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橘橙正开花,值得驻足而嗅

 心然的原香 2022-04-09

心然简介:陈艳萍,湖北天门人,现居武汉。从生命的原香出发,与美同行,抒写生活,乡愁,诗情以及远方。已出版散文集《故乡的女儿》。

图片,来自网络。

清明一过,时序就进入晚春。

你仔细看,那些新树叶,有了年龄的痕迹,沧桑了。花儿朵儿,开了又落了。就算暮春之花,虽是正当时,也没有初春,正春那般水灵生动。

这是时令的特别眷顾。时间走了,有些东西也就走了。

这个时节,最好的,其实是气息。不经意间,空气中突然来了一股清香。对,是柑橘类植物们正在开花。

这股清香,重在清,丝丝甜味。不好形容,想起徐志摩的句子: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好的香味,直入肺腑,没有丝毫滞塞。好的香味,提神醒脑,感觉草木之妙。

儿时生活的地方,不种橘树。第一次知道橘子,是橘子罐头。那个年代,人得了重病,亲戚们前去看望,大多称一斤糖。只有至亲,才会买一个橘子罐头。

偶尔有人送一个橘子罐头,奶奶把它藏起来。其实也不叫藏,我们看见了,也不能偷吃,打不开盖子。那盖子,不像现在,直接拧。而是用刀砍,用剪刀剪,也或起子起。

突然一天,奶奶决定吃罐头。那应该是黄昏时分,爷爷忙完了活计,坐在床沿上。我们也都从外面回来了,候着。

罐头打开,奶奶拿一个勺子,你一口,我一口,他一口。橘瓣看起来多,不经吃,一人一勺,就只剩下水。奶奶把罐头瓶子递给爷爷,爷爷喝一口后递给我们。妹妹生怕我喝多,赶紧抢了去。底朝天后,奶奶倒一点凉水,荡几荡后,自己一饮而尽。

那水好喝,酸酸甜甜,开胃。那个年代,人们病了,茶饭不思,就会想橘子罐头吃。

罐头瓶是好东西,不能丢。装咸菜,装腐乳,正好。紫云英开花时,采一把,用罐头瓶插着,摆在桌子上,满屋生辉。

后来,父亲去了武汉。有一年,他回来过春节,带了一包糖果。天呐,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如此美好的糖果。糖做成橘瓣的样子,一瓣一瓣码好,用一张大糖纸包着缠着。我想,那定是一枚橘子的样子。糖的味道,也近似橘子罐头的酸甜。

奶奶把糖果藏在衣箱底部,锁好。偶尔拿一个出来,分给我们吃。喜欢那糖纸,香的甜的花的,可把玩很久。

十四岁之前,对于橘子,我就只有这点印象也或认知。至于芸香科家族里的橙子和柚子,更是闻所未闻。

十四岁,我来到武汉打工。到了城市,才看到橘子真正的样子。金秋时节,它源源不断地上市。橘子的口感,千差万别。有的酸,有的甜,有的水分不足,有的皮很厚。

那年十一,回去看望爷爷奶奶。我买了糖食饼干之类,给弟妹们吃。还有一双布鞋,是送给奶奶的。一顶帽子,是送给爷爷的。到新华路汽车站门口,有人骑着三轮车叫卖橘子,一块钱一斤。我拿出五元钱,买了五斤。

到家后,我把带回的礼物倒在床上,却发现,一双鞋子,只有一只。那袋橘子,送了秋妈妈几个,赵伯伯几个。她们掰开橘子,放进口里,马上就吐出来,说又苦又涩。

这是一桩囧事,大家笑了很多年。

那些年,曾在一家幼教机构做事。一位小朋友的妈妈,在长航跑船,经常去重庆。亲朋好友们都托她带橘子。有一次,她送了一些川橘给我。那橘子皮薄,清甜,色正,是上等货。如此才真正品尝到好橘子的味道。

其实,湖南的橘子也好。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萝卜溪,橘子甜得惊人。用船运出去卖,买的人多,价格也好。

橘子是我国的传统树种,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古往今来,它就是送礼佳品。春节期间,去亲朋好友家拜年,送一盆金橘作礼物。广东潮州,柑橘叫大橘,谐音大吉。拜年时,必提一筐大橘。临走,主人拿出自家的大橘,作为回礼让客人带回去。

当年,王羲之送人一筐橘子时,写道:“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可见,打霜后的橘子才好。张岱也喜欢橘子,《夜航船》里,记录着好几种储存柑橘的方法。

两年前搬到郊外居住,这里,到处是柑橘树。这是它的特点,易生发。有的清甜有的酸涩,有的皮厚有的皮薄,这也是它的特点,易杂交。所以看起来是一棵橘子树,长出来的果实,不像橘子,不像柚子,也不像橙子。

也才明白,当年买的那五斤橘子,也是橘子,只是树种不好,结出来的果实供观赏。人却摘了它,去长途汽车站门口忽悠人。赶长途汽车的人,时间紧,买了即走。又大多来自乡村,即使发现上了当,也不敢找老板理论。

四五月间,橘花橙花柚子花开放。

花小,点点碎碎,不起眼。开了,也不可看。或许是这个原因,《二如亭群芳谱》和《闲情偶寄》里,没有写橘子树。

它自己知道,不能靠姿色吸引昆虫前来授粉传粉,那就让自己香。

橘树橙树柚子树,开花的香气,没有栀子花浓郁,比栀子花更清。感觉暮春时节因了这些芸香科植物,有无限的美好。

这个时节,石楠也正开花。那香气,和柑橘之类,不能比。但也不可比。花朵,没有好与不好之说。但确实,我们会更喜爱柑橘的香。也由衷觉得,灵魂自带香气的迷人之处。香樟也在开花,也香,和橘橙之类的花香交融。总之,这个时节,大自然里的香气,值得驻足而嗅。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深秋时节,荷败了,菊残了,但有橙黄橘绿挂在青叶之间。满眼萧瑟之际,那图景,那生机,便是过目不忘。

水果家族里,橘子算是平常,相比于其他水果,价格相对低廉。而橘子,营养和药用两不误,全身是宝,可谓“民胞物与”。

屈原写过一篇《橘颂》,说橘“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说橘“秉德无私,参田地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把橘的品格和自身的修养紧密融合,把生命的志向和大自然的植物完美合一。从古到今,关于咏物抒情的文字,此一篇,便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故乡的女儿》是一本散文集,全书分六个篇章:《日暮乡关何处是》、《拂水飘绵送行色》、《田园瓜蔬新米粥》、《回望更觉滋味长》、《一片冰心在玉壶》、《月挂青天是我心》,全九十三篇文字。

我用谈家常式的行文风格,说故乡的风俗、风景、风物、食物、人情、地理。其实也没有分开,每一篇描写物的文字里都有人,每一篇描写人的文字里都有景 ,而情,那更是必须的,旋流在我的每一个文字里。

谁不念儿时?谁不忆故乡?

它适合孩子读,适合大人读,适合老人读。作为礼物相送,也非常合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