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时期英雄的连队——四连|抗日战争|战士|伪军|刘玉卿|留村|杨文凤

 阿年282 2022-04-08
文:高运成(留村)
四连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九分区二十四团的一个连队。这是一个加强连,有200多名战士。四连的连长是安新县留村人,叫刘玉卿。因其满脸络腮胡子,美须掩衬下的一张圆脸,酷似猫脸,再加上刘玉卿领导的四连曾两次参加扫除汉奸杨文凤的战斗,都说他是一只“扫除杨文凤的猫”,故人们送其一别具意义的绰号“扫猫”。四连的战士中,有许多是留村及周边乡村的热血青年。其中田四虎、刘国华、刘混子、刘梦林、刘裕民、杜龙、郝小文、刘四尔等留村人,都是四连的战士。所以,一提起抗日战争时期的四连,在留村可谓是家喻户晓。
刘玉卿烈士墓碑
四连是一个英雄的连队,在无数次浴血奋战中,英勇顽强,战功累累。在《安新县志》中记载的《火烧杨文凤》和《王公堤战斗》都是在安新境内发生的以四连为主战部队的激烈战斗。
一、火烧杨文凤
杨文凤是白洋淀雄县人,土匪出身。抗日战争爆发后,杨文凤勾结另一土匪头目刁多三(又名刁老八),在雄县、容城、安新一带以抗日名义拉起了一支300多人的队伍。
1937年9月,我党地下党员阎均按照党的团结一切抗日力量的要求,组织抗日武装力量,联络附近的小股武装,组建第十一路军。杨文凤被收编后,不改土匪恶习,其手下也是到处抢掠,直接破坏了我军与群众的鱼水关系。
日军侵占新安城以后,杨文凤投敌。杨文凤卖力为敌人效劳,袭击我抗日武装,杀害无辜百姓。1941年被委任为伪保安副司令,这使杨文凤更加疯狂起来,设据点、修炮楼、抓民工、修公路、挖沟壕,四处扫荡,无恶不作。
1942年4月八路军独立团团长贾桂荣被地委和军分区任命为武工队长兼政委,曾按指示多次对杨文凤进行警告,要他“勿忘抗日救国”,要“身在曹营心在汉”,但杨文凤非但不接受警告,反倒变本加厉,到处烧杀抢掠,配合日军制造端村惨案,杀死无辜群众8人,伤数十人。其罪恶行径激起极大民愤,并给抗日斗争制造了许多困难。当时的安新县委、驻军二十四团和县大队,决心除掉这一铁杆汉奸。
杨文凤十分狡猾,而且善于伪装。一天下午,四连得知杨文凤带领伪军到西乡扫荡,便在留村疙瘩顶处设下伏兵。四点左右,一队伪军出现了。前面三个伪军呈三角形队列,扛着枪在前引路,后面是一个骑着马的伪军官,随后是伪军的大队人马。战士们误认为那个骑马的是杨文凤,向其开火,那军官应声落马。伪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晕头转向,四处逃窜,被四连消灭了大半。打扫战场时发现,被打死的那个“伪军官”不是杨文凤,而是一个穿着杨文凤军官服的普通伪军。杨文凤穿着伪军士兵的服装混杂在伪军队伍中,已乘乱逃跑。
1944年2月27日,伪县长冯乃昌和杨文凤带领100多名伪军到陶口开会。接到这一情报后、县委书记贾特、县长宋志毅和二十四团首长当即作了部署:五、六区小队驻中青,堵截公路打迎头,二十四团四连、六连驻保驾佐,准备拦腰歼敌;县大队驻胡辛庄,切断敌人退路,通过内线把畅文凤引入我军伏击圈。
这天,杨文风听说“三青”一带没有八路军、就带上100多名伪军、坐上一辆车出发了。敌人进入伏击圈后,二十四团四、六连战士在保驾佐庙疙瘩上用掷弹筒对准杨文凤的车,一炮正中车头,接着一炮打中车箱,伪县长冯乃昌当即被炸死在车里,杨文凤也受了伤,他爬进小道沟,负隅顽抗,用机枪向我冲锋战士扫射,二排一班九名战士牺牲。杨文风垂死挣扎,把机枪扔掉装死,又将冲锋的一排长打伤。见大部队冲上来,扬文风浑身发抖,跪地求饶。四连的战土们面对这个十恶不赦的汉奸,怒不可遏,拳打脚踢,将他打死,扔到点燃的汽车上和冯乃昌一起烧掉。
此战,缴获伪军大枪70余支,机枪1挺、手枪5支、手榴弹600多枚、子弹5000多发、歼灭伪军30多名,俘70余名。
二、血染王公堤
民国33年(1944年)5月30日,九分区二十四团四、五、六连,安新县大队和五、六区小队在杨孟庄集训。这天部队接到情报:日军300多人出来“扫荡”驻在迪城,安新伪军也要行动,集训人员随时可能被发现。经研究,部队决定向大王淀方向转移,并准备在转移途中袭击一下新安伪军,地点选在王公堤。
第三天拂晓,新安的敌人刚走到王公堤,即遭到集训部队的袭击,200多名伪军慌忙组织反击。战斗打响后,由于战士杀敌心切,原定计划被打乱,二十四团四、六连被敌拖住,未能迅速撤出战斗,被从迪城、雄县、徐水赶来的敌人包围。敌人在村口架起机枪,经过激战,四连冲到了大堤上。
刘玉卿连长指挥战士们占据有利地形,向敌人猛烈射击。这时,“咣、咣、咣,”敌人的炮弹轰鸣,“哒、哒、哒,”鬼子的机枪喷出火舌,集中火力朝四连阵地狂轰滥炸。四连战士们临危不惧,在刘连长的指挥下,奋勇阻击。敌人轮番进攻,一次次被四连的战士们击退。最后弹药用尽,战士们高呼“誓死不当亡国奴!”、“誓死不当俘虏!”,纷纷背枪跳河。冲上大堤的敌人用机枪向水面疯狂扫射,大部战士牺牲,有十几名受伤战士在战斗中被北何庄和王公堤渔民用小船接走。
此次战斗,我军牺牲270人,伤100余人,被俘20人。
战斗中,四连连长刘玉卿和留村籍战士郝文来、刘四尔壮烈牺牲,四连留村籍战士田四虎、刘国华、刘混子等突围获救。
解放后,安新县政府在安州建立了烈士塔,连长刘玉卿和王公堤战斗中牺牲的烈士的英名镌刻在了烈士纪念碑上,他们永远活在留村人的心中。
注:照片来自网友“那年那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