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汉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广陵子图书馆藏 2022-04-09

    皇甫谧,(公元214年—282年),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人(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魏晋著名学者、医学家、史学家,文史、医学等方面均建树非凡。

皇甫谧出身东汉名门世族。

    六世祖皇甫棱为度辽将军,五世祖皇甫旗为扶凤都尉,四世祖皇甫节为雁门太守。节之弟皇甫规文武双全,时为安羌名将,官至度辽将军、尚书,封寿成亭侯,为“凉州三明”之一。

    曾祖皇甫嵩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官拜征西将军、太尉。后来,皇甫氏族渐趋没落,皇甫谧的祖父皇甫叔献,当过霸陵令,父亲皇甫叔侯,仅举孝廉。

痴玩少年

    皇甫谧出生后不久遂丧生母,家道更加衰落,被过继给了叔父,15岁时随叔父迁居新安(今河南新安县),在战乱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

    他自幼贪玩不思上进,跟村童编荆为盾,执杖为矛,分阵相刺,嬉游习兵。20岁了仍游荡无度,犹不好学,人以为痴。

    一次,他将所得瓜果进献叔母任氏,《晋书·皇甫谧传》记载,任氏云:“《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何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成仁,曾父烹豕从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纯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与我何有。”

    叔母说的大意是:“《孝经》里说,一个人虽然经常用牛、羊、猪三牲来奉养父母,但是如果他不学无术,不成器,仍然是个不孝的人。你现在20岁了,却不读书,你再孝顺,但这个样子,让我怎么放心呢?”皇甫谧幡然醒悟,感痛流涕,遂奋发勤学。

奋志青年

    皇甫谧从此改弦易辙,矢志奋进。他发现汉代以前纪年残缺不全,于是研习古籍,博采百家,加以甄别,发奋著述,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进行考证和补充,26岁著《帝王世纪》《年历》等。

    《晋书·皇甫谧传》记载:“(谧)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

名起壮年

    40岁时,叔母去世,皇甫谧遂还故乡,回到了他的出生地灵台朝那,继续潜心著书。42岁时(公元256年)不幸患风痹症,也就是风湿性关节炎。在服用中药后仍未好转,于是他悉心攻读医学,依据《黄帝内经》中的针灸方法,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性治疗,并开始撰集“中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

    46岁时,他已成为名声显赫的著名学者,司马昭下诏征其为官,他谢绝不仕,更加废寝忘食的专注研籍著书,《释劝论》等作品不断问世,时人称其为“书淫”。

    皇甫谧10多年间屡诏不仕,直到晋武帝仍多次下诏,推举他为“贤良方正”“太子中庶”“议郎”“著作郎”“功曹”等职,他都淡然弃之,皆称病不就,终身不仕,从容地过着隐逸躬耕的问学著书生活。相传曾到陕西龙门洞、平凉崆峒山避诏。

    经历无数风霜寒暑、春秋岁月,参照《黄帝内经》对人体经络血脉和100多个穴位的初步认知,皇甫谧无数次以身试针,不断探索试验性针灸。通过将特制钢针刺入穴位而融通经脉,并通过经络、血脉作用于关联的腑脏器官,达到减轻或治愈疾病的目的。

    他发现现存医书中对针灸之法仍然存在很多表述不清、研判不准之处,十分不利医者操作。而且如果对穴位找的不准,针灸不但不能治病,还会造成损伤。

    于是,皇甫谧“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通过结合前人成果,“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并融合自身实践,不断修正完善人体穴位经脉针灸医法,提升理论指导性和科学操作性。

功成晚年

    68岁时(公元282年),经过20多年努力,名震古今、光耀千秋的传世巨作《针灸甲乙经》终于成书经世。

    《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又称《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全书共12卷、128篇,前六卷论述针灸与穴位基础理论,后六卷记录各种疾病的治疗之法,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取穴、针灸和预后等。

    全书采用分部和按经分类法,在总结吸收《黄帝内经·素问》《针经》《明堂纪穴针灸治要》等古典医学著作精华的基础上,厘定腧穴349个,比《黄帝内经》多出了189个,明确了穴位的归经和部位,统一了穴位名称,区分了正名和别名。

    同时,采用分部依线法,划分了头、面、颈、胸、腹、四肢等35条经络线路,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全面的针灸学专著。

    特别是皇甫谧在为穴位起名时,特意用家乡“灵台”作为一处穴位的名字。“灵台穴”“手三里穴”与其出生地灵台县朝那镇三里村便息息相关,

    《针灸甲乙经》对中华针灸学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由晋到宋的针灸著作,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其穴位和适应证基本没有超出本书范围;如《针灸资生经》等专著,无不遵循本书编辑而成;明清两代如《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专著,都是在本书基础上发展起来。

    唐代医署设立针灸科,并将其作为医生必修教材。此书传到国外,特别受到日本和朝鲜的重视。公元701年,日本法令《大宝律令》中明确规定将《针灸甲乙经》列为医者必读书目之一。

    直到今日,我国中医针灸疗法虽在穴名上略有变动,但在原则上均遵循于它。

    唐代医学家王焘评此书:“医人之秘宝,后之学者,宜遵用之”。

    《针灸甲乙经》流传千古,蜚声中外,奠定了中医针灸学科理论基础,开创了世界针灸医学先河,为后世针灸学树立了光辉典范。

    皇甫谧与流俗异趣,不趋炎附势,累官不仕,作为一名平民学者,除《针灸甲乙经》,其著书之丰,确是魏晋“首富”。

    《帝王世纪》《年历》《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郡国志》《国都城记》等文史著作广采百纳,博据考稽,建树史学,对三皇五帝到曹魏数千年间的帝王世系及重要事件,作了较为详尽的整理,在史前史研究领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玄晏春秋》《鬼谷之注》《三都赋序》《释劝论》等,藏珍纳萃,字字珠玑,在文学领域独树一帜。

    因此,《晋书·皇甫谧传》评价其:“皇甫谧素履幽贞,闲居养疾,留情笔削,敦悦丘坟,轩冕未足为荣,贫贱不以为耻,确乎不拔,斯固有晋之高人者欤!”

    李巨来《书古文尚书冤词后》亦赞云:“考晋时著书之富,无若皇甫谧者。”

    皇甫谧在提携人才上也被称道。太康年间,有个叫左思的年轻人,耗时多年完成雄文《三都赋》。可拜见当时文坛名家时,均无人赏识。皇甫谧阅《三都赋》大加赞赏,欣然为其作《三都赋序》。

    名人作序,锦上添花,《三都赋》一时风靡洛阳,豪门富家、儒者书生争相传抄,一时纸价大涨,惊现“洛阳纸贵”奇观。皇甫谧重才华轻门第,成为千百年来的文坛佳话。

    公元282年,皇甫谧走完了物质清贫、精神富足的68年人生之路,在灵台县独店镇张鳌坡村去世。长子皇甫童灵、次子皇甫方回遵其遗嘱,简葬其父于张鳌坡塬边,世人称之为“皇甫冢子”,皇甫谧墓也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人为纪念先贤,在独店镇张鳌坡村修建了皇甫谧文化园。

    中国书法名家沈鹏、原中书协主席张海题辞:“中国针灸鼻祖皇甫谧”“皇甫医哲,万世景仰”;著名楹联学家姚仪撰联:华夏文史哲学大师栖居之所温情永在、世界针灸医科鼻祖长眠于此浩气长存;著名书法家、楹联学家王振中撰联:甲乙宝典留后世、济民业绩著千秋。

    皇甫谧去世那年,《针炙甲乙经》也已成书传世,至今一千多年来,依然为无数人祛除病痛发挥着神奇不朽的作用。

    正如皇甫谧被尊崇为“世界针灸鼻祖”,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与孔子齐名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一般,将永远闪耀在人类医学的浩瀚苍穹。

《针灸甲乙经》目录

卷之一
01章精神五脏论02章五脏变腧
03章五脏六胕阴阳表里04章五脏六腑官
05章五脏大小六腑应候06章十二原
07章十二经水08章四海
09章气息周身五十营四时日分漏刻10章营气
11章营卫三焦12章阴阳清浊精气津液血脉
13章津液五别14章奇邪血络
15章五色16章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
卷之二
17章十二经脉络脉支别(上) (下)18章奇经八脉
19章脉度20章十二经标本
21章经脉根结22章经筋
23章骨度肠度肠胃所受

卷之三
24章头直鼻中发际傍行至头维凡七穴25章头直鼻中入发际一寸循督脉却行至风府凡八穴
26章头直侠督脉各一寸五分却行至玉枕凡十穴27章头直目上入发际五分却行至脑空凡十穴
28章头缘耳上却行至完骨凡十二穴29章头自发际中央傍行凡五穴
30章背自第一椎循督脉下行至脊凡十一穴31章背自第一椎两傍侠脊各一寸五分下至节凡四十二穴
32章侠脊凡二十六穴33章面凡三十九穴
34章耳前后凡二十穴35章颈凡十七穴
36章肩凡二十八穴37章胸自天突循任脉下行至中庭凡七穴
38章胸自输府侠任脉两傍各二寸下行至步廊凡十二穴39章胸自气户侠输府两傍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十二穴
40章胸自云门侠气户两傍各二寸下行至食窦凡十二穴41章腋箫下凡八穴
42章腹自鸠尾循任脉下行至会阴凡十五穴43章腹自幽门侠巨阙两傍各半寸循沖脉下行至横骨凡二十二穴
44章腹自不容侠幽门两傍各一寸五分至气沖凡二十四穴45章腹自期门上直两乳侠不容两傍各一寸五分下行至沖门凡十四穴
46章腹自章门下行至居箧凡十二穴47章手太阴及臂凡一十八穴
48章手厥阴心主及臂凡一十六穴49章手少阴及臂凡一十六穴
50章手阳明及臂凡二十八穴51章手少阳及臂凡二十四穴
52章手太阳及臂凡一十六穴53章足太阴及股凡二十二穴
54章足厥明及股凡二十二穴55章足少阴及股并阴跷阴维凡二十穴
56章足阳明及股凡三十穴57章足少阳及股并阳维四穴凡二十八穴
58章足太阳及股并阳跷六穴凡三十四穴

卷之四
59章经脉(上) (中) (下)60章病形脉诊(上) (下)
61章三部九候

卷之五
62章针灸禁忌(上) (下)63章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
64章缪刺65章针道
66章针道终始67章针道自然逆顺
68章针道外揣纵舍

卷之六
69章八正八虚八风大论70章逆顺病本未方宜形志大论
71章五脏六腑虚实大论72章阴阳清浊顺治逆乱大论
73章四时贼风邪气大论74章夜甚大论
75章阴阳大论76章正邪袭内生梦大论
77章五味所宜脏生病大论78章五脏传病大论
79章寿夭形诊病候耐痛不耐痛大论80章形气盛衰大论
卷之七
81章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上) (中) (下)82章足阳明脉病发热狂走
83章阴衰发热厥阳衰发寒厥84章太阳中风感於寒湿发
85章阴阳相移发三疟

卷之八
86章五脏传病发寒热(上) (下)87章经络受病人肠胃五脏积发伏梁息贲肥气痞气奔豚
88章五脏六胕胀89章水肤胀鼓胀肠覃石瘕
90章肾风发风水面胕肿

卷之九
91章大寒内薄骨髓阳逆发头痛92章寒气客於五脏六脏发卒心痛胸痺心疝三虫
93章邪在肺五脏六腑受病发咳逆上气94章肝受病及节气留积发胸箫满痛
95章脾受病发四肢不用96章脾胃大肠受病发腹胀满肠中鸣短气
97章肾小肠受痛发腹胀腰痛引背少腹控睾98章三焦膀胱受病发少腹肿不得小便
99章三焦约内闭发不得大小便100章足厥阴脉动喜怒不时发疝遗溺癃
101章足太阳脉动发下部痔脱且

卷之十
102章阴受病发痺(上) (下)103章阳受病发风(上) (下)
104章八虚受痛发拘挛105章热在五脏发痿
106章手太阴阳明太阳少阳脉动发肩背痛肩前臑皆痛似拔107章水浆不消发饮
卷之十一
108章胸中寒发脉代109章阳厥大惊发狂
110章肠脉下墬阴脉上争发尸厥111章气乱於肠胃发霍乱吐下
112章足太阴厥脉病发溏泄下痢113章五气溢发消渴黄痺
114章动作失度内外伤发崩中瘀血呕血唾血115章邪气聚於下脘发内痈
116章寒气客於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上) (下)

卷之十二
117章欠哕唏振寒噫嚏嚲泣出太息羨下耳鸣啮舌善忘善飢118章寒气客於厌发喑不能言
119章目不得眠不得视及多卧卧不安不得偃卧肉苛诸息有音及喘120章足太阳阳明手少阳脉动发目病
121章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122章手足阳明脉动发口齿病
123章血溢发衄124章手足阳明少阳脉动发喉痺咽痛
125章气有所结发瘤瘿126章妇人杂病
127章小儿杂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