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真》曰:“至人未遇,诀要难逢,遂至寝食不安,精神疲悴 且询求

 gwj99 2022-04-09
《悟真》曰:“至人未遇,诀要难逢,遂至寝食不安,精神疲悴。且询求遍于海岳,请益尽于贤愚,皆莫能通达真宗,开照心腑。后至熙宁己酉随龙图陆公入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感而遂通,得之诀要。其言至简,其要不烦,较之典经,若合符契。”

《三注》道光曰:“惜乎,世人不得明悟,猜疑讪谤。其法至简至易,凡夫俗子信而行之,圣真亦可必致。此道凿凿可以出存亡,盖患世人信不能及,反生毁谤。潜心于此有年,终不负人,天其怜我,获遇明师一语,方知道在目前。参诸经典,洞然明白,所产者,无非家家日用耳。至愚之徒,不识坎离,不闻龙虎,用气神为子母,执液髓为铅汞,岂不悲哉。惜乎,世人宜假不宜真,当面错误,而谁肯认错?悲夫!”

《三注》上阳曰:“上根利器,不遇明师,必入空寂狂荡。中庸之士,愚执无师,谬妄猜臆。下士愚者,逐波随流,不信有之。仆承师授,寝食若惊。首授田侯至阳,遍游夜郎邛水、沅芷辰阳、荆南二鄂、长沙庐阜、江之东西,凡授百余人,皆只知以道全形之旨。至于延生之要,可语者百无一二。若无诀破铅汞一物,虽行尽三千六百门,枉自费力。此般至宝,家家有之,人人见之,日日用之。只为醉生梦死之场,依稀过了。噫!不遇师言,谁人识得?今时学人,不肯苦志求师,唯记前人几件公案,恃其机锋敏捷,以逞乾慧,不思讹了舌头,把做何用?饶他悬河之辩,反为明道之障,愈见学卑识浅,又安能具大方之眼,而师于缰锁之下哉?”

若不遇至人,得授诀要,纵揣量百种,终莫能行著其功而成其事。

#天枢001##中国传统文化##国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