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千年前秦人一封家书:“妈!再不寄钱过来,我就要死了,急!”

 天地任逍遥耶 2022-04-08
文章图片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一封来自公元前223年的家书,是跟随秦国大将王翦在河南淮阳与楚军作战的兄弟俩写的。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发现一座窄小而寒酸的古墓,相比较其它的大墓而言,这座墓显得特别格格不入,经过发掘,这座墓中只有一具尸骨,而与众不同的是,尸骨手里还握着两块写满字的木牍。

小墓主人是战国晚期秦国一个叫“”的普通人,而他手中两片长约20公分的木牍,正反面都写满文字,是二弟“黑夫”和三弟“”写给他的家书,又称为黑夫木牍。

兄弟三人,大哥在家务农照顾一家老小,老二黑夫和老三在外当兵打仗。

哥俩为即将到来的大战感到焦躁不安,于是便写信与家人联络,希望家里人邮寄一些钱和衣服,同时也让家里人不要担心他们,嘱咐大哥和媳妇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虽然写信是为跟家里讨要衣服和钱,但家书字里行间,却透露着浓浓的温情,至今读起来令人潸然泪下。

第一封是二弟黑夫写给大哥的,全文如下:

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中: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前日黑夫与惊别,今复会矣。黑夫寄益就书曰:遗黑夫钱,母操夏衣来。今书节(即)到,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以为襌裙襦者,母必为之,令与钱偕来。其丝布贵,徒〔以〕钱来,黑夫自以布此。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伤未可智(知)也,愿母遗黑夫用勿少。书到皆为报,报必言相家爵来未来,告黑夫其未来状。闻王得苟得毋恙也?辞相家爵不也?书衣之南军毋……不也?为黑夫、惊多问姑姊、康乐孝须(嬃)故尤长姑外内……为黑夫、惊多问东室季须(嬃)苟得毋恙也?为黑夫、惊多问婴记事可(何)如?定不定?为黑夫、惊多问夕阳吕婴、匾里阎诤丈人得毋恙……矣。惊多问新负(妇)、妴(婉)得毋恙也?新负勉力视瞻丈人,毋与……勉力也。

翻译成现在的大白话就是:

今天是农历二月辛巳日。黑夫再次拜问大哥:母亲身体还好吧?我们哥俩都挺好的。前天,我哥俩因作战没在一起,今天又见面了。

黑夫再次写信来的目的,是请家里赶紧给我们送点钱来,再让母亲做几件夏天穿的衣服。

见到这封信后,请母亲比较一下安陆的丝布贵不贵,不贵的话一定要给我们兄弟俩做几件夏天穿的衣服,和钱一起带过来。

要是家乡的丝布贵,那只需要带钱过来就行,我们自己在这边买布做衣服。

我们俩马上就要投入淮阳的战斗了。进攻这座城的战事不知道要持续多久,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负伤,所以母亲给我们邮寄的钱也别太少了。

收到信后请马上给我们回信,一定要告诉我们官府给我们家授予爵位的文书送到没有,如果没送到也跟我说一声。

听秦大王说只要有军功就不会耽搁。人家送官方公文来你们别忘了相谢。

信和衣物寄到南方军营时千万别弄错了地方。

替我们哥俩问候姑姑和姐姐,特别是大姑。替我哥俩向东室的季须(嬃)问好,再帮忙问问婴记季,我们和他商量的事怎么样了,定下来没有?

还有,代我们向夕阳吕婴、匾里阎诤两位老人问安,他们身体还硬朗吧?

惊特别想念他的新媳妇和孩子妴,一切都好吧?

新媳妇要好好照顾老人,别惹老人生气。大家要共同努力维护好这个家庭。

文章图片2

第二封是惊写给大哥“衷”的,全文如下:

惊敢大心问衷,母得毋恙也?家室外内同……以衷,母力毋恙也?与从军,与黑夫居,皆毋恙也。……钱衣,愿母幸遣钱五、六百,布谨善者毋下二丈五尺。……用垣柏钱矣,室弗遗,即死矣。急急急。惊多问新负、妴皆得毋恙也?新负勉力视瞻两老……惊远家故,衷教诏妴,令毋敢远就若取新(薪),衷令……闻新地城多空不实者,且令故民有为不如令者实……为惊祠祀,若大发(废)毁,以惊居反城中故。 惊敢大心问姑秭(姐),姑秭(姐)子彦得毋恙……?新地入盗,衷唯毋方行新地,急急急。

翻译成现在的大白话就是:

弟弟现在斗胆问候大哥,母亲身体还好吧?家里家外大家和睦相处全靠大哥操持,母亲在您的照顾下一定很好吧?

自从我从军以后,和二哥黑夫住在一起相互照顾,我哥俩都挺好的。

钱和衣服的事,希望母亲能寄个五六百块钱来,布要仔细挑选品质好的,至少要二丈五尺。我们借了垣柏的钱,现在都用光了。家里要是再不寄钱来,就要出人命了。急急急!

我非常惦记新媳妇和孩子妴,她们都还好吧?新媳妇要尽力赡养好爸妈。

我出门在外,孩子妴就拜托大哥您来教育管束啦!如果孩子要打柴,一定不要让她去太远的地方,注意安全,大哥您一定要替我把她看好了。

听说秦国新攻占的城市里老百姓都逃走啦,剩下的都是反抗秦朝统治的人士,不遵行秦朝的法令。

为我求神祭拜的时候,如果得到的是下下签,那只是因为我身在前线的缘故,别想太多啦!

替我问候姑姑,她和她儿子彦还好吧?新攻占的城市里反秦人士蜂拥而至,大哥一定不要去那里。急急急!

当“黑夫”和“惊”的部队出征走到现在的河南淮阳地界时,这两人的军旅生活出现了经济危机,他们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向在现今湖北安陆地界的哥哥“衷”,写下了这封家书。

这封家书可以说是写的情真意切,即便已经时隔2000多年,读起来依然让人泪流满面,身在战场,却心系家里的一切,“黑夫”和“惊”有没有收到家里寄过去的钱和衣服,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推测出来,这两人应该是战死在了沙场。

而他们的哥哥“衷”把木牍带进了坟墓,也说明了直到死,他们兄弟三人都没能再见一面,更抒发了他们三人生死都在一起的真挚情感。

家属虽只有短短的527个字,但是信息量巨大,完整地展现出了秦朝的法律、征兵、邮政、家族、经济等一系列社会制度:

一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秦国打仗时士兵需要自己携带衣服和钱,士兵家族承担基本战争物资,并不是由国家来承担军费开支;王翦60万大军背后是有60万个老百姓家庭做经济支撑,黑夫和惊大家族有十几位成员的牵挂,也就是说王翦军队牵涉到几百万社会底层老百姓;

二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社会底层民众可以通过军功获得爵位,用爵位改变家族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为了军功爵位和跨越社会阶层,广大老百姓不仅自费打仗,而且冒着生命危险去立军功。在信里黑夫反复询问家里人有没有收到政府的文书,而其长兄去世后,还能够拥有独立的墓葬,也许是黑夫和惊用生命换来的家族荣誉;

三是当时秦政府是一个诚信的政府,商鞅变法时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金。

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商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金,以此来表明没有欺骗老百姓。

这一点黑夫也在信里提及,秦朝的大王说只要有军功,爵位封赏待遇到家里是迟早的事情;官方授予爵位告知我们一下,没有授予也要及时通知我们;

四是自古以来婆媳的家庭矛盾就存在,以至于黑夫和惊在信里反复提醒惊的新媳妇要善待老人,不要闹别扭,要懂事,要处理好家庭关系;

五是秦国新攻占的城市,老百姓都纷纷逃命去了,这也是有原因的,以规避秦军滥杀无辜,拿着老百姓的首级去邀功。留在城里的都是原来六国反抗秦朝统治的人士,不遵守秦的法律,所以惊叮嘱大哥和不要去那些城市;

六是惊还有一个未成年女儿,托付大哥担起教育女儿的责任。社会动荡不安全,一定不要让新媳妇和孩子去偏远的地方砍柴;

七是兄弟俩都是大孝子,在信里反复询问和挂念老母亲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关心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的情况;另外老母亲掌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负责一大家族人的吃喝用度;

八是从写信的风格可以看出黑夫和惊的为人处世风格,向家里老母亲要钱时,黑夫写得比较委婉,比较一下安陆市场布的价格,能为家里省钱就省钱,而小儿子就很直白,希望老母亲邮寄五六百钱,布要买好的,二丈五尺。我们欠了外债,不还钱就怕出了人命。

说明黑夫已经有一定的社会阅历,而惊很年轻,刚娶媳妇,又是家里的小儿子,老人和兄长都宠着,以至于说话很直白;

九是秦国很重视邮政业务的发展,以至于黑夫和惊的家书能在战乱年代顺利邮寄到家里,这也是秦朝后来实施的车同轨,书同文的国策;

十是穷家富路,不论家里有多穷或吃不上饭,在出远门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多地带上些钱。俗语说得好,在家千朝易,出门一时难。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总归身边都是一些亲人或熟人帮衬。

而黑夫和惊身在异乡作战,没有衣服和钱,遇到困难时,只能找别人垣柏借钱,现在遇到了催债,都快出人命了。

所以在背井离乡的时候,就是再困难,也得带足盘缠。出门在外,干什么都得要钱,没钱寸步难行,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

正所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穷家但富路,真情暖心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