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州作家】帅行明:茶树山连山

 中州作家文刊 2022-04-09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920】  

茶树山连山

河南漯河      帅行明

每年元宵节前几天,妈妈一定要离开城市,回到她辛苦劳作一辈子的老家,待到清明节假期,我或兄弟们回家带她返城。她说,春天老家空气好,适合养老。其实,我知道她舍不得她的茶山。

信阳东南部属于丘陵地带,红土壤适合种茶。每年清明节前是春茶开采的时期,此时成茶色青毫多,汤绿味甘,称谓明前茶,顾名思义就是清明节前的茶,属于信阳毛尖中品质最珍贵的茶。

三十多年前,老家山区贫困落后,妈妈那一代人开荒山削石岭,把一架架荒山种上了经济作物------茶树。从此,冬闲松土护根,立春剪枝施肥,便在采茶前忙活半年。好像茶树就是摇钱树一样,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不停的侍候着且乐此不疲。当时茶叶销路不畅,价格低廉,虽不能给农民解决温饱,但也确实能解春荒。这对于老百姓来说,茶树就是填饱肚子的粮食,买种子化肥的钞票。慢慢地茶树越种越多,茶山越开越广,山连山都种下了农民的希望。

自妈妈六十岁时始,就常年在城里与儿女住在一起,虽然再也不需春茶卖钱养家,可每年春节过后必要回家,说是喜欢农村的清新空气,其实是和她曾经一起种茶的农友一起侍弄茶园。如今,农村茶园集中管理,松土施肥已有机械代作,可采茶的时候,妈妈一定和几个年岁相近的老人一起,踟蹰在一行行茶树前,谨小慎微的采摘那刚刚出头不到十天的嫩芽。嫩芽尖如雀舌,绿中泛紫,白毫如绒。明前茶在成茶之前,就带了嫩、新、鲜、少的高贵品质。说句实在话,妈妈这些种茶人,三十多年来很少品尝过这毛尖中的极品系列。她们说舍不得。这种舍不得,不仅仅是因为价格奇高,也是心疼这鲜嫩的茶叶被开水泡熟的过程。唯有爱茶才心疼茶。

三十多年时光飞逝,妈妈那一代种茶人,如今走了十之五六。每年春茶采摘时,来来往往的人对茶叶的价格期望越来越高,可真爱茶懂茶的人越来越少了。茶树成了妈妈的心头肉,妈妈成了茶树的老知己。


春光融融的茶园里,妈妈戴着草帽,左手提篮,右手采摘,动作已不再娴熟,时不时地累得直不起腰,可是她依然要坚持去采摘。当她看到有年轻人拿着采摘器摘茶时,她第一句问的是:它会伤树不?

妈妈这些种茶人,早已把心血和爱融入到了茶树的根子里,她们的意识中,茶树是活生生的生命。

茶树山连着山,妈妈从山顶慢慢往山下采摘,她弯弯的背正对着莽莽茶园,这些葱葱郁郁的茶树仿佛压在妈妈的肩上,那一代种茶人越来越少,将来谁能背得起这莽莽茶山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