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霁月光风耀玉堂:和宝玉走到最后的,不是林黛玉和薛宝钗,而是她

 安阳源易缘 2022-03-27

霁月光风耀玉堂:和宝玉走到最后的,不是林黛玉和薛宝钗,而是她

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和宝玉都有定情信物,宝钗的金项圈,湘云的金麒麟,黛玉虽无金玉之物,但宝玉悄悄送过去的旧手帕,礼轻情意重,是80回前宝玉唯一认可的定情之物。

明清时代的婚姻,虽是媒妁之言,但因生米做成熟饭而仓促成婚的并非没有先例。

因此看到宝玉在清虚观得到一个金麒麟,黛玉就因“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皆由小物而遂终身”,所以对史湘云和宝玉接触,格外戒备。

在前80回,黛玉的木石前盟,和宝钗的金玉良缘斗得如火如荼,似乎史湘云和宝玉没有任何姻亲的联系,甚至在第31回中,湘云还定了亲,和宝玉更加不可能。

不过奇怪的是,定了亲的湘云,还频繁来往于荣国府。

按说,明清时代,定亲后的女子,更要注意男女大妨,连贾母看到相看婆家的史湘云来荣国府,特意发问:“今儿还是住着,还是家去呢?”

可见,彼时的湘云已经不适合在有男丁的荣国府内宅了,但即便有贾母近乎逐客令的发问后,湘云却依然常来常往荣国府。所以,说史家对宝玉这块肥肉没想法,是不可能的。

在宝黛合一的《终身误》里,宝钗和宝玉是举案齐眉的情谊,黛玉则是宝玉的“意难平”。

貌似在80回后,宝玉和宝钗成了夫妻,而黛玉和宝玉有缘无分,一个是红玫瑰,一个是白玫瑰。似乎史湘云和宝玉,根本没有什么事儿。

更有权威读者,根据史湘云《乐中悲》里“厮配得才貌仙郎”一句推断,史湘云嫁给了卫若兰。

但笔者认为,80回后唯一和宝玉有了夫妻之实的女子,不是黛玉,不是宝钗,而是史湘云,《乐中悲》中的“才貌仙郎”,不是别人,正是贾宝玉本玉——史湘云的金麒麟里,就蕴藏着答案。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金麒麟才是通灵宝玉的官配。

宝玉的姻缘,一直流传的金玉良缘,是指宝钗的金项圈,和宝玉的通灵玉。但笔者认为,金玉良缘确实有,但却是史湘云的金麒麟和宝玉的金麒麟。

《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中说道:“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就是说,阴阳之道,阴和阳不是非此即彼,也不是阴是阴,阳是阳,而应该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此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此也是夫妻之道。

在史湘云的金麒麟,和宝玉得到的金麒麟相遇时,史湘云和丫鬟翠缕说过:“'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

看到了么?史湘云的阴阳之论,实际就是说,阴阳本是一体两面,而绝非什么阴是阴,阳是阳。阴是阴,阳是阳的,根本也成不了真正的夫妻。

因此我们看宝钗的金项圈是什么做的?是把“不离不弃、芳龄永继”8个字刻到金器上,也就是说,金项圈是纯金打造的。

而宝玉的通灵玉是什么样的?“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是一块纯玉。

这样的话,宝钗和宝玉的金玉良缘,实际等于金是金,玉是玉,即便成了夫妻,也是名义上的夫妻,根本不可能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真夫妻。

而你看史湘云金麒麟虽是金的,但宝玉得到的麒麟是什么样的?是“赤金点翠的麒麟”。

“赤金点翠”,“赤金”当然是纯金,而“点翠”实际就是玉,这才是金中有玉,玉中有金的组合。

也就是说,在80回后,史湘云和宝玉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人合二为一的真夫妻。

所以在史湘云和翠缕说阴阳之论时,翠缕问:“咱们人没有阴阳?”史湘云照脸啐了翠缕一口。随后捡到宝玉的金麒麟时,翠缕说“可分出阴阳来了”。

也就是说,在80回后,宝钗可能是宝玉名义上的夫妻,但两人最终还是丁是丁,卯是卯,井水不犯河水。而湘云才是宝玉的实际上的妻子。

霁月风光耀玉堂:史湘云是黛玉死后,宝玉生命的寄托。

史湘云80回后的姻缘,只在《乐中悲》中留有一条线索:“霁月风光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搏得个地久天长……”

这句谶语中,“厮配得才貌仙郎”作为结果,是因为“霁月风光耀玉堂”。

那么何谓“霁月风光耀玉堂”?

“霁月”意为“雨后的明月”,也就是说,史湘云因为劝才貌仙郎“守得云开见月明”,才博得了才貌仙郎的真心,才和才貌仙郎结为夫妻。

那么,史湘云是怎么成为才貌仙郎的雨后明月呢?

第76回,史湘云和林黛玉在凹晶馆联诗,史湘云联“寒塘渡鹤影”,林黛玉对曰“冷月葬花魂”。

从黛玉葬花一回可知,花即黛玉自己,并且黛玉生在二月十二日,即明清时期的花朝节,是百花的生日。

因此“葬花魂”即黛玉之死。但让很多读者疑惑的是,这个葬花魂的人,到底是黛玉自己,还是另有其人?

笔者认为,此处葬花的人,不是黛玉,而是宝玉。

黛玉和湘云联诗到这两句时,恰巧看到一个黑影往河里去了,黛玉还说“敢是个鬼吧?”

湘云弯腰拾起一个石片朝黑影打去,突然从黑影里飞起一个白鹤来,直往藕香榭去了。

所以无论“寒塘渡鹤”,还是“冷月葬花魂”的人,都是一个人——宝玉。

宝玉往水里走,实际就是自尽,为黛玉殉情,以死葬花魂,这才是宝黛情之深处。

而宝玉因为湘云用石片一打,反而没有死成,而是飞向了藕香榭。

也就是说,史湘云救了宝玉一命。但宝玉是为情而死,湘云如果仅是救了命救不了心,宝玉是不会和湘云有感情的,没有情,更不会成为真正夫妻。

其实笔者认为,正是湘云劝说宝玉“霁月光风耀玉堂”,守得云开见月明,宝玉才不再殉情,而是和湘云“厮配得才貌仙郎”,有了阴阳之实。

水涸湘江:九嶷山娥皇女英殉情,是二女殉一夫的谶语。

那么既然史湘云和宝玉有了夫妻之实,是不是二人就可以如《乐中悲》中说的“博得个地久天长”了呢?

并不是!“博得个地久天长”后,紧接着就写“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云散高唐”的典故,是楚怀王梦见仙女高唐巫山云雨,“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也就是说,湘云和宝玉的情缘就是巫山云雨,短时间的朝朝暮暮,最终还会分离,并且是“水涸湘江”。

湘云是“湘江”、黛玉是“潇湘妃子”,都在指向一个事实——黛玉和湘云,如同娥皇、女英是舜帝的二位爱妃一样,她们二人都是宝玉的挚爱。并且她们二人为宝玉付出了所有,甚至生命。

最后宝玉和湘云的分离方式是什么?“寒塘渡鹤影”时,史湘云用石片打了一下黑影后,白鹤飞向了藕香榭。藕香榭是什么地方?那是惜春住的地方。惜春最后是独卧青灯古佛旁的尼姑,说明最后宝玉的归宿,是佛门!

宝玉撒手尘寰前,是和湘云在一起的,这才是史湘云这么大的主角前80回感情线一直没有展开的原因,她的感情线,在80回后才正式上场,在黛玉死后才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