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酱油巨头纷纷“上头”火锅调料,嗑得动吗?

 调料家 2022-04-08

在酱油领域中,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李锦记、山东欣和、加加食品几乎是国内酱油市场的TOP5企业,但面对近乎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时,这些酱油巨头先后布局火锅调料领域。


“别人在羡慕你的时候,你也在羡慕别人。”一方面,无论从品牌力还是业绩表现,上述品牌都可谓是整个调味品行业标杆,也是各大企业羡慕的目标;另一方面,面对酱油品类的行业竞争,这些企业却纷纷看重了火热的新兴领域,其中,火锅调料就是大家认同的目标。

火锅调料正值风口之上并不假,但对于这些酱油巨子而言,真的有那么好“嗑”吗?

酱油巨子“上头”火锅调料

根据已发布2020年度业绩报告的上市公司财报信息显示:海天味业酱油实现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2.2%

中炬高新酱油实现营业收入31.23亿元,同步增长8.43%

根据加加食品的业绩快报,营业总收入为20.73亿元,同比增长1.63%,而其上半年酱油实现营收5.78亿元,同比增长9.68%,综合来看,2020年酱油品类应该在10亿元以上

而据业内人士透露,保守估计,山东欣和的酱油品类年营收应该在20亿元以上

综合高度分散的酱油行业来说,上述企业共同占据了国内酱油头部地位。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酱油头部品牌在最近一两年相继在火锅调料领域开始布局。

其中,最新布局火锅调料领域的是中炬高新。4月19日,中炬高新旗下厨邦推出的火锅底料在京东首发,包括手工牛油火锅底料、香辣浓香牛油火锅底料、麻辣浓香牛油火锅底料、番茄靓汤火锅底料、菌菇鲜汤火锅底料5款产品,包装规格在110g~228g之间,价格区间处于12.90元/包~19.90元/包


2020年8月,海天天猫旗舰店上线首款火锅底料,包含韩式辣牛肉、韩式部队、新疆番茄、云贵酸汤四种风味。规格为200g/袋,网售单包价格为15.9元,四包组合销售价格为39.6元。后来又新增新疆番茄辣火锅、川渝风味牛油火锅(轻辣型、重辣型,300g)、广式海鲜骨汤火锅(200g)、日式寿喜锅(200g),活动促销价99元/10袋装。


而在海天味业和中炬高新之前,加加食品和山东欣和就已经布局了火锅调料板块。

其中,加加食品旗下的火锅底料主打“枸杞加红枣”的一料多用火锅食材调味料,包括微辣汤料、清汤和辣汤三种口味,售价为12.6元/袋


山东欣和旗下的味达美品牌推出川香麻辣火锅底料、川香椒麻火锅底料、日式味增火锅底料、浓汤番茄火锅底料及菌鲜骨汤火锅底料,规格为200g/袋,两袋组合装售价为29.9元-45.9元/袋,此外还有火锅蘸料,120g/袋*3袋装的售价为17.8元


作为非上市企业的李锦记,旗下也有火锅上汤系列(沙爹、麻辣、猪骨、清鸡、瑶柱海鲜、香茜鱼片、猪骨黑胡椒、醉鸡火锅上汤系列),分50g/袋和60g/袋两种规格,在李锦记京东旗舰店的售价均为12.9元/袋


至此,整个酱油领域的TOP5品牌均在火锅调料领域有所布局。不过,目前除了海天味业的火锅调料产品在线下铺开之外,其余四大品牌的火锅调料还处在线上试销阶段或局部试点。

企业战略不同,市场表现不一

各大酱油巨头纷纷看重火锅调料,这与火锅调料的快速增长是密不可分的。据申万宏源研报显示,2018年,火锅调料市场规模近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5%。预计未来五年,火锅底料行业增长速度仍将保持稳定,2020年市场规模或将达3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7%

众所周知,无论是在餐饮端还是家庭消费端,火锅行业都是个“香饽饽”,面对高速增长的火锅调料领域,“不差钱”的酱油巨头们又怎能错过?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以线上渠道为例,海天味业旗下的“火锅@ME”系列累计评价已超过10万+,达到17万之多;李锦记的火锅上汤系列在京东李锦记海外旗舰店上评论超过5000+;欣和味达美火锅底料在欣和官方旗舰店的已有评价超过了5000+,火锅蘸料在欣和京东自营旗舰店的评价条数已超过2万+;加加食品火锅底料在京东旗舰店的已有评价仅有7人;厨邦的火锅底料系列评价也仅有5人,最多的单品也仅有14人评价

当然,线上渠道的评价数量仅作为销量的参考,并不能代表实际销售。

但从各大品牌对旗下产品的推广力度,也能看出各大品牌对火锅调料的不同战略。众所周知,在几大品牌中,海天味业可谓是最高调的。比如最近热播的综艺节目《吐槽大会》第五季就由海天味业赞助,主要是宣传其新品“火锅@ME火锅底料,这势必会对其产品动销取到促进作用。

相比之下,其他几个品牌就要低调得多了。加加食品、山东欣和都曾透露,当前并未大力推广火锅调料产品,一向秉承“闷声发大财”作风的李锦记亦是如此。而厨邦的火锅调料产品上市并不久,未来还有什么动作尚无法定论。

而在线下渠道,目前已在线下布局的海天火锅@ME系列的表现并不是很理想,不过这并不影响海天味业对火锅调料的战略布局。据海天工作人员的朋友圈信息显示,目前海天火锅事业部正在大范围招聘区域经理,包括西北、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中南等区域,足见其全国化布局的战略目标并未改变。

由此可见,酱油巨头进军火锅底料,更多展现出的是为了品类占位,“虽然不是主推的战略单品,但一定要有,万一火了呢?”

火锅调料不一定好“嗑”

众所周知,这些酱油头部品牌无论在渠道力、产品力上都具备较强劲的优势,但对于进军火锅调料,市场和消费者也未必会“买账”。

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入局火锅调料,整个品类的行业发展正在走向专业化。


根据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从市占率来看,目前火锅底料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别为颐海国际、红九九、天味食品、德庄、红太阳

此外,根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共有2300多家经营范围包含“火锅底料、火锅料、火锅配料”,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火锅底料相关企业。其中,2020年新增超400家,增速为22%

除了前面提到的品牌,还有名扬、桥头、秦妈、周君记、秋霞、三五等传统火锅调料制造商;还有呷脯呷脯、小龙坎、大龙燚等跨界而来的餐饮品牌以及澄明食品等这样的新兴品牌……目前,整个火锅调料领域的市场竞争其实早已白热化,只不过国内市场较大,整个行业集中度并不算高,各大企业均还有机会。

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降低和大单品时代结束,给整个火锅调料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相比酱油等传统品类不同,火锅调料的消费群体主要以年轻消费群体为主,而这一群体对品牌并没有像酱油这样的忠诚度,更多追求的是产品颜值、风味、健康属性等更加细分的需求,加之颐海国际(海底捞)、天味食品(好人家、大红袍)等头部品牌已经占据了消费者的认知,还有餐饮品牌依托餐饮店在C端消费者中的不断渗透,加之各大火锅调料产品之间的高度同质化,消费者很难对酱油品牌旗下的火锅底料产生共鸣。

回归企业层面,对于2021年,海天味业的营业总收入目标为264.4亿元,利润目标为75.6亿元;中炬高新的营业收入目标为61亿元,同比增幅19.0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目标为9.85亿元(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9.65亿元),同比增幅10.68%……

从目前企业的市场表现看,上述企业的目标实现也并非不可能,但要依托原有产品矩阵来实现难度并不小,因此,不断拓展品类也是其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长远来看,海天味业有“第三个五年计划”,中炬高新也有“双百目标”,而每一个产品的成功都需要对市场进行精心培育,目前,火锅调料在这些酱油品牌的整体营收中并未发挥出太大作用,但随着企业推动力度不断加强,未来说不定就能成为新的增长品类,这或许就是各大酱油品牌纷纷“上头”火锅底料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