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晓窗分与读书灯》宋诗选萃(70-97)

 梅花岭 2022-04-08

1. 清明/王禹偁《50》《55》《21》《186》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王禹偁(954-1001),山东巨野人,官至黄州知州等。写清明困顿,唯有读书求仕才是选择。破晓时用火种点亮读书之灯。《322》作者为魏野。

2. 泛吴松江/王禹偁《65》《52》《67》《182》《322》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鹭鸶孤高纯洁无心机比人还有人情。

3. 芍药花开忆牡丹/王禹偁《150》

风雨无情落牡丹,翻阶红药满朱栏。

明皇幸蜀贵妃死,纵有嫔嫱不喜看。

将牡丹比作杨贵妃,将芍药比作嫔嫱,芍药虽好无法与牡丹媲美。

4. 畲田词其四/王禹偁《5》《40》《65》《74》《182》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劝耕之作,赞美互相合作。畲田:烧荒垦种齐心协力无偏私。

5. 春居杂兴其一/王禹偁《75》《182》《190》《322》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谪居商州的感慨,深受诬陷的愤慨。和:连带。吹断几花枝,连正在树头啭鸣黄莺也惊走。《5》《356》作商山。

6. 春居杂兴其二/王禹偁《327》

春云如兽复如禽,日照风吹浅又深。
谁道无心便容与,亦同翻覆小人心。

将比喻世事变幻无常的题旨改为对玩弄权术奸佞小人的憎恨。容与:悠闲,逍遥自在的样子。

7. 前赋《春居杂兴》诗二首,间半岁,不复省视《327》

前赋〈春居杂兴〉诗二首,间半岁,不复省视,因长男嘉祐读杜工部集,见语意颇有相类者,咨于予,且意予窃之也。予喜而作诗,聊以自贺。

命屈由来道日新,诗家权柄敌陶钧。
任无功业调金鼎,且有篇章到古人。

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从今莫厌闲官职,主管风骚胜要津。

杜甫《漫兴》中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之语,与他“和莺吹折数枝花”不期而合。王禹偁写此诗歌表达对自己命中为官不得要领但作诗尚可的自我陶醉心情。陶钧:指借以施展治国之才的权位。金鼎:指国家宰辅大臣。风骚:《国风》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的并称,后代用来泛称文学;要津:喻显要的地位或官职。

8. 村行/王禹偁《50》《65》《67》《119》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写山村所见,抒发思乡。

9. 日长简仲咸/王禹偁《75》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谪居期间诗人心情郁闷意志消沉,与冯伉(kàng)交游大大安慰其失落感,对冯伉充满感激后作此诗。仲咸:即冯伉。子美句:翻开杜甫的集子,在诗的世界里徜徉,从老子的《道德经》中窥见道的本原。伯阳:老子。主郡:主持政务。牢落:无所寄托。《349》飘作骚。

10. 寒食/王禹偁《119》《40》《74》《190》《218》《345》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被贬自勉之作,描绘一幅安逸闲适而又生机勃勃的山村生活图景。

11. 官舍竹/王禹偁《75》《182》《444》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采用咏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写竹子特点表现诗人清高不俗贞洁不渝品格。量(liàng)移:唐宋公文用语,指官员被贬谪,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的地区。

12. 怀广南转运陈学士/释希昼《65》《325》

极望随南斗,迢迢思欲迷。春生桂岭外,人在海门西。
残日依山尽,长天向水低。遥知仙馆梦,夜夜怯猿啼。

释希昼与陈皆四川人,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仙馆:神仙所居。指陈尧叟,998年陈任广南西路转运使,后任宰相。夜句为陈所处环境的设想。

13. 绝句/吴涛《66》《75》《52》《119》《182》《323》《428》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吴涛,江西崇仁人。乍暖还寒的体验描写。作:起。

14. 寻隐者不遇/魏野《39》《75》《322》《349》《381》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

魏野(960-1019),河南陕州隐者。表达对隐者向往之情。真:仙人。香风句:到处香气弥漫,松花自落。

15. 赠妓张八/魏野《327》

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

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

戏谑歌女之词。魏野从寇准守大名,遇到一歌女。张八魏三指排行。三八专指性情乖张、不通事理的女人。北道:指大名,北宋通辽国的要道。西州:陕州。成语生张熟八: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

16. 登原州城呈张蕡从事/魏野《75》《381》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唯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写羁旅客愁。原州指固原一带。北来:从北面飞来。派:水流。无限离愁难以收拾。《65》本为蕡非贲。

17. 晨兴/魏野《190》《322》《381》

夜长已待得晨兴,耽睡童犹唤不应。

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阁下有残灯。

临阶短发梳和月,傍岸衰容洗带冰。

料得巢禽翻怪讶,寻常日午起慵能。

清晨早起的兴致。

18. 画/佚名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未落,人来鸟不惊。

《诗词大会第六季4》认为此诗作者非王维,而是宋代的佚名。

19. 咏华山/寇准《192》《385》《444》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寇准(961-1023),陕西渭南人。官至宰相。魏野赞其清廉:有官居鼎鼎,无地起楼台。凸显华山的高峻。

20. 春日登楼怀旧/寇准《67》《75》《190》《345》《349》《428》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诗人时年十九,初任巴东知县,表达思乡之情。旧句:多么像遥远清澈的渭水之滨的家乡。《65》《40》野作远。古寺作深树。

21. 江南春/寇准《40》《50》《428》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

写江南春景和诗人柔情。《322》《75》《182》《190》《444》愁作柔。

22. 江南春/寇准《65》《40》《73》《102》《216》《322》《404》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寄托流年风雨,美人迟暮之感慨。

23. 夏日/寇准《65》《75》《119》《186》

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

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罢相时离京悠然心情。

24. 柳/寇准《327》

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

对柳树的描写。夜晚深绿色枝条轻抚广阔沙原(不能译为拂去柳条上的沙土。太牵强。)柳枝另有风雅潇洒的地方那就是密密掩映着钱塘美女苏小小的坟茔。

25. 书河上亭壁/寇准《50》《65》《74》《75》《91》《119》《428》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情景结合,茫然怅惘。《74》波作浪。

26. 呈寇公/蒨桃《75》《325》《444》

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
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蒨(qiàn)桃:寇准之小妾。通过对比的手法,揭示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27. 咏泉州刺桐/丁谓《322》《327》

闻得乡人说刺桐,叶先花发始年丰。
我今到此忧民切,只爱青青不爱红。

丁谓(966-1037),奸相,江苏苏州人。表达爱民悯农的思想。后王十朋写诗讥讽丁谓。

28. 公舍春日/丁谓《322》

绿杨垂线草铺茵,触处烟光举眼新。

一品也须妨白发,千金莫惜买青春。

莺声圆滑堪清耳,花艳鲜明欲照身。

独向此时为俗吏,风流知是不如人

面对春天的感悟。“一品”源自范仲淹《剔银灯》: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指位极人臣也无法违背人老发白的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