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庞学勤:照顾精神病妻46年无怨言,妻子离世后,他的晚年令人感慨

 兰州家长 2022-04-08

娱乐圈里发迹后抛妻弃子的案例屡见不鲜

张艺谋抛弃发妻,与小自己31岁的徐婷结婚,最后因为超生丑闻丢尽了脸。

文章图片1

老戏骨唐国强的妻子更是因为丈夫爱上了年轻女演员壮丽,选择了在除夕夜服药自杀。

文章图片2

王迅更是在凭借综艺翻身后,抛弃了患癌的妻子,和小自己19岁的女网红闪婚。

文章图片3

在渣男横行的演艺圈里,却有这样一位上世纪的老艺术家,因为对老丈人的一句承诺,照顾了患精神疾病和眼疾的结发妻子四十五年。

不管是籍籍无名还是功成名就,他都坚定不移得与妻子患难与共。

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曾荣获金鸡百花终身成就奖的影星庞学勤,和他的妻子杨洸相伴一生的故事。

文章图片4

01.从新四军走出来的电影明星

在传记《庞学勤传》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从新四军中走出来的电影明星。

文章图片5

正如传记中所说,庞学勤在成为一名电影演员之前,曾是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革命军人。

1929年,庞学勤出生在江苏省阜东县东坎镇。

文章图片6

父母都是农民,尽管家庭条件不富裕,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庞学勤还是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条件。

文章图片7

庞学勤的父母认为,再穷不能穷教育,于是一咬牙送他进了学校。

庞学勤早慧,出生在战争时代里的他很早就有为祖国的崛起流尽鲜血的意识。

10岁时,庞学勤加入了当地的儿童团并成为儿童团团长。

文章图片8

战争时代的教育给了庞学勤许多政治启蒙,于是在1944年,15岁的庞学勤毅然选择了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

文章图片9

由于受过文化教育,又从小对艺术感兴趣,进入部队的庞学勤成为了一名文艺兵。

文章图片10

他先后在部队里担任过文化教员、文工团员、炮兵连指挥员等多种职务。

庞学勤所在的部队就是鼎鼎大名的新四军,前面时代的庞学勤跟随部队前往前线。

作为一名文化教员,他日常的工作是顶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对战区人民进行抗日宣传。

文章图片11

1948年,庞学勤跟随新四军,一同经历了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

也就是在这一年,参军五年的庞学勤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9年,庞学勤终于亲眼见到了自己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新中国。

文章图片12

战争结束了,时任炮兵连指挥员的庞学勤从前线被调任到后方部队,开始投身国家教育和文化事业。

1952年,庞学勤跟随调令,进入了北京电影学校(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班学习。

前半生的戎马结束,他正式转行成为了一名演员。

也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一生的真爱——杨洸。

文章图片13

02.坚守一生的一句承诺

杨洸,原名杨福成,1932年,她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学教授。

杨洸良好的家庭条件也为后来杨洸的父亲看不上庞学勤埋下了伏笔。

杨洸原本是华北大学音乐科的高材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中央音乐学院。

1952年,因单位举荐,杨洸进入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班继续深造,杨洸和庞学勤成为了表演班的同班同学。

文章图片14

学校里组织舞会,军队出身的庞学勤没见过这样的场面,笨手笨脚,杨洸就私下里教他跳交际舞。

一来二去,庞学勤对这个热情大方的北京姑娘产生了好感。

文章图片15

那个年代的爱情总是含蓄的,两人以同窗身份又相处了两年,终于在毕业在即时,庞学勤向杨洸表白。

杨洸接受了他,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文章图片16

大学期间两人的电影事业齐头并进,都发展地很好。

更是在《沙家店粮站》、《烽火列车》、《心连心》、《追赶太阳的人们》等四部影片中共同出演。

其中多数扮演夫妻的角色。

文章图片17

毕业之后,庞学勤被分配到了长春电影制片厂,杨洸却被分配到了当时风头正劲的八一厂。

眼看就要忍受异地恋爱,杨洸直接拒绝了八一厂的邀请,申请和庞学勤一样,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去。

文章图片18

1957年,庞学勤第一次从话剧舞台登上大银幕,在电影《边寨烽火》中饰演一名边防军指挥员。

值得一提的是,庞学勤一生中塑造了无数个经典的荧幕形象。

文章图片19

得益于他的革命经历,他在各类影片中扮演的大部分都是正派的军人角色。

这是庞学勤电影事业风头正劲的几年。

他先后出演了《古刹钟声》《朝霞》《甲午风云》《兵临城下》《战火中的青春》等多部影片。

文章图片20

《战火中的青春》更是他演艺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代表作。

他所扮演的“雷振林”一角,成为了影史经典军人形象,至今无人超越。

文章图片21

女友杨洸也同样取得了自己的成就。

先后出演了《长空比翼》、《钢珠飞车》、《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多部经典影片。

文章图片22

1958年,事业上崭露头角的两人终于修成正果,步入了婚姻殿堂。

文章图片23

其实在结婚前,夫妻俩曾经遭遇过来自杨洸家庭的阻力,杨洸的教授父亲看不上庞学勤。

尽管庞学勤百般努力示好,老丈人始终对他不咸不淡。

文章图片24

直到一次丈婿二人坐在一起喝酒,杨洸的父亲才向庞学勤坦白了他的难言之隐。

其实杨洸的父亲并非看不上庞学勤的出身,相反,他很是认可这位努力上进的革命青年。

文章图片25

他反对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杨洸少年时有过精神疾病史,虽然已经治愈,但终生仍有复发的可能。

文章图片26

杨洸父亲当然相信此时的庞学勤是真心实意爱自己的女儿。

可他担心未来如果杨洸再次生病,两人间的感情是否禁得起时间和病痛的消磨。

说到底,杨洸的父亲担心以后如果女儿生病,庞学勤做不到始终如一得照顾她,体贴她。

文章图片27

但庞学勤坚定地向老丈人承诺,此生一定还会将杨洸照顾得好好的,一定会好好对待她。

就这样,杨洸的父亲终于认可了两人的婚事。

文章图片28

婚后两人的事业和家庭都经营的蒸蒸日上,红红火火,小两口对未来都充满了希冀。

可惜好景不长,两人结婚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59年,噩运降临在了杨洸的头上。

文章图片29

当时她正在参与电影《冰上姐妹》的拍摄。

在拍戏过程中,杨洸因“玻璃障体出血”而导致眼底大出血双目失明,不得不暂停拍摄。

文章图片30

杨洸被送往北京的医院治疗。

由于病程中用错了激素药物,杨洸被送到北京的医院时,症状已经十分严重,需要依靠往眼球里打针这种治疗方法。

听得一旁的庞学勤心惊胆战,万分心疼。

文章图片31

由于严重失明,杨洸不得不停了自己刚起步的电影事业,留在北京安心养病。

文章图片32

杨洸生病期间庞学勤一直悉心照料。

由于工作的繁忙,他经常在长春和北京的医院之间两头跑。

分隔两地的日子里,电影厂发下来的新鲜鱼肉庞学勤想让病中的杨洸解馋,于是全部腌制保存,托上京的同事们带去给杨洸。

文章图片33

每月发下来的工资也只留下五十元生活费,剩下的全都寄往北京,留着给杨洸做医药费。

到北京去陪护妻子的时候,他会把大大小小需要做的所有家务全都做好。

文章图片34

甚至杨洸的内衣裤他也会悉数洗好,就为了不让眼睛不好的杨洸做一点点重活。

老丈人将庞学勤所做的一切看在眼里,想到庞学勤当初对他作出的承诺,在心里又认可了这个女婿一分。

眼疾整整折磨了夫妻俩四年,杨洸的病况终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已经基本复明。

文章图片35

但因为不可逆的视力伤害,她的眼睛还是没法承受摄影的强灯光,杨洸彻底淡出了影视圈。

眼疾快要彻底痊愈的杨洸和庞学勤商量想要一个孩子,于是同年,两人的第一个孩子“庞好”降生了。

文章图片36

庞好这个名字是庞学勤取的,寓意妻子的眼疾尽快好起来。

而他们的儿子庞好在未来也十分争气,继承了父母的事业,进入演艺圈成为了一名导演。

新生儿的降生和妻子病情的好转都给这个小家庭带来了希望,在这几年中庞学勤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文章图片37

1962年,庞学勤被评为“新中国的22位影星之一”,这个奖项的含金量不亚于今天的金马金鸡影帝影后。

值得一提的是,与他同样获封该奖项,也同样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的金迪女士也在近日因病离世。

文章图片38

夫妻俩的二儿子庞越出生时,庞学勤已经成为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厂长。

文章图片39

一切看上去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可更大的噩耗又降临在了这个小家庭中。

受“文革”的动荡影响,杨洸少年时的精神疾病复发了。

精神分裂复发的杨洸一开始的症状只是沉默寡言,整个人失去了活力。

文章图片40

慢慢得发展到了不认识身边的人,对任何人都防备心极强,甚至会拳打脚踢的地步。

当时已经升职为厂长的庞学勤并没有像很多当代陈世美一样,他依然保持着绝对的耐心悉心照料妻子。

文章图片41

那时候的庞学勤已经退居幕后,因为职务原因,每天需要处理的琐事更多。

庞学勤晚年时在采访中回忆起那段时光。

他每天要完成厂里的工作,下班后回到家,需要首先查看妻子的情况,再照料好两个年幼的儿子。

洗衣做饭接送孩子都是他一个人干。

每天早上骑车将儿子们送进学校,他会把意识不清醒的妻子送到医院做日常治疗。

然后独自回到家的他会大哭一场。

文章图片42

这样高压的日子庞学勤一直毫无怨言地撑到了千禧年后,直到2004年,他彻底失去了他的爱人。

文章图片43

2004年,杨洸因为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后在珠海一家医院离世,享年72岁。

而这一年的庞学勤,已经是75岁高龄。

和妻子相守45年后,他终于彻底失去了那个热情大方的北京姑娘。

还好在庞学勤的悉心照料下,杨洸最后几年时间病情已经趋于稳定,两人算是度过了一对夫妻平常的晚年时光。

03.与妻子生前的闺蜜再婚

照料妻子多年已成习惯,妻子离世后的庞学勤像是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重心,整个人沉浸在失去爱妻的悲痛之中,消沉了很久。

文章图片44

他和杨洸的两个儿子已经长大,两个懂事的孩子心疼父亲多年来的付出,也着急父亲如今痛苦的情绪状态。

再加上庞学勤退学后更加封闭的社交状态,两个儿子决定联系父母昔日的好友高山英子,让她来开解一下走不出丧妻之痛的庞学勤。

文章图片45

高山英子当年是庞学勤和杨洸夫妻二人的邻居。

中日混血的她当时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幼儿园当保育员,丈夫也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

文章图片46

两家人经常往来,慢慢的杨洸和高山英子成为了闺蜜。

由于高山英子的外貌出众,杨洸曾建议她转行当演员。

但因为高山英子有一半的日本血统,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十分敏感,最终作罢。

文章图片47

在丈夫去世后,高山英子带着儿子搬到了日本定居。

一开始两家还保持着书信往来,直到庞学勤杨洸一家搬到了珠海生活后,才慢慢失去了联系。

此时的高山英子远居日本,接到兄弟二人的电话时也十分意外。

在得知当年的闺蜜杨洸已经辞世后同样悲痛万分,于是主动提出与庞学勤童话。

文章图片48

这通电话两人足足聊了9个小时。

与昔日好友的童话舒解了庞学勤苦闷的情绪,于是两人常常联系,越洋的电话粥一煲就是几个小时起。

文章图片49

庞学勤的两个儿子见状,拼命撮合同样独身丧偶的二人。

他们想让父亲的晚年不在独自思念母亲中度过,想给他找一个相互照应的伙伴。

文章图片50

可远居日本的高山英子因为距离的原因觉得不太现实。

她认为庞学勤需要找一个就近的,能在生活上与他互相照应的老伴。

于是已经80岁高龄的庞学勤,远赴日本与高山英子见面,这才发动了她,两人终于在2008年走到了一起。

文章图片51

庞学勤的晚年在第二任妻子高山英子的陪伴中度过。

两个儿子与继母的关系很好,对庞学勤也十分孝顺,可以说庞学勤的晚年生活度过的十分安详。

文章图片52

2015年10月12日,在与高山英子相伴八年后,这位辉煌过,苦难过,得到过也失去过的电影艺术家终于与世长辞。

结语:

见多了当代陈世美的案例,这样忠贞相守的爱情让人十分动容。

庞学勤与杨洸坚守的四十五年时光,真正印证了那句“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文章图片53

这份坚守的力量让人钦佩的同时也让人扼腕,在当代鱼龙混杂的演艺圈,婚姻丑闻层出不穷,已经很难再有庞学勤这样值得被当作偶像和榜样的影视巨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