股价仅为35.6元/股。

产品线“多点开花”

目前,盐津铺子旗下主要产品为“盐津铺子”和“憨豆先生”系列休闲食品,产品主要有:咸味小吃休闲零食产品(鱼糜产品、豆干产品、肉鱼产品、蜜饯炒货产品、素食产品等);休闲烘焙点心类产品(面包、蛋糕、薯片、布丁等);坚果果干类产品。

报告期内,盐津铺子旗下烘焙点心产品、果干类产品、休闲豆制品-鱼糜制品和素食产品的营业收入在2020年上半年增长幅度较大。

 今年疫情期间,盐津铺子推出烘焙类产品,正迎合了消费者对代餐食品的爆发式需求。

其中,烘焙制品产销两旺,增长迅猛,实现营业收入3.04亿元,销量同比增长82.18%,2020年上半年收入占比上升到32.21%。鱼糜制品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销量同比增长73.38%,2020年上半年收入上升到14.83%。肉(鱼)产品得益于鱼制品同比增加40.66%,禽类制品(含蛋制品)增长23.83%,整个品类实现营收1.18亿元,销量同比增长39.92%。而果干类得益于榴莲制品增长(实现销售5451.75万元),实现营收8936.48万元,销量同比增长89.06%。而素食产品也得益于魔芋爽系列产品、脆藕片等增长,实现销量5562.69万元,销量同比增长59.69%。

当然,有产品表现亮眼也有产品下滑。报告期内,盐津铺子旗下休闲豆制品-豆干类实现营收9840.33万元,同比下滑14.16%,收入占比也从17.89%下滑至10.41%;此外,盐津铺子的发家类产品——蜜饯炒货产品实现营收6365.91万元,同比下滑10.27%,收入占比从11.07%下滑至个位的6.73%。

从盐津铺子的产品表现看,一些传统品类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逐渐在降低,而一些新兴品类以及新兴口味的休闲零食更加受消费者青睐。

不过,整体上看,盐津铺子旗下产品大部分还算表现亮眼。盐津铺子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升维的产品战略、渠道战略、区域拓展战略等已见成效,休闲(咸味)零食第一曲线稳中有升,休闲烘焙点心第二曲线较大幅度提升,坚果果干等第三曲线正在培育。

疫情之下,KA渠道“放异彩“

产品之外,为盐津铺子带来营收增长最关键的因素则在于以KA卖场为主的渠道优势。尤其在今年疫情期间,这一渠道优势再度凸显。

盐津铺子在财报中表示,公司以“直营商超树标杆、经销商渠道全面拓展、新零售跟进覆盖”的营销网络发展理念,以点带面,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高效率的立体营销网络。盐津铺子通过大型连锁商超的新开门店拓展新市场,建立企业形象,推广产品销售,在具备一定市场口碑的情况下,发展本地区经销商。

具体而言,盐津铺子在每个市或县级市选取一至二家经销商从事产品的推广和销售,经销商与公司签订年度经销合同,约定年度销售任务,划定销售渠道,并规定不得在渠道外进行产品销售。经销商的销售渠道包括地区性中型连锁超市、小型超市、便利店、批发市场等,能够有效填补高端渠道外的市场份额,使公司销售网络向下延伸,提高产品覆盖面和市场占有率。固定渠道的经销商模式使经销商渠道系统独立于大型商超,规范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保证公司高效率地进行渠道管理、产品管理和价格管理。

“公司与国内一线大型连锁商超品牌均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盐津铺子已经成为已经成为沃尔玛、麦德龙等国际大型连锁商超,以及永辉、家乐福、大润发、华润万家、步步高、人人乐、天虹百货、中百等国内大型连锁商超的核心供应商。

根据未来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盐津铺子的直营商超渠道占比始终保持在50%左右,公司共有KA门店2000多家,其中,沃尔玛、步步高、大润发、华润万家、家乐福是公司的主要直营渠道客户,近年来,这五家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一直超过30%。

而渠道的不同,也是盐津铺子与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其他知名休闲行业巨头最大的差别。

盐津铺子于2017年2月8日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同年,公司创新性地推出“店中店”、“店中岛“模式,为公司整体业绩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比如,2017年的“金铺子”店中岛,让盐津铺子门店销售同比增长超50%。2018年,金铺子、蓝宝石店中岛突破1000条陈列。2019年,推出升级版二代店中岛,并在当年突破6000家,预计今年有望突破万家。

盐津铺子“店中岛”模式

今年,受疫情影响,有些企业经营受到严峻挑战,当然也有企业在疫情之下逆势而上,显然,盐津铺子属于后者。最关键的原因在于疫情期间,为配合防疫,许多消费门店都被要求歇业,但关乎老百姓刚需购物的大型KA卖场却不在歇业范围之内,而恰好盐津铺子的大部分终端都在这些卖场内,当大部分企业都因为货卖不出去而发愁时,盐津铺子却在因为货不够卖而焦虑。这也是为什么盐津铺子能够在疫情之下逆势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盐津铺子的新挑战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从2005~2014年,全国休闲食品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2%,小品类休闲食品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预计到2020年,休闲零食整体市场规模接近2万亿元。

显然,从目前市场形势看,相较当前中国休闲零食销售情况,市场远未饱和,增长空间巨大。而巨大的空间背后,也意味着竞争也越激烈,这对于盐津铺子而言,可谓是挑战才刚刚开始。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就表示:


盐津铺子上半年整体业绩还不错,一方面基于它的特殊渠道,比如步步高等KA渠道作为疫情期间特定的指定消费场所,盐津铺子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当然,基于盐津铺子自身产业链优势,以及在新品推广和布局方面的不断完善也有一定亮点,也让公司整体享受到了在零食行业创新迭代过程中的红利。


“未来,盐津铺子面对的挑战也是非常大的。”朱丹蓬补充道。

从产品结构看,盐津铺子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来伊份等休闲食品巨头。分析这四家企业的2019年财务数据,其营收分别为101.73亿元、77.15亿元、50.23亿元和40亿元,而同期盐津铺子的营收仅为13.99亿元,差距明显。但由于渠道优势不同,盐津铺子的毛利率远高于前述几家企业,比如盐津铺子营收虽然仅为三只松鼠的13.75%,但净利润却超过了三只松鼠的一半。

不过,随着产品重合度越来越高,几家齐聚资本市场的休闲零食巨头正面“厮杀“已经不可避免,但从品牌优势、渠道优势及消费者认知等方面看,盐津铺子还是处于劣势,未来要想拉近甚至反超其他几大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从行业属性看,休闲零食从来都不是一个高进入门槛行业。除了“巨头之争”,盐津铺子还面临有友食品、金大洲、奇爽等垂直品牌和区域品牌的“围剿”。

比如,从区域上看,盐津铺子的主要优势还是集中在其大本营华中地区,营收占比高达43.68%。虽说在华东、西南、西北等地由于基数小,今年上半年均呈现成倍增长,但在华南这样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较高的区域,盐津铺子市场增长仅有3.53%;并且在华北地区这样的消费大市场,盐津铺子本来基数就小,仅贡献了4330多万的营收,但却在今年上半年同比下滑10.25%。

毋庸置疑,盐津铺子今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疫情之下凸显出来的渠道优势,但随着消费市场逐步回归常态之后,盐津铺子的渠道优势是否还能抵挡住日趋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呢?

·END· 

关注我,给你更多好看!

凡注明 “来源:XXX(非食评方)”的图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转载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赞同文中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