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政治工作领导者一一河北籍开国将军江峰

 滴露微尘 2022-04-08

  江峰,河北省围场县人,1937年参加红军,1937年8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科长、大队政治处主任、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秘书长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他曾担任抗日军政大学教员,用一支妙笔书写桃李人生;他曾担任军区宣传部部长,用政治思想武装战士头脑。他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是我军的优秀干部,却在48岁去世,留下太多遗憾。江峰少将用他的生命谱写了怎样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之歌?

  江峰,原名牛永和,1914年出生在围场县烟筒沟村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他念过私塾,上过县立高小,后来考入了围场县乡村师范学校学习。在学校里,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尤其写得一手好文章,每次考试,他写的作文都会成为全校学生学习的范文。

  当时,学校里有很多思想进步的老师,江峰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接受新思想,还在课本上写下一副对联勉励自己:“国难当头,同胞应闻鸡起舞;强敌压境,吾侪宜奋勉争先。”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东三省,侵入热河,紧接着又瞄准华北。国难当头,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正在北平上学的江峰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他担任北平市高级商科学校学生救国会主席,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出版铅印刊物《青年文艺》、《船夫月刊》和《呼声》。不久,江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青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并担任小组长。

  爱国思想的熏陶、抗日救亡运动的感染,使江峰的思想发生深刻变化。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热血男儿应该为国效力,把侵略者赶出去!为了实现抗日救国的理想,他选择了怎样的人生道路?

  江峰毅然跟随中国共产党的指引,离开学校,投笔从戎。1936年10月,在党组织的介绍下,江峰来到西安东北军学兵队学习,编入四连二排四班。

  东北军学兵队,是张学良接受共产党的建议,为东北军培训抗日军政干部而建立的队伍。学兵队设在西安东门城门楼,实行军事化管理,学员大多是抗日民族先锋队队员和进步学生。江峰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宣传抗日救亡主张,后来被分配到张学良的警卫部队——特务连,任政治助理员。

  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兵谏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出尔反尔,囚禁了张学良,导致东北军发生内乱,进步青年转而奔赴延安。1937年初,江峰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编入第二期三大队,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知识青年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学员队伍不断扩大,抗大需要更多的教员。学校领导考虑再三,决定从毕业学员中选拔优秀人才,经过短期培训,担任政治教员。

  就这样,江峰因为成绩优秀,表现出色,毕业后留在学校工作。他担任过训练班的支部书记,负责组织领导工作,后来调到新五大队任政治教员,一周讲五个半天的课,还要指导学员的学习讨论。

  万事开头难,对于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员来说,压力可想而知,但他没有被困难压倒,努力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知识,总结经验。当时,他患有严重的胃病,却从来不吭声,带病坚持上课,从来没有耽误过工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央军委决定把抗大分散到敌后去办学,发展敌后武装,建设抗日根据地。

  得到命令之后,江峰二话没说,立即跟随抗大七大队从陕北向晋察冀边区进发。他们长途跋涉,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行军千余里,终于在1939年1月底到达河北省灵寿县陈庄一带。3月,抗大二分校正式开学,江峰任二大队政治主任教员。

  当时,抗大二分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没有专门的教室、操场,学员门就在露天野地里上课,背包当座椅,膝盖当课桌。江峰鼓励大家“以苦为乐、苦中作乐”,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他严抓政治教育工作,带领教员集体备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还经常深入连队听课,课后召集学员开座谈会、征求大家的意见,然后找教员谈心,提出改进建议,提高教学质量。

  1943年春天,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根据地的面积不断缩小,老百姓的日子也越发艰难。与此同时,抗大二分校的粮食供应也出现了困难。为了减轻根据地老百姓的负担,保存革命力量,中央军委决定让抗大二分校返回陕北进行教学和整训。

  很快,抗大二分校混编为三个独立营,分南、中、北三路向陕甘宁边区进发。江峰担任独立二营营长,负责中路队员赶赴陕北的全面指挥工作。接到命令之后,江峰立刻开始做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带领学生们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反“扫荡”训练。他亲自布置和组织夜间紧急集合,提高队伍夜间识别方位的技能。每次演习结束后,他都要亲自讲评,总结经验教训。

  训练完毕后,队伍以演习的名义从灵寿县的牛庄、女庄一带出发,踏上返回陕北的征程。在行军途中,江峰每天都要研究敌情的变化,观察沿途群众的情况,从而制定行军路线、进行思想动员。在他的周密部署下,部队走沙河、繁峙的南山,经代县城北和嶂代地区,通过同蒲路封锁线,安全抵达抗大总校驻地陕西绥德,跟其他两路汇合,胜利完成转战任务。

  1943年4月底,抗大二分校附中的师生们终于到达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5月3日下午,延安方面为师生们召开了热热闹闹的欢迎会,大家的心里都暖融融的。

  欢迎会结束之后,贺龙代表军委宣布了一道命令:抗大二分校附中与七分校陆军中学合并组成新的抗大七分校,开赴陇东,开荒生产。贺龙还号召大家向三五九旅学习,劳动建校,保卫边区!

  听到这个消息,大伙一下子炸开了锅。他们以为来到延安之后会继续开展学习和训练,没想到被派去开荒生产,一时间难以接受,情绪很是低落。这一幕,江峰全都看在眼里,他明白这事儿非同小可,立刻召集二分校附中的干部开了一次座谈会,发动他们去做学生们的思想工作。紧接着,江峰找到抗大校领导,汇报了相关情况,建议请军委首长给学生们做思想动员。

  很快,朱德总司令来了,他亲自给学生做报告。他指出:二分校附中改编为七分校,是抗战救国的需要;要大家开荒生产、劳动建校,也是为了把大家培养成为有文化、懂军事、能文能武的全面人才。

  这一番开诚布公的交流过后,学生们真正弄懂了军委的指示精神后,恍然大悟,谁也不再抱怨了。很快,大家背着新领的镢头和盐袋,精神抖擞地向陇东进发。在甘肃省合水县,抗大二分校附中并入抗大七分校。

  1943年7月初,七分校二大队前往华池县豹子川进行生产建设,江峰担任政治处主任。豹子川,单听这名字就很凶险。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豹子川深山林密,人烟稀少,几乎与世隔绝,还有野生的豹子出没。二大队学员来到这里之后,看到眼前荒凉的一幕,即兴做了一首诗:“豹子川,好荒凉,几十里,没村庄。雉鸡咯咯叫,野兔遍地跑。磷光闪鬼火,狼嚎惊梦乡。”

  尽管条件如此艰苦,可大伙必须在这里驻扎下来,开荒种地、搞生产、搞建设。江峰知道学生们都很辛苦,他时时刻刻关心着大伙的思想和生活情况,组织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帮助大家提高认识;鼓励大家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出墙报,自编自演歌舞、戏剧;开展劳动竞赛,表扬模范人物,宣传先进事迹;组织学生访问群众,进行社会调查等等。短短几个月,大家的思想有了很大转变。从来到豹子川直到抗战胜利,二大队一共开荒16672亩,收粮约120万斤,为支援陕甘宁边区作出了贡献。

  江峰带领二大队在豹子川度过了激情燃烧的岁月,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又迎来了新的任务和挑战。1946年冬天,国民党对冀东地区展开疯狂进攻。为了鼓舞部队士气,时任冀东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的江峰到十三旅进行调研,对部队的宣传工作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1947年下半年,江峰担任冀察热辽军区军政学校政治部副主任,主管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由于学校扩建,新调来的干部多,学员来自四面八方,问题也比较多。江峰到任后,率领政治部的同志深入连队,了解教学情况。他发现不少教员只重视军事教学、军事训练,忽视政治思想教育,立即召开会议,研究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和政治教学计划,提高了教员的思想觉悟。

  1948年12月,东北军政大学冀察热辽分校奉命去接收天津解放后被俘的国民党军官。为了做好战俘的接管和教育工作,江峰要求大家广泛收集报刊、文件资料,认真学习,掌握城市工作政策。他还亲自安排教学内容,主要有形势、出路、我党宽大政策、土地政策、城市工商政策、团结争取知识分子及技术人员政策等。在他的一番努力之下,接收任务顺利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峰曾担任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兼湖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华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部长。

  1955年4月,广州军区成立。江峰先后担任广州军区任政治部秘书长、政治部副主任,负责政治宣传工作。他经常深入连队进行调研,解决问题,还多次举办干部理论学习班,提高部队干部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

  当时,《战士报》是军区党委的机关报,是宣传的阵地、喉舌。江峰对报纸稿件的编辑、排版、印刷严格把关,坚决贯彻“面向连队,以战士为主要对象”的办报方针。他还指出,报纸一定要办得通俗易懂、短小精干、图文并茂,这样才能成为战士学习知识的好教材。他还经常把一些重要文件、工作报告、典型材料批转给报社,摘编成报道或评论文章发表,有效地提高了宣传报道的质量。

  每一期《战士报》出版之前,江峰都要认真细致地审阅报纸的大样,对重要的文章更是逐字逐句推敲,甚至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有时,他把报纸的大样改得密密麻麻,担心报社编辑看不清楚,就亲自把大样送到报社,当面交代。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刻苦忘我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

  1960年,总政治部从全军抽调人员,组织撰写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党史教课书。江峰被抽调出来担任哲学教科书的编写组长,负责哲学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他亲自点将,汇集了全军重点院校的哲学教研室主任和部队宣传干部,共同努力写出了一部理论结合实际、有军队特色的哲学教科书。

  1961年秋,广州军区党委在广州市第一招待所举办干部理论学习班。江峰担任班主任,负责学习班的全面领导工作。为了办好这次学习班,他亲自制定学习计划,审核学习内容,做动员,听汇报,甚至为学员做章节小结、解答问题。

  可惜,天妒英才,就在江峰一心为国效力之时,他的身体却出了状况。1962年4月,江峰因病在长沙去世,享年48岁,用他的生命书写了对党和国家的忠诚。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不需要再抛头颅、洒热血,但是开国将军的英雄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要志存高远,努力奋进,坚守精神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