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绍宾|我家三代人的分家单

 唯我英才 2022-04-09

去年因城中村拆迁改造,在我老家的老宅中发现了祖上遗留的分家单,颜色已发黄,残破不堪,小心展读那些透着历史沧桑的文字,如同考证出土书简。当我们把祖孙三代人的分家单摆放在一起时,仿佛看到了一段跌宕兴衰的家族史,带着流年烟火呈现在眼前。

图一是我的爷爷孙国华存执的分家单,距今已80多年。他们兄弟三人于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七月分家,那年我爷爷27岁。

图一

从时间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正是日本侵华时期,中国人民正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全民抗战。

从分家单所列可以看到,土地、庄窠、生活用具是主要财产。当时的土地为私有制,可以自由买卖。

那时吃水、浇地主要靠人工挖井、汲水,吃的粮食则主要靠石磨加工,说明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广大农村仍处于后农耕社会状态,生产力水平非常低。

崇尚儒家思想的国度自然重视伦理道德,所以兄弟间分家必须要把老人的养葬问题写入契约中。粮食是百姓赖以生存的首要物质保障,现金收入也仰仗于此,所以兄弟几个就必须专门划出几亩粮地,用于老人的日常赡养或将来的丧葬。

从分家单的“官中人”组成看,民国时期,华北广大农村依然延续着大清和北洋政府时期的士绅、族长议事决策形式,实行乡村自治。

这张分家单用的是正宗宣纸,不洇墨跑墨,富有弹性,书写格式沿袭清朝古制,罗列清晰,语言简明,读之跌宕有韵。其书法筋骨毕现,字迹隽秀,即使最后的防伪标记也书写得一丝不苟,可见其为文之严谨。经查证,执笔人名为孙蕴瑶,是我太爷爷的堂弟,上过清朝末期私塾。

图二是我的父亲存执的分家单,距今已经54年。他们兄弟三人于1968年9月分家,那年我父亲孙书勤28岁。

图二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土地已收归集体所有,不准买卖和转让,实行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三级管理,以小队为分配核算单位,社员实行工分制,按劳分配。那时中国社会施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城市人口称为市民,一切生活物资凭票供应;农村人口称为农民,一切生产资料、生活物资由生产队或社员自己生产或采购,供销社是农村统购统销的经济主体。与1940年那时相比,国家制度、经济性质、政治生态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因实行集体所有制,土地已不再是老人养葬的依赖,所以我父亲辈的分家单中不再有土地分受的记录。若兄弟中有干部、工人、社员不同身份,则另纸说明老人的养葬义务。

那时,保定市近郊农村已经通电,有了白炽灯照明、电泵浇地、钢磨加工粮食,生产力发展水平开始出现质的飞跃。

此一时期的分家一般是遵从父母意愿,把旧房、宅院等公平划分即可。

分家单执笔人孙振中是我村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初中毕业生,后来担任生产队会计。受生产力发展、政经体制、思想意识等综合因素的变化影响,这个时期的分家单内容开始变得简单多了。

图三是我存执的与弟弟的分家单,距今已36年。我与弟弟于1986年12月分家,那年我24岁,已娶妻生子,属于早婚早育。弟弟时年19岁,尚未结婚成家,所以,所谓分家,实际上是父母把我分出去另立锅灶。

图三

写分家单之前,父亲、老叔与中证人早已议定:我与弟弟二人分割东西两处宅院,东为旧宅,西为新宅。分到东院旧宅者继续在此居住,分到新宅者则在西边盖新房,新旧宅的归属由兄弟二人抓阄决定。

那时,我们夫妻二人刚刚参加工作三年,在市区没有住房,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说实话,我当时真怕抓到新宅,因为我根本没有财力在二三年内盖起新房。

尽管心中忐忑,我还是装作镇静的样子,在人们的嬉笑声中抱着一岁多的儿子,让他白胖、稚嫩的小手代我抓阄。当在众目睽睽之下展开纸阄,显示是旧宅时,我悬着的心才踏实下来。

与父辈相比,我与弟弟的分家析产同样很简单,显示着时代特征。

因我们夫妻二人属于有工作的“市民”,所以,我与弟弟的分家主要是以房屋、宅基地为主,不涉及土地。

那时,村里家家通了自来水,再也不用拧辘轳挑水了,洗衣服也实现了自动化。农民从播种到收获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我们村成为河北省第一批“电视村”“文明村”。

我与弟弟的分家单中没有出现关于父母养老的文字。回忆其原因,一是基于社会发展趋势,国家强大了,社会和谐,亲情紧密。二是父亲当时在清苑县文联担任领导职务,有工资、医保待遇,将来还有退休金,我们无须担心二老的养老、看病问题。

与祖辈、父辈的分家单相比,我与弟弟的分家单在内容、格式上更加简单,族中人换为我的老叔,中证人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生产队长和会计,执笔人仍然是生产队那位老会计。所用纸张质量低劣无比,而且上面没有防伪标识,只是在骑缝处签具了分家时间,裁边也不整齐,似乎透露着一种敷衍。或许,刚刚摆脱贫困的人们从心里已经不把分家当回事了。

纵览我家祖孙三代人的分家单,不仅能看到我家一段繁衍生息的家族史,依小看大,还能映射出中国人民从历经战乱,到摆脱贫困,再到改革开放,大步走向现代化新时代,实现国富民强的历史嬗变。抚今追昔,百感交集,令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作者:孙绍宾  编辑:苏若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